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沿黄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情况的现状与思考

2016-04-13吕莉

山西农经 2016年8期
关键词:培育农民培训

□吕莉

(山西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心山西太原030002)

山西省沿黄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情况的现状与思考

□吕莉

(山西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心山西太原030002)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既是山西沿黄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当前区域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但与此同时也面临各种困难和问题。文章阐述了山西沿黄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困难和问题,以引起人们关注和重视,并为进一步研究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沿黄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建议

本文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08.006

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地区,这里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生活基础设施差,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要使黄河沿岸广大徘徊在贫困边缘的农民群众尽早脱贫致富,与社会同步和谐发展,共同迈入小康生活,就要狠抓农民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切实提高劳动者素质,让黄河沿岸群众普遍过上富裕的生活。

1 沿黄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本情况

2014年以来,我省按照农业部和省政府有关要求,按照“两精、三教、四结合”的培育模式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特别是结合沿黄各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的情况和农民素质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培训。两年来,我省沿黄24县共下达资金2 839万元,共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0 693人次,其中生产经营型6 860人,专业技能型学员17 155人,社会服务型1 738人,引领带动型232人,共有118家培训机构承担培育任务,其中公益性事业单位有65家,社会机构有53家。重点围绕果树、干果、畜牧养殖、农机操作员、农资经销员、农村经纪人等专业进行培训共有1 072名教师及指导员对学员进行授课、实践及指导管理。在转变农民传统观念、提高科技文化素养、促进产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和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沿黄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

2.1农民的思想观念逐步改变

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使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激发农民的学习热情,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农民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大大提高了培训效果。

2.2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

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践中,我们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传统培训方式与现代培育手段相结合,注重实践技能操作,有效地更新了学员的思想观念,推广了一批种植业、养殖业的实用新技术,提高了学员的专业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运用,并发挥出辐射效应,不仅推进了新型经营主体的健康发展,而且促进了主导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

2.3促进了一二三产融合,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

培训内容上,不仅有生产方面的内容,还有家加工、销售、贮藏方面的内容,给农民提供全产业链的培训,促进了一二三产融合。临猗县忠定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忠定,通过培训,改变了过去依靠果商上门收购的单一销售模式,充分利用微信和电商平台销售苹果,增加收入。

2.4农村产业领军人不断涌现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特别是青年农场主培训,涌现出了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骨干、返乡创业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和退伍军人等为主的新型职业农民,他们把新思想、新理念带入农村,并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创业兴业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临汾市大宁县太古乡坦达村青年农场主冯建宁,大学毕业后回乡种植核桃树。通过青年农场主培训,掌握了核桃种植的新技术,牵头领办了由100多户核桃种植户参加的合作社,种植核桃160多hm2,产量逐年大幅提升。同时,发明了预防松鼠侵害果实的装置“核桃树防护贴”,并获国家专利。

3 沿黄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3.1培训内容未向全产业链延伸

沿黄各县多数地方培训内容上还是只注重生产技能和单项技术的培训,没有向产前市场分析、产后农产品加工、储藏、销售等全产业链延伸。

3.2培训方式需进一步转变

调研中发现,在培训方式上,大多农民喜欢实地参观和现场指导的教学方式,尽管绝大部分地区按要求采取课堂教学+实践实训的方式,但实践、观摩、实训教学的力度还不够。

3.3工作机制不健全

沿黄市县虽然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但还没有建立多部门参与、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农业部门单打独斗的现象比较突出。

3.4政策扶持力度不大

多数地方重教育培训,轻认定扶持。特别是对返乡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立志回乡创业的职业农民在政策扶持上不够。他们虽然掌握了先进的技术、有开阔的视野和发展观念、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但远远不能满足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需求,在创业起步阶段特别需要出台政策在资金、信贷、土地流转等方面的大力扶持。目前,沿黄市县对职业农民政策倾斜力度不大,创设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扶持政策鲜有突破。

4 对沿黄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建议

4.1在培训内容上增强针对性

要针对沿黄各县不同主导产业强化从生产决策到产品营销全产业链培训。如临猗、平陆、隰县等果业县要加强果园标准化建设、分级包装、储藏加工等采后商品化处理培训,提高品牌效应;五寨、偏关、岢岚、岚县等杂粮生产县围绕小杂粮产前投入、田间管理、加工、包装及市场营销等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小杂粮发展产业化、品牌档次化、营销市场化程度。紧密结合沿黄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主导产业,在开展新技术、新品种、新机械等应用技术培训的同时,开展促进一、二、三产融合的沿黄河流域乡村特色旅游培训。

4.2采取灵活多样培训方式

全面推广“菜单式”“分段式”培训,根据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不同周期和农时季节开展应季、应时培训。加大实践实训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所占课时比例,鼓励依托田间学校就地就近生产实践,鼓励带领农民到省内外现代农业发展先进地区开阔视野、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4.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沿黄各县区整合财政产业扶持项目和支农资金,把一部分资金直接用于培养职业农民。项目优先由职业农民所创办、领办的新型经营主体承担,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产业转型升级、农产品品牌建设、新型职业农民产业发展贷款贴息及创业创新奖励。特别要加大对返乡创业职业农民的扶持力度。

4.4加强部门协调和宣传

沿黄各县要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作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基础性、保障性工程,形成“以抓职业农民培育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观念,突出抓致富带头职业农民的培养。政府层面要更加重视和支持,加大部门协调力度,在县一级形成农业、畜牧、果业、林业、扶贫、农机等涉农部门齐抓共管,在培训、认定和扶持各个环节合力支持职业农民培育、合力支持职业农民发展的工作机制。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在社会上营造有利于职业农民发展的良好氛围。

[1]张铁梅;中部崛起形势下山西沿黄地区旅游扶贫研究[D].山西大学,2007.

[2]李文忠,焦爱英.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10):192-194.

1004-7026(2016)08-0012-02 中国图书分类号:G725

A

吕莉(1982-),女,山西忻州人,山西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心。

猜你喜欢

培育农民培训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