APP下载

陕南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以汉中市勉县为例

2016-04-13

关键词:勉县园区经济

张 震

(陕西理工大学 经济与法学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0)



陕南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以汉中市勉县为例

张 震

(陕西理工大学 经济与法学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0)

对于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国家南水北调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地的陕南来说,发展循环经济显得更为必要。本文以汉中市勉县为例分析了陕南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加快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步伐;不断延伸产业循环链条;倾力打造农业和旅游循环产业链条;构筑社会层面循环发展生态屏障;完善循环经济发展保障机制等。

陕南; 县域; 循环经济; 勉县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加大,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尤其对于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国家南水北调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地的陕南来说,环境保护的压力更大,要求更高,必须走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实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赢”。经过几年发展,陕南循环经济已经取得一些成效,汉中市勉县在陕南县域循环经济发展上具有典型代表性,下面以勉县为例,来分析一下陕南县域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 勉县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成效

勉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汉中盆地西端,北依秦岭,南垣巴山,居川、陕、甘要冲,总面积2406平方公里。勉县生物、矿产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7%,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横贯全境,为陕西省汉中市重要的冶金工业基地和化工工业基地。

勉县是汉中市工业大县。近年来,勉县从县情实际出发,始终坚持用循环理念指导和发展县域工业,循环经济得到大力实践,带动县域经济快速、持续、协调发展。2015年,勉县地区生产总值(GDP)105.76亿元,突破百亿大关,“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1.7%,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稳居全市第一;人均生产总值是“十一五”末的1.9倍;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3.3%和16.2%,是“十一五”末的1.9倍和2.1倍。累计实施重点项目234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88.9亿元,累计实施循环产业项目31个,被授予全省“循环发展贡献奖”[1]。勉县循环经济发展的初步成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县域普遍共识

经过长期广泛宣传,目前全县上下已牢固树立“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思想,在制定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实施项目时,始终严格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要求实施,努力实现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废弃污染物排放最小化。循环经济理念在企业获得高度重视,企业高层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能源节约。例如,陕钢集团公司作为汉中工业发展的旗舰,致力于建设花园式企业,园林式工厂,每生产一吨钢环保投入达120元。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美丽勉县和陕西强县,已经成为全县各界的自觉共同行动。

2.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初具规模

勉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管委会编制了《勉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规划》,园区规划面积3.6万亩,按照北区、东区、南区和农业产业化区进行布局,共储备重大项目70个,总投资235亿元,目前园区已累计完成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投资4.7亿元。勉县园区是汉中循环经济聚集区的核心区,也是省政府确定的“13115”重点科技工业园和全省首批新型工业化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基地。园区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引领、企业主体、科技支撑”的思路,狠抓循环园区建设,加强企业协作配套,加快产业聚集步伐,倾力构建循环产业链条,已基本形成了以陕钢、汉钢为龙头的钢铁产业循环链,以汉中锌业为龙头的锌铅产业循环链,以建兴农业和春光油脂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的农业产业循环链,和以中小加工企业为主的加工产业循环链,基本实现了共生配套企业之间的循环生产链条。目前,园区共聚集规模以上企业45家,2014年,园区实现产值200亿元,上缴税收2亿多元,有色冶金工业园区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2]。

3.企业层面小循环积极开展

勉县各龙头骨干企业非常注重在企业内部对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如汉中锌业有限责任公司大力实施综合回收项目,用锌冶炼过程中的废气二氧化硫制成硫酸,从废渣中提取金、银等有价贵金属,最后的废弃物又被循环利用成为环保建筑材料,整个回收项目仅金、银等贵金属回收和废渣无害化处理一个内循环项目,每年可增加产值20多亿元。陕钢集团汉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充分利用炼钢(铁)后产生的余热、余压发电,可满足自身三分之一的用电需求,同时利用生产后的钢渣和水渣,建成120万吨超细粉生产线,每年可实现产值2.4亿元。汉中远东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建成年产35万吨磷矿浮矿、20万吨磷铵、25万吨磷石膏水泥缓凝剂三条生产线,既促进了磷石膏的转化增值,也为县内水泥生产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2]。

4.社会层面大循环有序实施

勉县牢固树立节约集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行资源综合利用。近年来,先后取缔落后生产线35条,整顿、关停排放不达标企业16家,建成县城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各一个,并在广大农村地区建成沼气池14000多口。实施汉江综合整治22.14公里,治理水土流失300平方公里,整理复垦土地4.7万亩。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园林城市,有效促进了县域生态文明建设。

二、 勉县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发展循环经济符合勉县县情实际,是统筹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勉县在循环经济发展上取得一些成效,但还存在许多困难与问题,具体表现在:

1.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未取得重大突破,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钢铁、铅锌等四大主导产业循环链范围小、链条短,循环产业链重大招商项目还需落地生根,企业共生互动、互为补充、互相利用的能力不强,产业循环发展的关联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市场中产品供求均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当消费结构升级、消费水平提高,如果供给侧没有跟上变化,就会出现供需错位,造成结构性产能过剩。勉县传统主导产业钢铁、冶金、建材、化工等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加之受全国宏观经济下行、市场行情低迷等因素影响,工业品价格持续下跌,企业效益下滑,这对全县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下行压力。因此,在宏观经济新常态下,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提高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实行供给侧改革,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显得十分必要。

2.资源能源利用率不高,废弃物循环利用不充分

资源再生利用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土地投资强度和单位产出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和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均不高,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等均不低。工业废弃物大部分能得到回收利用和合理处置,但利用与处置的水平还有待提高。大气环境质量总体较好,但空气中工业尘类颗粒物、污染物有持续增高趋势。

3.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激励措施不健全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相应的保障激励机制,但目前与《循环经济促进法》匹配的政策法规、实施细则等还未完全到位,循环经济发展的考评机制尚未建立,资源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在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延长产业链条等方面还缺乏鼓励扶持政策,企业面临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障碍,循环利用水平不高。

三、 勉县循环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有利条件

1.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首先,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以及针对陕南及周边的国家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政策,和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国家生态补偿政策的大力支持,东部产业向西转移的加快,这些为陕南和勉县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其次,省委省政府早已做出了“陕南循环发展”的战略部署,并希望汉中在循环发展中率先突破,汉中市希望勉县在汉中循环发展中率先突破。省、市分别从政策、组织、资金等方面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措施,加快其发展。

2.区位优势凸显

勉县地处陕、川、甘三省交通要冲,境内有西汉高速、十天高速、阳安铁路、国道108等,同时一大批国家重大项目西成客专、宝巴高速、阳安复线铁路等相继开工建设,交通条件大为改善,能很好地融入关天、成渝和武汉经济圈,接收区域中心城市西安、成都、武汉、兰州等的辐射带动。同时,勉县距离汉中市城区仅30公里,是汉中市“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中将重点建设的副中心城市,这些将促进勉县循环经济发展。

3.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汉中以“秦巴天府,水韵汉中”享誉省内外,是公认的地球同纬度生态环境最好的地方。勉县山川秀美,资源丰富,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横贯全境,森林覆盖率达67%。勉县的茶叶、中药材、生猪、油菜、大米、魔芋等已经成为勉县的优势特色产业。勉县有2300多年历史,是全省文物大县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两汉三国历史文化聚集地。勉县有国家4A级旅游胜地武侯墓和武侯祠,有名扬中外的定军山、天荡山和古阳平关,智慧化身诸葛亮为兴复汉室,以此为基地五次北伐,“六出祁山”,新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就是以三国时期在定军山发生的战争故事为背景,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成为提升勉县知名度和发展旅游产业的助推器。

四、 促进勉县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勉县作为全省重要冶金工业基地和全市重工业基地,工业基础较好,循环经济要想取得大的突破,从宏观层面要积极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西部大开发、国家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和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国家生态补偿政策,以及东部产业向西转移带来的历史机遇,积极融入关天、成渝和武汉经济圈;从微观层面要做好以下几点:

1.加快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步伐,以供给侧改革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载体和重要途径,因而必须加强循环经济园区建设。首先,尽快修订完善《勉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规划》,并编制《勉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明确功能定位,鼓励园区外企业退城入园、错位选择、循环配套发展。其次,重点围绕有色冶金、建材、食品饮料、印刷包装等支柱产业,抓好陕钢集团汉钢公司、八一锌业扩能、尧柏水泥、凯迪生物发电厂、远东化肥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增强工业发展后劲。第三,不断加强园区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园区配套服务功能,并建成勉县循环经济产业信息平台,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第四,组织开展园区之间、行业之间和企业之间的多个层面的配套协作,逐步把循环经济发展从单个企业扩大到园区、不断向产业和社会延伸,逐步形成独具勉县特色的循环经济体系[3]。

供给侧改革是改善供给和扩大需求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勉县应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品为载体,以经济结构优化为方向,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一方面,对于债台髙筑、长期亏损、处于停产半停产,已无药可救的“僵尸企业”,以及小矿山、小石灰、小石场和粘土砖厂等,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手段,让其有序退出市场。另一方面,实施企业创新工程。一是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坚持企业主体,政府引导,鼓励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新技术新工艺引进和改造、新产品开发等,鼓励支持企业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建立产学研联盟,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二是积极培育名牌名品。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和商标,按照“本地知名、全省著名、全国驰名”的梯次发展思路,出台激励政策,实施积极帮扶,不断做大做强本地产品和商标。三是靠大靠强。积极推进本地优势企业与央企名企合作,借助其技术优势、资金优势和市场优势,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做大做强。

2.不断延伸产业循环链条

首先,围绕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规划,引入新项目时要注重“链接性”、“配套性”和科技含量,发挥“补链”作用,使园区内企业之间形成相互对接、互为供求、综合利用的高新技术产业链群,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其次,加强园区所需项目宣传推介工作,扩大对外招商合作,尤其要积极借助西洽会、丝博会、农高会等省内外大型节会,并加大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引资力度,提高项目“落地率”。第三,鼓励企业创新或引进清洁生产技术,积极组织企业主动和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签订“县校合作框架协议”,解决企业清洁生产技术难题,提高资源利用率。如重点抓好汉中锌业公司200万吨尾矿库治理、60万吨磷铵生产线等项目,鼓励陕钢和汉钢公司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建成特种钢、抗震钢、焊条、钢丝绳等下游产品生产线。加快脱硫石膏、冶炼废渣、水渣、磷石膏等工业副产品综合利用项目,确保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达90%以上[4]。

3.倾力打造农业和旅游循环产业链条

勉县作为农业大县和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农业循环发展必不可少。以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抓手,大力发展茶叶、中药材、魔芋、生猪、油菜、大米等优势特色产业。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肥和节能等先进技术,实施沼气工程和秸秆综合利用,扶持凯迪公司尽快投产发电,可实现年利用秸秆30万吨以上。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进一步扩大茶园、蓝莓、红霞杨、猕猴桃等农业生态观光园区的发展规模。

县域旅游方面,在充分考虑到县内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三国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尽快编制完成《勉县乡村旅游总体规划》,以明确指导思想和规划布局。积极开展全域旅游,重点发展定军山国家旅游度假区、云雾山风景区、月亮湾温泉休闲度假区和以武侯墓(祠)、马超墓、古阳平关及诸葛古镇为支撑的三国历史文化区,以及以诸葛村、黄家沟、108国道沿线为代表的乡村农家乐游,把旅游产业开发和环境保护和谐统一起来,实施精品旅游工程,开发经典旅游线路,打造出具有勉县特色的旅游品牌[5]。

4.构筑社会层面循环发展生态屏障

以创建省级生态示范县和环保模范城市为契机,全面实施蓝天、绿水、青山、宁静四大工程。加快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统筹推进水土保持、植树造林、土地复垦、汉江综合整治等生态工程。加大污染防治力度,严把项目准入关,扎实开展违法排污企业整治,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关停、取缔粘土实心砖厂、地条钢等落后生产线和非法企业,建成江南污水处理厂,确保勉县水质优良、空气清新、环境安全。推广节能技术,提倡使用新型能源。

5.完善循环经济发展保障机制

尽快制定并下发《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成立勉县循环经济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建立循环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对全县循环经济发展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统筹布置与综合决策,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将循环经济发展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形成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奖惩激励机制。县财政筹集2000万元,专项用于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园区企业贷款贴息、优秀企业奖励。在县政务服务中心专门设立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服务窗口,为园区企业提供“点对点”服务,提高服务效率。编制《勉县政府节能产品采购清单》,政府采购优先选择节能节材产品,以推广新型环保产品使用[6]。

[1]勉县人民政府.2016年勉县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6-03-01)[2016-04-06].http://www.mianxian.gov.cn/gk/zfbg/12636.htm.

[2]勉县人民政府.勉县循环经济产业园概况[EB/OL].(2016-04-29)[2016-06-20].http://www.hanzhong.gov.cn/tzhz/cyyq/.

[3]张敬波.汉中循环经济体系初步形成[N].陕西日报,2015-11-23.

[4]汉发文.循环发展强支撑 追赶跨越建“三市”[N].汉中日报,2015-08-13.

[5]赵婉莹,樊志民.西部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1(2):62-66.

[6]何龙斌.汉中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1(12):56-59.

[7]石林.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动力系统分析[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6-69.

[8]张艳萍.区域循环经济的生态动力主体建设研究[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0-74.

[责任编辑:刘 英]

2016-04-09

2016-09-18

张震(1970-),男,陕西乾县人,陕西理工大学经济与法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循环经济学。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西部连片特困地区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对策研究”(13BJY034)

F062.2; F127

A

1673-2936(2016)04-0085-04

猜你喜欢

勉县园区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勉县:力求党建“引领力”的最大化
勉县优质米水稻生长的气象条件分析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启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