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建筑耗能状况及有效的节能途径

2016-04-10屠宁杰

四川水泥 2016年2期
关键词:建筑节能建筑行业建筑物

屠宁杰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杭州市 311300)

我国建筑耗能状况及有效的节能途径

屠宁杰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杭州市 311300)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但是建筑行业作为耗能较大的行业,不利于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开展,近来年,我国国家对建筑节能的重视程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建筑耗能呈现上升态势,并成为我国节能工作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基于此,本文从我国开展建筑节能工作的必要性为主要出发点,分析了我国建筑耗能的状况,并对我国开展建筑节能工作的途径进行了简要分析,旨在加快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进程。

建筑耗能;状况;节能途径

前言:建筑耗能是指建筑物在建设过程中和使用过程中的消耗过多的能源,长期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的经济发展模式以粗放型经济为主,建筑行业的效率低下,耗能状况居高不降,并在我国能源消耗中占有较大比例,对我国社会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建筑耗能正在逐渐超出我国环境的承载能力,对生态环境、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不同程度的威胁,在这种背景下,针对我国建筑耗能的状况进行有效的节能开发,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采用何种节能途径解决我国建筑耗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开展建筑节能工作的必要性

开展建筑节能工作是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充分运用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攻坚阶段,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开展建筑节能工作能够有效的缓解我国能源消耗的问题,推动我国经济社社会的发展,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举措。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开展建筑节能工作,能够有效的推动建筑行业的产业转型升级,对建筑资源进行优化合理配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使建筑行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竞争居于有利地位,加强自身的技术创新和科技创新,增强建筑企业的附加价值,延长行业产业链,实现建筑行业的跨越式发展。我国开展建筑节能工作符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潮流,循环经济作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型模式,以低消耗、低排放和低耗能为基本特征,建筑节能工作是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具体表现形式,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

二、我国建筑耗能状况

(一)城市建筑耗能水平较高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城市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三分之二,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由此可见,我国城市化进程已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意味着城市需要更多的建筑物来为人民群众提供生活场所,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我国建筑耗能的水平,城市人口的消费水平较高,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加大了对我国建筑耗能的需要,这其中涉及采暖、空调、房屋面积增加等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城市建筑耗能的数量和水平,以秦岭-淮河为主要分界线,以南地区的采暖设施不到位,随着人民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采暖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重在建设供热系统,城市建筑耗能水平逐渐提高。

(二)建筑行业成为我国建筑耗能上升的主要推动者

目前,我国房地长建筑行业已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建筑住宅作为我国建筑行业的重要形式之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而呈现上升态势,换言之,在市场需求的影响下,建筑住宅的需求量和存量会不断增加,必然成为我国建筑耗能上升的主要推动者。建筑住宅的用电耗能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呈现上升趋势,热水能耗也在逐年加大,这样的发展形势已经形成一种定式,由此看来建筑行业成为我国建筑耗能上升的主要推动者[2]。

三、我国开展建筑节能工作的途径

(一)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技术创新

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技术创新,以循环经济的技术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节能技术创新工作的指导思想,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随着建筑耗能状况的逐渐加剧,对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技术创新,寻求更为科学合理的建筑节能技术成为了当下热议的研究项目之一,相关文献显示,实现建筑节能工作的技术创新需要从三方面进行着手,第一方面,培养出更具有专业性的研究学者对建筑节能工作的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创新,第二方面,对现有的建筑节能技术进行汇总和分析,做好技术创新的前期准备工作。第三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就是以循环经济的技术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节能技术创新工作的指导思想,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这些资源自身所带有的优势,抵消建筑耗能的劣势,形成优劣势互补,进而提升建筑节能工作的有效性。

(二)对我国建筑进行优化设计

建筑物的材料选择、形式构建对建筑耗能的多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建筑物的设计与外部环境的能量转换、通风水平和采光程度等方面息息相关,通过这三者的共同作用形成建筑物的供暖通风的循环系统。对建筑物的内部设计在符合空间性的同时,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低碳环保理论,兼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优化设计,通过平面分隔和竖向分隔两种方式,对建筑物的内部空间进行合理的布局,以此来改善建筑物的内部空间温度、通风和采暖,充分利用现有的可再生自然资源,来实现节能的最终目的。同时,对建筑物的内部资源要进行优化配置,选择清洁、可在生能源,将循环、高效、低耗能、可持续的原则作为材料选择的重要指导思想[3]。例如,在建筑物玻璃的选择过程中,可以选择夏季这样、冬季取暖的玻璃,重在实现零供暖的目的。

(三)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宏观调控职能,制定以建筑节能为中心的政策,对建筑行业的企业进行有效的政策扶持。首先,政府要加强建筑节能的法治建设,颁布、实施与建筑节能有关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建筑节能提供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建立并完善建筑产品的能效标识认证和管理体系,将空调、冰箱等建筑耗能产品根据耗能度进行有效的分类和等及管理,对消费者进行有效的节能环保教育,鼓励引导消费者购买具有节能标识的用能产品。其次,建立以建筑节能为核心的数据平台,保证数据的公开化、透明化、真实化和客观化,相关工作人员定期颁布建筑节能产品的数据分析,对当前的市场形势进行有效的说明,并提高公众的参与热情。最后,与建筑企业建立有效的住宅耗能标识管理制度,对住宅的耗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形成有效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机制,形成良性循环系统。

结论:我国建筑耗能的节能工作要以发展循环型、低耗能型和科学型的战略目标为主,重在解决我国发展过程中能源短缺的问题,从技术创新、优化建筑设计和政府干预三个方面进行系统化和深入化的途径探析,为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实现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的目标,共创我国社会、经济、环境三者共赢的发展局面。

[1]江忆:我国建筑节能状况和实现建筑节能的途径[J].建筑节能,2013,02:76-78.

[2]丁建国.应用节能建筑材料,推进我国建筑节能[J].国外建材科技,2008, 06: 106-108.

[3]翁丽芬,张楠,陈俊萍.我国建筑能耗现状下的建筑节能标准解析及节能潜力[J].制冷与空调,2011,01:10-14.

TU7

B

1007-6344(2016)02-0093-01

猜你喜欢

建筑节能建筑行业建筑物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简述
邻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转钻机拔桩技术
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现代建筑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
聚丙烯泡沫塑料的制备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火柴游戏
BIM2.0探索在建筑行业的新价值
信息技术构建建筑行业新格局
2015年建筑节能实施的新标准
建筑物的加固改造与鉴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