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跨度梁模及高支撑架的设计和施工

2016-04-10张世忠

四川水泥 2016年2期
关键词:步距支撑架立杆

张世忠

(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总公司,甘肃兰州 730050)

大跨度梁模及高支撑架的设计和施工

张世忠

(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总公司,甘肃兰州 730050)

近些年来,我国建筑行业获得了显著发展,大跨度梁模及高支撑架的设计也愈发多样化。而为获得理想的经济效果,就需要在充分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对工程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基于此,本文以某学校风雨操场的屋顶结构为例,就大跨度梁模及高支撑架的设计及施工展开探讨,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大跨度梁模;高支撑架;设计与施工

某学校风雨操场为单层框架,其屋顶框架结构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其中,混凝土梁截面有着比较大的面积,板顶的标高为12.4m,跨度为21.0m,楼板的厚度为110.0mm,次梁的间距为3300.0mm。此外,屋面框架的跨度为6600.0mm,框架梁为350.0×900.0mm2。在本工程中,对大跨度梁模及高支撑架的设计的优化及施工即为技术的关键所在。

1.模板体系的优化

(1)本工程主要参照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相关安全技术规范进行计算[1]。由于这些计算结果是由软件系统自动生成的,因而在参数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对于钢管,软件中采取的参数为φ48 mm×3.5 mm,但实际上,市场提供的大多数钢管,其壁厚不超过3.0mm。因此,就需要对软件的计算结果展开进一步的处理,经验算,将软件结果乘以0.80后,满足本工程的实际要求。

(2)对于立杆步距,系统原设定为1.5m,但在施工现场,立杆的常规步距为1.8m,由此看来,1.5m的步距不仅不便于在其中展开搭设等操作,也与本工程模数不相符。因此,就需要优化立杆步距,具体为:最上一步与梁底的距离设定为0.2m,最上第二步为1.5m,最下一步与地面的距离为0.2m,最下第二步为1.8m,均分中间其余的步距。

此外,为保证模板整个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及强度,就需要连接支撑体系与周围框架柱,使之成为整体,由于边柱的总高度较大,因而需分两次完成浇筑。

(3)为避免模板的支撑体系出现不均匀沉降的情况,就需要做好排架柱施工期间的地面回填工作,并以设计的建筑标高为依据,及时将场内地坪混凝土垫层打好,在提高地坪承载力的基础上,促进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性及稳定性的提高。

2.模板的施工

2.1 梁模板与楼板的施工

(1)应用组合木模进行施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首先需将支撑排架搭建好,对于在板下及纵横向的排架,应控制其立杆间距不超过1000..0mm,在主梁下横向的700.0mm以内,则应用4根承重钢管,同时控制纵向间距不超过500.0mm,梁顶托主要应用型号为10#的槽钢;对于次梁截面以下,则设为单根,控制间距为500.0mm;采用双扣件将立杆连接起来,立杆布局为1.80m。在本工程中,由于模板有着比较高的支设高度,因而其支架体系就需要纵横向每隔4m便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剪刀撑。此外,在搭设模板的排架体系之前,需完成柱的浇筑工作,并连接柱与排架体系,以促进模板体系整体稳定性的提高。

(2)控制剪刀撑的斜杆与地面形成45至60度的倾角,以不低于1.0m的长度来搭接斜杆,并确保杆端与端部扣件盖板边缘相距100.0mm以上。

(3)为避免平台发生高低现象,在搭设平台模排架时,就需要将统一标高测量好[2]。在完成排架的搭设工作后,则将梁模板与楼板铺设好,模板采用九夹板,而格栅则应用50.0×100.0 mm2的木料以及φ48 .0mm的钢管,间距控制在250.0mm左右。在开展支设梁模之前,应在楼层的地坪上将梁的位置线精准弹出,并将梁底标高以及梁端面尺寸标出,随后将排架搭设在线的两侧,梁侧模则应用水平围檩,在垂直围檩处,将排架与45度的斜撑连接起来,并用木模板将梁、柱的交接处镶嵌起来。待复核无误后,则可开展钢筋施工操作。

(4)为防止梁出现挠度的情况,当梁的跨度超过4.0m时,就需要按照全场1‰至3‰的标准对梁底模进行起拱。

2.2 柱模板的施工

(1)在安装柱模板以前,除了要保证钢筋满足隐蔽工程的验收标准,还应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其一,将基层混凝土中的松动石子及浮浆清理干净,对模板的控制线以及基层轴线进行严格复核,对保护层垫块是否齐全以及竖向钢筋垂直度是否满足标准要求进行仔细检查;其二,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前,需清理干净模板中的杂物,并浇水湿润[3]。

(2)为避免出现跑浆的情况,需采用水泥砂浆将柱模的根部堵严;在配模时,需考虑将柱模的清扫口及浇筑口疫病留出。此外,还需在柱脚的一侧留置柱模的清渣口。完成清理操作后,需将其立即封闭。

(3)在支模前,需以轴线弹好模板位置线为依据,采用钢筋将模板限位焊好。待柱模就位后,应用斜支杆来固定垂直度,并在除楼层外侧以外的三边共设置两根,确保模板的排架呈现出45度的夹角。

2.3 拆除模板

(1)在拆除模板时,应确保拆除的强度与设计要求相符,保证不会损伤混凝土的棱角及表面。

(2)在拆除侧模板时,需对天气情况做出准确判断,通常是在结束混凝土施工的24至36小时后拆除。对于楼板与梁底板,则需以施工规范标准为依据,当养护混凝土的试块符合规定强度后,才可展开拆模操作。

(3)拆模的顺序与模板的顺序相反,在将连接的附件拆除时,为避免模板出现突然坠落的情况,应在模板上设置临时的支承。在拆卸竖向模板时,首先需对模板的背楞进行轻击,使其出现松动。当模板松动后,立即在模板的拼缝肋间用橇棒进行撬动,使模板与混凝土面脱离开来,再借助人力将模板向外移。

(4)拆除混凝土模板后,还应做好相应的保养。例如,本工程在冬季进行施工,就需对拆模后的混凝土面开展相应的保温等养护工作,以免因温度过低导致混凝土面裂缝的出现。

3.结语

本工程建筑单位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开展各项施工操作,并做好检查与验收等工作,结果显示,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梁模板以及高支撑架均未发生局部松动或变形的情况,获得了良好效果。这一结果说明该工程的大跨度梁模与高支撑架的设计与施工是科学合理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费学均,卞飞亚.大跨度高支撑模架的设计优化和施工[J].建筑施工,2012, 28(05):380-381.

[2]张卫建,费学均.大跨度梁模板及高支撑架的设计和施工[J].建筑施工,2013, 29(06):420-421.

[3]王续东.大跨度大截面高架梁模架设计与施工[J].山西建筑,2012, 38(36):120-121.

TU7

B

1007-6344(2016)02-0079-01

张世忠 男 汉族 甘肃武威人 1971年生。工程师 主要从事房屋建筑施工与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步距支撑架立杆
满堂碗扣支架间排距快速确定问题探讨
一种便于刮料的橡胶开炼机
盘扣式钢管独立支撑塔架承载力研究
扩散塔模板及支撑架施工浅析
高端测长仪器设计原则在步距规校准仪设计中的应用
单线隧道大型机械化快速施工步距优化研究
采放比及步距的不同对采出率的影响分析
充填步距对矸石充填开采覆岩运动影响的数值模拟
高大模板支架模型试验受力分析
超载下高支模碗扣式架体单元组装方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