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费文化背景下的身体美学研究
——由整形现象说开来

2016-04-13韩义静马金科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整形

韩义静,马金科

(1.延边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2.延边大学 汉语言文化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



消费文化背景下的身体美学研究
——由整形现象说开来

韩义静1,马金科2

(1.延边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2.延边大学 汉语言文化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

摘要:在当今消费文化盛行的时代,身体消费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现象。身体消费中,整形、美容成为人们的狂热追求,从而导致身体美学的外观层面被过度关注,其内在体验层面则被忽视,使得身体美学的发展停留在浅薄层面上。身体美学的内在体验层面——身体意识与身体感受对个人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身体美学的更深层面即身体意识与身体感受的存在和重要性,使得身体美学的研究,能够为个体与社会的发展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身体美学;身体消费;整形;身体意识与身体感受

在20世纪下半叶,我们的文艺和审美面临着由审美意识形态向消费意识形态的转变,消费意识形态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消费主义文化越来越盛行。在此时代背景下,人们在倡导解放的同时,身体越来越成为流行的消费品,成为关注的焦点。在当代审美文化境遇中,“身体就显现为我们最深刻的和最直接的所是;身体的基础的和享有特权的地位,构成了当今世俗社会固有的普遍意识的一部分,大量的金钱消费在对身体的照料和装饰上”[1]197。当代社会也为身体创造了一系列的产业,人们在身体这个对象上进行着“巨额”的投资与消费,其中整形成为当今非常流行的一种身体消费,整形对象范围也逐渐由明星扩大到普通民众,呈现出平民化的倾向,使身体改造在大众群体中普遍流行开来。在改造身体追求所谓的“美”时,表面上看来是身体美学的一种实践,但其实这种“杀生”式的身体实践是对身体美学有失偏颇的一种理解,是身体美学发展中的一种迷失现象。因为它只停留在对于身体外形层面美的追求,并且这种追求是由社会功利所推动的,以社会大众所认可的统一、固定的美当作了身体美的全部来达到社会或它的潜在观众所要求的美。集体狂欢式的身体外形改造造成了所谓身体美学的狂热发展的一种假象。具有完整而独立领域的身体美学,其目的是通过对身体意识的培养与训练,塑造一个敏感而美丽的身体,而并不是流于表面的外形探索。

一、身体美学的认识

维特根斯坦在其《文化与价值》中,提到了人有一种“对其身体的美学的感受”, 美国美学家理查德·舒斯特曼对此颇感兴趣,并提出身体美学的哲学观念,他说:“我将它构想成为一门致力于提高对作为感性审美欣赏(aisthesis)和创造性自我塑造的基地的身体的理解、利用和经验的学问。”[1]160由此提出了身体美学(somaesthetics)的概念。舒斯特曼充分认识到身体美学的魅力,并提议将身体美学作为一个学科,他在《实用主义美学》的第十章对此做了详细的介绍。他将身体美学暂时定义为:“对一个人的身体——作为感觉审美欣赏(aisthesis)及创造性的自我塑造场所——经验和作用的批判的改善的研究。”[2]也就是说它主要研究身体关怀的构成和身体改善的方面。要研究身体美学。我们要清楚地知道身体美学中所指涉的身体并不是肉体。舒斯特曼区分了身体和肉体,他说:“我经常喜欢使用‘身体’一词而不是‘肉体’一词,目的是为了强调我所关心的是那个富有生命活力和感情、敏锐而有目的取向的‘身体’,而不仅仅是那个单纯由骨肉聚集而成的物质性‘肉体’。”[3]5可见身体美学研究的核心“身体”是指有活力的、有知觉的、敏锐的身体,这个身体是有意识、有感受的。

作为一个前沿学科,身体美学虽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都不完善,但是身体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已经引起了人们对其美与意义的广泛关注。不过,当下时代文化已经将还未成熟发展的身体美学引上了一条偏斜的小路。身体美学就像一棵树,它的主干还没强壮时,就长出了旁逸侧枝,当然,这是任何理论及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

二、身体美学的迷失:以整形现象为例

按照不同的实践方法,身体美学可以被粗略地区分为外观层面和经验层面。像化妆、发型制作和整形手术等美容方面的实践是针对身体美学的外观方面的,属身体外形的实践;而像瑜伽、禅定或费尔登克拉斯这些方法则通过提高身体的感知和敏锐性,通过经验层面的实践,注重身体的内在审美意识。在消费文化的背景下,身体的外观层面获得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大众媒体(广告、报纸和杂志)将身体置于万众瞩目的焦点之上,身体成为当下文化极其关注的一个对象,并且在某些方面呈现出过度现象。在生活中我们被大量的化妆品、有特定作用的饮食用品、时尚服饰、整形美容等的宣传广告、商店和机构等等所包围,由外貌身体产生的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系统,这些形体外貌工业已然成为有影响力的形象控制者。一方面它们制造所谓的标准美,另一方面利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大众心理使人们对自我形体外貌中不符合其宣传的美的地方产生反感,促使大众自愿自觉地去寻找补救方法来达到社会所认定的那种审美。“大多数人所无法企及的身体容貌理想被巧妙地鼓吹为必要标准。这样一来,大量的民众被置于压力之下,觉得自己的容貌存在许多欠缺,需要从市场购买补救办法。”[3]17-18当代消费文化引导大众用消费来改造身体,不仅制造了大众审美追求,同时也控制了大众。而当今最流行、最热门的身体美学的话题是关于明星整形的话题,在明星效应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群体中,他们对于身体外观不满意的地方,都想通过手术来进行改造,而为之服务的整形机构也越来越多。爱美之心促使人们热衷于整形,甚至盲目崇拜整形,羡慕着整形带来的魅力。与此同时,美容、化妆品行业因而发展起来,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

对于外在形式的关注使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东施效颦的故事。一个人盲目地追求外在的美,而没有自信,就会失去自我价值的确定感。对于外在身体的狂热追求是身体美学的一种迷失现象,反映了人们自我认识的迷惘。由整形和其他身体工业所进行的美化现象使得身体美学的外观层面出现模型化现象,比如当今明星圈中出现的关于美的标准:修长的身材、锥形脸、双眼皮、大眼睛、高鼻梁,等等。很多人为这种美去抽脂、开眼角、割双眼皮、垫鼻梁和整下巴,大家都朝一个方向去整形,所以常常会出现撞脸现象。明星美女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场合或者把其照片放在一起,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似的,这就是当今身体美学的模型化的视觉效果。这样的身体美学必将破坏人的个体性与自由。身体美学完全没有必要强加一套固定的外部的标准来评估身体审美经验,当今身体改造和修饰的狂欢化现象实际上反映了当今人们对身体美学的迷失。

对于整形的狂热追求是一种“文化病象”,应该对之进行反思。对于整形,从审美方式来说,是在消费欲望驱动下、在设计者引导下的“消费”;从审美效果来说,主要是欲望和虚荣心满足之后的快感。它们不过是设计者创造出的审美价值。整形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身体被加上了很多其他的枷锁,比如化妆、染发、减肥、保健等等。表面上看,我们是越来越注重身体的美学追求,其实我们只是在身体美学的外观层面越走越远,停留在一个比较肤浅的层面上,并没有关注人的身体意识——身体本身的感受。当下广告、杂志、报纸等宣传媒介所极力宣扬的关于美的理想的标准,其背后是社会利益的推动,它把我们的注意力由实际的身体感受和体验转移到了外观层面,“致使我们的身体自我意识被过度地导向这样一种意识如何把身体容貌修饰得符合固定的社会标准,又如何按照这些模式把身体修饰得更加引人”[3]18。事实上,人们在生活中匆匆忙忙地追求着所谓的最大化的美,却没有清晰地理解身体美学的真正含义,没有对身体意识做切实的关注,缺少探索与努力,也就不能对自我作出价值肯定。

三、身体审美意识与审美感受

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当下文化给予我们的身体外形以极大的关注,但对于全部而完整的身体来说,身体意识往往在身体美学的实践中就被忽视了,因此我们正在遭受着畸形而过度增长的身体美学。虽然身体美学也应关心外在的身体表现和标准,但是它主要关注的应是身体内在的感知与意识能力。身体美学的核心在于“感性学”,即身体的感知和意识。对于身体意识,舒斯特曼在《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中译本序中曾指出,它“不仅是心灵对于作为对象的身体的意识,而且也包括‘身体化的意识’:活生生的身体直接与世界接触、在世界之内体验它”[3]。通过这种意识,身体同时是体验的客体与主体。因此身体美学不仅研究身体的外观层面,而是主要研究身体内在的审美意识,身体意识是身体美学的一个重要的维度。身体意识与身体感受在人的整个身体美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对社会也具有深刻的意义。

对于个人层面来说,身体意识的培养有助于认识自我,并指导正确的行动。如果说自我认识是哲学的核心目标与使命,也就是苏格拉底所说的“认识你自己”,那么对身体意识与感受的认识就更加不容忽视。人们可以通过对身体意识与感受的关注来帮助自己认识身体所处的情感和意志状态,同时可根据需要做出及时的调整和改善。在一种情感状态刚刚开始还没有明朗到自己明显感受到的时候,我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呼吸频率、四肢的动作、颈肩腰等的肌肉挛缩程度来认识自己的情感状态,“即一个个体能够了解她自身特有的方式并从中推断出自己正处于一种高扬的情感状态(并且它常常是情感状态),这一了解和推断甚至在她意识到那种状态有一个明确的对象——即她所愤怒、忧虑或恐惧的特殊事项之前”[3]174。通过这样自我观察式的身体意识,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洞察到我们面对事物的情绪或态度,从而达到古典哲学的目标:认识自我。然而认识自我并不是最终的目的,通过认识自我能够指导正确的行动才是更高的意义所在。要正确地行动我们必须具备多方面的因素,比如自我认识、知识、意志等等。我们的行动是通过身体来执行的,我们的意志、知识等也要通过身体才能发生功效。很多时候,我们非常清楚地知道如何去做正确的行动,但是我们通过身体去执行时,却发现自己竟然无法做到,即便是非常简单的行动,也会出现我们对于身体的“无能”现象,而且,我们对于这种无能还感到不可思议。其实,这些失败都源于我们对身体意识和身体控制的缺乏。舒斯特曼举了一个女高尔夫选手的例子:“她试图保持低头姿势,同时试图注视着高尔夫球,她也确信自己正在这样做;但是,她挣扎着努力了半天,最后还是失败了。她的意识的意志没有奏效,因为,这种意志被她根深蒂固的习惯驾驭着。”[3]5她发出的意志被她自己的其他强迫性的身体习惯阻碍了,而那些身体习惯正是由她对身体意识的长期忽视而形成的身体误用所造成的。在日常生活的很多行为中,我们都像这位高尔夫选手一样由于缺乏身体意识的敏感性而陷入不良身体习惯的操控之中。如果我们能够培养身体意识的敏感性与知觉性,就可以有意识地矫正我们的不良身体习惯,进而能够指导身体正确行动,使其更加适合不断变化的各种状况和环境。

身体意识不仅对于个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超出个体的范围外,对于身体意识的关注同样具有必要性。身体意识的培养与训练,有利于提高和培养对他人的理解与宽容,甚至是对其他民族的宽容。由于我们对事物的很多认识都本能地来自于感官感觉,而我们的感官感觉属于并且受制于身体,所以身体美学与身体意识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即通过改良一个人的身体来校准实际的感觉行为。身体是我们与世界接触的最原始最直接的工具,在与其他事物接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调整身体这个工具的自身因素来更好地适应互动对象,从而实现有效交流与和谐共处。在与他人的互动交流中,身体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增强身体意识的关注,细心观察双方的身体状态,能够及时获得身体状态反应,从而帮助实现有效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比如一个教师在对其学生讲课时,教师作为主体的一方,首先知晓自己的呼吸节奏,了解自身各部位的紧张程度,只有自己在身体感知上足够舒适,才能不因自己身体紧张而分心。而对于其客体的学生的身体意识,教师也可以通过其身体意识的肢体表达来获得(需要教师具备相关方面的知识),由此根据学生的身体意识的间接传达而进行课堂教学的调整,从而提高课堂效果。反之亦然。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如恋人的约会、两公司间的洽谈、售货员与顾客的对话,等等。人类是群居性生物,离不开人与人的交流。有那么多的文章与著作告诉我们许多方法与工具来实现好的人际交流,但是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我们依然会被矛盾与冲突所阻碍。我们应该把最基础的但常常被忽略的身体考虑进去,并在意识层面做进一步的探索。

由此扩大他人的范围,在民族宽容方面,我们亦可以从身体美学的意识层面做一些努力的尝试。身体是生命的载体,身体活动构成了我们的主要生活,“身体的常见形式与感受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形式,而我们的生活形式又往往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我们的伦理道德观念和对于自身之外的对于他者的态度”[3]183。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某些民族对其他外国种族或异质文化怀有一种排斥、恐惧甚至是仇恨的情绪。追溯这种情绪的根源,身体意识的因素是很重要的。“这样的敌视有可能反映了某种文化的一些深度关切,即对于通常身体的完整性和纯粹性的关切。”[3]183这样的关切与焦虑往往在无意中转化为针对外来者的敌意,就像排犹主义的现象一样,出于对自己种族的认可和对其纯洁性的维护,他们排斥与其不同根源的身体形式。其实,关于民族多样性、文化多元性、人道主义、宽容的道理我们都懂得,但许多人仍然无法做到。对于这种现象我们是无法通过理性言说的方式来克服的,因为道理的言说虽能感化人心,却无法控制身体的本能反应。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对其他种族身体的感受,但对其感受的看法和习惯却是我们可以控制的,我们的身体意识可以通过锻炼来培养适应性和容忍度。对于身体辨识到的那些不同的并且排斥的身体感受,“如果我们不能比仅仅‘容忍’它们做得更多的话,我们也至少有能力在自己的意识领域中辨识和隔离它们,这样可以更好的使我们对它们采取一种批判性的距离,并且防止它们感染我们的政治判断”[3]187-188。在这里不谈政治判断的问题,从人道主义的方面我们也应该为民族宽容与文化的多元做一些努力。对于民族排斥的现象或许是无法根除的,但是人们可以通过自身的身体意识培养更多的适应性和容忍度。即使无法达到,我们也可以对于烦扰的感受做一些简单的辨识与隔离,用简单的距离来避免情绪偶发可能带来的恶果,从而减少种族之间的伤害。通过培养身体意识的方式来增强对他人、社会或民族的宽容与理解度,争取多元文化上的宽容,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

作为生命活动的载体,我们通过身体而度过生活。作为一个主客双重体,我们不仅要关心外在形体层面,更要关注身体的内在意识与感受,通过身体审美意识的培养与训练,发挥其对个人与社会的作用,充分体现身体美学的价值,使身体成为由内而外浑然天成的美丽载体。“美学理论的功能与价值在于解释审美现象,引导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趣味”[5],身体美学当然也不例外。身体美学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它都需要不断发展,从而充分发挥其在个体康乐与社会繁荣方面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理查德·舒斯特曼. 生活即审美——审美经验和生活艺术[M]. 彭锋,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理查德·舒斯特曼. 实用主义美学[M]. 彭锋,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354.

[3] 理查德·舒斯特曼. 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M]. 程相占,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4] 程相占.论身体美学的三个层面[J].文艺理论研究,2011(6):42-47.

[责任编辑许婴]

The Research of Body Aesthetic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nsumption Culture——By the phenomenon of plastic said

HAN Yi-jing1,MA Jin-ke2

(1.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Yanbian University,Yanji Jilin 133002,China;2.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s,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Jilin 133002,China)

Abstract:In today's consumer culture physical consumption has become a very popular phenomenon. In physical consumption cosmetic and beauty become a fanatical pursuit and people pay excessive attention to the appearance of the body aesthetic level. the aspect of body's inner experience is neglected, making the development of body aesthetics tend to stay in a shallow level. And body consciousness and feeling has very important value and significance to individual lif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so we should have a profound reflection on the current plastic under the consumption culture phenomenon and fully recognize that a deeper level of body aesthetics——the existence and importance of body consciousness and feeling. Making the study of body aesthetics play its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and society.

Key words:body aesthetics; body consumption; plastic; body consciousness and feelings

DOI:10. 3969/j. issn. 1004-2237. 2016. 01. 024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237(2016)01-0117-04

作者简介:韩义静(1990—),女,山东滨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理论。E-mail:1324040571@qq.com

收稿日期:2015-12-21

猜你喜欢

整形
灿烂阳光下,打造心机“整形”妆
小学语文作业“微”整形
超细无机矿物纤维喷涂保温施工技术
高纺锤树形苹果园管理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