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注意事项浅述

2016-04-10陈士战

四川水泥 2016年2期
关键词:履带吊钢护筒灌注桩

陈士战

(河北建设集团卓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河北 保定 071051)

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注意事项浅述

陈士战

(河北建设集团卓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河北 保定 071051)

在当前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钻孔灌注桩是较为经常用到的施工技术,特别是在不良地基处理过程中更是必不可少。由于施工项目的不断增多,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越来越成熟,有效地确保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分析了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并进一步对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注意事项

引言:

在工程施工施工过程中,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基础施工形式,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而且经济性较好,施工较为简便。但由于钻孔灌注桩属于隐蔽工程,多数施工都是在地下进行的,而且成桩环节也较多,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具有较大的难度,所以需要加强对施工中各个环节的有效控制,确保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

1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1.1 施工的准备工作。在钻孔灌注桩施工前,需要做好施工现场地质和水文的勘察工作,掌握相关的地址和水文资料,而且还需要对施工图纸做好交底工作,详细考察施工现场附近的状况,对施工现场周围地下管线及建筑物分布情况进行掌握。准备好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各项设备和仪器,做好设备和仪器的质量检验工作,确保设备和仪器性能的稳定性。

1.2 测量放样:根据已有设计资料计算出桩位坐标,然后采用全站仪定出桩位。

1.3 钻机就位:首先将回旋转下的定位器安放在桩位出并调整至水平位置,然后使用定位器上的十字线与桩位对中,随后安放回旋转。根据履带吊作业位置选择安放动力站,随后将动力站与回旋钻用液压油管连接成一体。履带吊的一侧履带需压在回旋转的反力架上(防止回旋转作业过程中在反力作用下反转),则回旋转即可工作了。

1.4 履带吊吊装首节套管。在套管底部安装全新刀头,若采用钢护筒施工,则刀头采用二氧化碳保护焊全部焊接在钢护筒底部。将首节套管垂直放入回旋转内,调整垂直度,由回旋转内抱块夹住首节套管,然后操作回旋转四个柱脚调整水平,即可旋进首节套管。旋进过程中可通过调节回旋转的四个柱脚来确保套管的垂直度,一旦产生倾斜,则会导致回旋转工作效率的降低,甚至无法完成钻孔作业。当旋进至一定深度时,即可采用冲抓斗开始挖进,挖进过程中要确保孔底高于套管底部,并且要不时的在孔中补水,防止地下水涌入孔中,使得周边地势产生沉降。

1.5 套管的连接。采用套管固定的销孔连接;若采用钢护筒,则必须要采用二氧化碳保护焊将两节钢护筒焊接在一起,需要注意的是,焊接过程中要做好防风防尘,避免灰尘杂质进入焊缝,影响焊接质量;焊接完成后,待焊缝温度自然冷却至环境温度时,用检测设备对焊缝质量进行探伤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继续旋进,一旦焊缝不合格,在回旋转巨大的扭力作用下,已经压下去的焊接在一起的钢护筒会断开,导致桩孔报废。

1.6 其他注意事项。当钻进到比较坚硬地地质结构式,回旋转需要缓慢的压入,并且反复的正反旋转以达到切削的目的,此外,履带吊吊起冲锤,对坚硬的地质结构进行冲击,以达到钻进的目的。还应注意桩基所使用的套筒以及钢护筒的长度,避免不必要工作、材料的浪费以及对后续工序的影响。

2 成孔以及清孔

即将钻进到设计孔底标高处时,需要勤抓少取,先使用抓斗将孔内较大块的渣滓清除,然后采用沉渣桶静置法清除孔底细小的渣滓,依据现场经验,沉渣桶至少需要静置三次并且每次静置半小时以上才能达到施工规范要求。

3 钢筋笼的制作及安装

3.1 钢筋笼的制作。制作钢筋笼之前应首先清除钢筋表面污垢和锈蚀;当钢筋笼长度大于8m时,需要分节制作安装,根据设计桩长以及钢筋搭接长度下料;钢筋笼的主筋采用搭接焊连接,且同相邻两主筋的接头位置不能在同一截面处;主筋应焊接在加强箍筋内侧,且必须要焊牢靠;保护层钢筋采用Φ8定位钢筋,每2米布设一道,每道4个均匀布置。若钻孔时采用的是钢护筒,则钢筋笼保护层应设置成5cm,若采用套筒施工,则为防止提升套管时碰到钢筋笼,甚至是提出钢筋笼,保护层需要扩大至8cm,且将加强箍筋直径缩小,焊接在主筋内侧,此外,在钢筋笼底部焊接十字钢筋以防止钢筋笼上拱。

3.2 吊装钢筋笼。采用履带吊用2个吊点将钢筋笼吊起,然后慢慢放下靠近钢筋笼底部的吊点,使钢筋笼自然竖直,放入桩孔中。当钢筋笼由多节构成时,则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焊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d,且相邻两接头不能在同一截面处。安装完毕之后,检查钢筋笼是否安放到设计孔底,其中心是否与孔中心一致。

4 导管的安装及检测

4.1 导管的气密性检测。首先选择完好无破损的导管,采用水密性实验检查导管是否漏气。将检测合格的导管放在一起,并在丝扣处涂刷黄油润滑,之后套上橡胶密封圈,准备安装。

4.2 导管的安装。采用履带吊安装检测合格的导管,上下两节导管对好后旋紧丝扣,若不能旋紧,则可将橡胶密封圈增加至2个。导管安装完成后应保证管底距孔底25-40cm。

5 水下混凝土的灌注以及套管的拔出

5.1 灌注之前,履带吊吊着导管上下移动将导管底部到孔底距离调整为25-40cm为宜,采用1.5方左右的大料斗封底,盖好塞子,并将塞子与履带吊副钩连接,用清水将料斗润湿,待首车混凝土到达现场,各项指标检测合格后,开始往料斗里放料,待料斗即将放满时,履带吊副钩迅速提起塞子,同时要求罐车加速放料,以保证料斗内有足够的混凝土将导管内的水、空气等一并压下去,且混凝土到达孔底之后能完全覆盖导管底部1m以上。

5.2 首车混凝土灌注完成之后,测量混凝土顶面标高,计算出埋深深度,拆除导管(能拆尽量至少拆一节),保证埋深在2.5-6m之间即可。若钻孔过程中采用的是钢护筒(不需要拔出的),则随后即可灌注第二车混凝土,灌注前,需罐车将混凝土加速搅拌一下,然后放料时先慢慢放料,待到混凝土将导管灌满之后方可加速放料,避免猛然加速放料使得导管内空气无法排出形成高压气囊,导致无法灌注。若钻孔过程中采用的是套筒,此时则需要开动回旋转拔出套管,开始拔的时候需要回旋转抱块夹住套管往与钻进时相反的方向旋转,并且回旋转往上提,之后回旋转需要来回旋转并同时上提,以达到拔管目的。拔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套管底部不能高于混凝土顶面,避免塌孔影响成庄质量;还要注意钢筋笼的动向,提起套管过程中需要回旋转来回旋转并上提,以免挂起钢筋笼。灌注过程中应及时测量混凝土顶面标高,在确保埋深深度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拆除导管以及提拔套管,其中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损耗。

5.3 灌注完成之后,由于混凝土顶部可能混有孔底的沉渣,所以顶面应高于设计桩顶0.5-1m左右。随后为了减少以后凿除桩头的工作量,可在灌注结束后,混凝土凝结前,用人工挖出多余的一段桩头混凝土,但应保留20cm桩头,以便以后修凿接浇承台。

结束语

在当前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最为基础的形式在地基处理中较为常见。由于钻孔灌注桩施工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所以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要点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各道工序的质量,从而使工程项目的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

[1]张宇.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注意事项[J].中国公路,2015,01:140-141.

[2]黄望莉,吴斌.钻孔灌注桩新技术应用及施工注意事项[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05:110.

[3]张旭东.论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J].交通标准化, 2013,10: 88-91.

TU75

B

1007-6344(2016)02-0172-01

猜你喜欢

履带吊钢护筒灌注桩
履带吊上方驳施工可靠性分析
基于自行式模块运输车的履带起重机运输工艺设计与分析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圆形钢护筒临时存放受力性能研究
一种灌注桩超灌混凝土提前处理工装的应用
长护筒旋挖灌注桩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浅析小浪底库区黄河特大桥永久钢护筒沉设工艺
延长化建3200t CC8800-1TWIN履带吊在安徽大显身手
黄河不通航水域钢护筒施工技术
浅薄覆盖层倾斜岩面大直径钢护筒施工方案比选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