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速公路特长隧道施工岩爆的防治技术

2016-04-11岳云霄

铁道建筑 2016年2期
关键词:导坑岩爆掌子面

岳云霄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176 )



高速公路特长隧道施工岩爆的防治技术

岳云霄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176 )

摘要:重庆至长沙高速公路白云隧道工程深埋段施工面临岩爆问题。为降低该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本文总结了岩爆发生的规律、分类和预测方法,并从施工组织、加快围岩中高地应力的释放、避让岩爆危险、控制开挖进尺与控制爆破、加强初期支护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岩爆防治技术。

关键词:隧道施工岩爆高地应力防治技术

多数特长隧道的中段,由于洞身埋置深度大,围岩的整体性好,施工中往往会有岩爆发生。这是因为隧道的围岩被深埋在地下,聚集了很高的地应力,一旦在围岩中开挖隧道,开挖面四周的岩层突然卸载,围岩内聚集的高地应力瞬间被释放,因而岩层会发生片状、块状突然爆裂而被抛射出去,这就是所说的岩爆[1]。岩爆的发生具有突发性,抛射的方向、远近、岩块的形状、大小均难以预测,抛射出来的岩块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还可能砸坏施工机械和设备,严重影响施工进度。

1 岩爆发生的规律

综合施工中的经验和专家们的著述,发现岩爆的发生有以下规律[1]:

1)岩爆一般发生在隧道埋深较大(例如>800 m)的围岩之中。围岩埋置很深,具有很高的地应力,随着隧道的开挖,围岩内聚集的高地应力得到瞬间释放,才会发生岩爆。说明围岩的埋置深度越大,岩爆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

2)岩爆一般发生在整体性好、级别高、比较硬脆的围岩之中,如花岗岩、石灰岩、石英岩等围岩中发生岩爆的几率高。说明岩爆的发生与围岩的岩性有直接关系。

3)断层破碎带和裂隙、节理比较发育的围岩之中岩爆一般不会发生。说明岩爆的发生与围岩的构造有直接关系。

4)相同条件下(埋置深度、岩性、构造等),比较干燥的围岩发生岩爆的几率高,而地下水丰富的地段几乎不会发生岩爆。这说明岩爆的发生与围岩的干燥程度有直接关系。

5)隧道开挖面比较圆顺,光面爆破效果比较好的地段,发生岩爆的烈度明显比超、欠挖较大的地段要低。说明岩爆的发生与隧道开挖面的圆顺程度有较大的关系。

6)岩爆发生概率高的地段大致在距掌子面3倍开挖宽度的范围内。距掌子面越近,岩爆越易发生,距掌子面越远,隧道开挖的时间越长,高地应力经过一段时间的释放,岩爆发生的概率就越低。

7)在开挖面上,岩爆易发生的部位主要在拱部和边墙的上部,距地面越高,发生岩爆的概率越高。

8)岩爆发生的时间规律为:①从掌子面开挖爆破起3 h以内,岩爆频繁发生,次数多,强度大。一直到开挖爆破7 d以内,岩爆仍然不断发生,次数和强度虽然有些减弱,但其危害仍然存在。从掌子面开挖爆破起7 d以内一般称为岩爆严重期。②从开挖爆破7 d 到2个月之内,虽然岩爆的次数和强度都减小了,但岩爆仍然会时有发生。这段时间一般称为岩爆的延续期。③从掌子面开挖爆破起2个月以后,围岩高地应力基本得到释放,岩爆发生的概率很低。2个月以后一般称为岩爆的稳定期。④随时间的发展,岩爆由拱部、边墙的表层逐渐向岩层深处发展,表现为岩层内部的崩裂(岩层内部的闷响)。

9)岩爆发生时,岩层内部会发出爆裂的声响。当发出清脆的撕裂声时,岩层内部会产生因压致拉的爆裂类型。此时岩爆仅发生在围岩的表层,爆裂缝平行于岩壁,爆裂出来的岩块呈片状。当发出沉闷的爆裂声时,岩层内部会产生因压致剪切拉裂的爆裂类型。此时爆裂出来的岩块呈块状,爆裂后岩面上能看到楔形、弧形的裂口,裂口处有明显的擦痕。一般前一种爆裂持续时间短,破坏性小些,后一种爆裂持续时间长。

2 岩爆的分类

国内外学者对岩爆的类型划分和烈度划分意见尚不一致。通过总结白云隧道岩爆发生段施工经验,本文把岩爆的烈度划分为三种:①较弱型岩爆,掌子面爆破后围岩内部的爆烈声响不大,爆裂出来的岩块块径不大、数量不多,多以掉落的形式出现。②中强型岩爆,掌子面爆破后围岩内部有放鞭炮似的清脆爆烈声响,爆裂后形成的岩坑直径可以大到1~2 m,爆裂出来的岩块数量较多,多以弹射的形式出现。③较强型岩爆,掌子面爆破后围岩内部有巨大的爆裂声响,爆裂后形成的岩坑直径很大,甚至大到2 m以上,爆坑连续,爆裂出来的岩块数量很多,多以高速弹射的形式出现,石块多有锐利的尖角。

3 岩爆的预测

岩爆的预测方法较多[2-3],典型的如RUSSENS的应力强度比法、KIDYBINSKI的弹性应变能指数法、陶振宇的强度应力比法、张志强和关宝树的应力强度比法等。通过施工实践,笔者认为张志强和关宝树的应力强度比法应用起来较为简单、方便。该法是用洞壁最大切向应力(σθmax)和岩石单轴抗压强度(σc)之比来确定岩爆发生的烈度。当σθmax/σc<0. 15时一般会发生较弱型岩爆或不发生岩爆,当其在0. 15~0. 25时一般会发生中强型岩爆,当其>0. 25时一般会发生较强型岩爆。

4 白云隧道岩爆防治技术

重庆至长沙高速公路白云隧道工程,设计为上下行分离双洞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左线隧道长7 097. 897 m,右线隧道长7 120 m。隧道最大埋深1 286 m,埋深超过800 m的段落长度约有860 m。

白云隧道中段的围岩以厚层石灰岩、灰岩为主,岩层产状呈厚层状构造,岩体呈大块砌体结构,岩石完整性较好,孔隙度较低,裂隙率较小,抗风化能力较强,风化程度低,自稳性较好,基本上无地下水。

该隧道岩爆发生段施工过程中发生中强型岩爆的地段较长,约占岩爆发生段总长度的63% ;较弱型岩爆地段较少,约占总长度的30% ;较强型岩爆地段最少,约占总长度的7%。岩爆烈度的段落分布与隧道的埋置深度有直接关系。岩爆段的两端多发生较弱型岩爆,隧道的埋置深度一般在800~950 m,中强型岩爆一般发生在埋置深度950~1 200 m段,较强型岩爆地段集中在岩爆段的中部,隧道的埋置深度一般>1 200 m。

施工过程中使用了文献[4]介绍的ESG型微震监测系统和实施方法对岩爆进行预测。

文献[5]规定,岩爆发生段隧道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根据对岩爆发生规律的分析,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以下岩爆防治措施。

1)加强施工组织

岩爆发生段施工过程中,全天必须有项目部负责人在掌子面值班;组建安全监控组;对所有参建人员进行岩爆防治的安全教育;落实防治工作所需要的材料、设备等。

2)加快围岩中高地应力的释放

①用潜孔钻机在掌子面上钻5~8个、长10~30 m、直径70~90 mm的超前钻孔,使围岩中的高地应力提前得到释放。

②在进入较强型岩爆段后,改变开挖方法,将原来采用的全断面开挖法改为先在断面的下部开挖一个5 m(宽)×4 m(高)的下导坑,下导坑完成以后再返回来扩大断面。下导坑的开挖不但能使围岩中的高地应力提前得到释放,还因为导坑的断面小,可以减轻岩爆飞石造成的危害,处理危石也比大断面方便。这样处理后,施工中基本上没有发生较强的岩爆,只发生一些轻微的岩爆。施工中下导坑的实际开挖长度为70 m。下导坑开挖过程中,为避开岩爆的强烈爆发,可以采取先护顶、再出砟的施工方法。具体做法是:开挖爆破→在有薄钢板防护的情况下,先从远处向暴露出来的拱、墙和掌子面喷射冷水→用喷射机械手对拱、墙、掌子面喷射一层厚70 mm左右、C25钢纤维混凝土→打拱部和边墙上部的安全防护锚杆,挂细目钢丝网→出砟→补做边墙下部的安全防护锚杆,挂细目钢丝网。

③在较弱型和中强型岩爆地段,在掌子面上向前和向拱、墙四周钻长10 m,φ70 mm的孔,向钻孔中高压注水,同时向掌子面和拱、墙四周围岩表面喷洒冷水。这些措施能够软化围岩,加快围岩的应力释放,减轻岩爆发生的烈度。

④采用松动爆破或震动爆破的方法,在围岩内部造成裂缝,也能使围岩中的高地应力提前得到释放。

3)避让岩爆的措施

①由于从掌子面爆破起3 h以内岩爆发生最为频繁,因此,在此时段内停工以避免伤人事故。

②在岩爆发生段施工时,掌子面处配置专职的安全防护员,负责观察、记录岩爆发生情况,监听围岩内部的爆烈声响,观察拱、墙表面围岩的变化,结合ESG型微震监测系统对岩爆进行判断,遇有险情立即鸣哨警戒,并组织掌子面上的施工人员迅速撤离。

③在较弱型和中强型岩爆地段施工时,采取一些防护措施,如在钻孔台车、运输车辆、装砟机上安装防飞石的薄钢板、在拱部和边墙上部打临时锚杆并挂细目钢丝网、使用喷射机械手对易发岩爆的拱腰和拱脚等处喷一层厚6~8 cm,C25的钢纤维混凝土等。

④在较强型岩爆发生段的下导坑中,打@ 1. 0 m× 1. 0 m、长2. 5 m、φ50 mm的楔管式锚杆,带垫板,挂细目钢丝网,防止飞石伤人。必要时可以采取超前支护、掌子面喷护、增加钢架支撑等防护措施。

4)控制开挖进尺和控制爆破措施

岩爆发生段施工过程中必须控制开挖进尺。全断面开挖时每循环进尺不超过2 m。爆破作业采用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技术,严格控制装药量,减少超欠挖,尽量使开挖面圆顺,避免岩面出现突起和尖锐棱角,加强找顶和清理危石,减少岩爆发生的条件。

5)加强初期支护

加强初期支护,用系统锚杆、挂网、喷射混凝土封闭岩面,是防止岩爆发生的根本办法。

不同岩爆类型加强初期支护的参数见表1。

表1不同岩爆类型加强初期支护参数

5 结语

白云特长公路隧道中段施工中,在长约860 m的段落发生了岩爆。施工过程中通过总结已有的岩爆发生规律研究成果,并吸取其它施工单位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一套岩爆防治技术,有效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顺利地完成了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1]边鹏飞,赵宗志.苍岭隧道施工岩爆预防与防治[J].公路交通技术,2009( 2) : 137-139.

[2]张韶华.隧道施工中岩爆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J].甘肃科技,2009( 10) : 114-115.

[3]张志强,关宝树,翁汉民.岩爆发生条件的基本分析[J].铁道学报,1998,20( 4) : 82-85.

[4]李方利.强岩爆隧道施工技术[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2( 2) : 55-58.

[5]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TZ 204—2008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责任审编李付军)

Prevention-and-treatment technologies against rockburst in super-long tunnel on expressway

YUE Yunxiao

(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rporation,Beijing 100176,China)

Abstract:T unnel deeply buried section construction of Chongqing-changsha baiyun tunnel engineering faced the problem of rockburst.T o reduce the safety risk of construction,rockburst rules,classification and prediction methods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Prevention-and-treatment technologies against rockburst in baiyun tunnel engineering were introduced from 5 aspects including construction plan,accelerating the release of high ground stress in surrounding rocks,avoiding rockburst hazard,excavation footage control and blasting control,and strengthening primary support.

Key words:T unnel construction; Rockburst; High ground stress; Prevention-and-treatment technologies

文章编号:1003-1995( 2016) 02-0066-03

作者简介:岳云霄( 1968—),男,高级工程师。

收稿日期:2015-08-11;修回日期: 2015-11-20

中图分类号:U455.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 /j.issn.1003-1995.2016.02.16

猜你喜欢

导坑岩爆掌子面
大断面隧道工法转换方案研究
隧道掌子面超前锚杆连续交替式布设方案研究*
超大断面浅埋隧道双侧壁导坑法及其优化设计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岩爆的防治技术
使用声发射测试结果预判岩爆等级
双侧壁导坑法隧道下穿既有车站施工方法研究
深埋隧道TBM施工岩爆特征规律与防控技术
斜井掌子面形状与倾角对隧道开挖面稳定性影响
基于岩体结构的岩爆预测方法研究
构造破碎带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及加固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