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是一种信仰

2016-04-13陈朝晖

藏天下 2016年8期
关键词:朝晖温润玉器

文/陈朝晖

玉,是一种信仰

文/陈朝晖

记得小时候看电影,总见到过去大户人家的儿子成亲前,母亲会把儿子拉到自己的房间,小心翼翼地拿出隐秘藏在某个地方的一块好玉,郑重其事地交到自己儿子的手里,再进行一番谆谆教导。

玉,因集阴阳二气之精纯的天性,且不被时间抛弃,历时久远而愈发美丽,过去常被人们作为传家宝。

玉在古代,是上层社会把玩的东西,而今流入了寻常百姓家。在玉面前,黄金从来不是稀罕物。

美石为玉,玉是石头的精华。中国用玉8000年,历朝不绝,各有特点,高潮迭起。古玉十条中曾总结,新石器时代时期的玉器,素面朝天,随形通神;商周玉器,嚣张迷幻;春秋繁复,云蒸龙腾;战汉剽悍,切刀为主,八刀成形;唐宋雍容,花鸟带板;辽金简素,秋山春水;元俗明粗,清朝堆砌。

我们知晓玉,往往是从文字开始的。形容女子婀娜多姿,就说“亭亭玉立”,形容男子风度翩翩,就说“玉树临风”。

孔子曾说“君子于玉比德”。他认为玉具有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君子之风。

因玉温润洁白,似美人,于是倍受诗人青睐。李白写诗,300句有玉。在他的诗中,女子的容颜被称为玉颜,女子的眼泪被称为玉簪,女子的手被称为玉手,连女子骑的马鞍,都被称为玉鞍;在红楼梦第中北静王水溶初见贾宝玉时,曹雪芹也写道:水溶笑说,名不虚传,果然如宝似玉……

自古以来,民间男女相信玉能令人如意吉祥、平安顺遂。而一块玉,不管攥在手里,还是打个眼儿挂在身上,其实都是一种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对玉的爱不释手,早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时不时摸着自己的美玉,感受玉的纯净、温润、坚硬,哪怕本不是君子,也渐渐贪欲渐减,开始修心养性。

写玉的诗无数,最爱李商隐的那句“蓝田日暖玉生烟”。这句诗,把玉的飘渺、美丽,与不食人间烟火的清冷气质写了出来。在现实的纷扰中,玉作为清幽、纯洁的代表,让人倾慕不已,于是人们自然而然地将对美好的向往寄托其中。

人活着,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我们都不会缺席,所以才需要信仰,需要寄托。

YUSHIYIZHONGXINYANG

猜你喜欢

朝晖温润玉器
CENTRAL LIMIT THEOREM AND CONVERGENCE RATES FOR A SUPERCRITICAL BRANCHING PROCESS WITH IMMIGRATION IN A RANDOM ENVIRONMENT*
三只蚊子
明中期的玉器研究
探究玉器的鉴赏与收藏之间的关系
温润之美说扣肉
尚德董集 温润如春
浅析玉器的收藏及保养
厚德载物——中国古代玉器展(上)
返乡笔记何妨多些温润的咏唱
唆拜(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