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

2016-04-09

生物进化 2016年2期
关键词:能量消耗小行星研究者



数字

30千米

近期,研究者在澳大利亚东北部三十亿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一种形成于小行星碰撞的汽化物质。这表明在30亿年前,一颗直径20-30千米的大型小行星撞上了地球,这颗小行星比人类经历的任何碰撞地球的小行星都大。小行星碰撞引发的震动等级远大于地震,碰撞物质扩散至全球各地,沉积在了海底沉积物中。

20%

早先的研究表明,在约24亿年前所谓的大氧化事件之前,地球大气中仅含有微量的氧气。不过,关键之处在于这些证据均基于低层大气的构成。近期,研究者根据澳大利亚西部的石灰岩层中保存的距今27亿年的60块微小陨石,推测当时的氧含量可与今天大气层中的氧含量媲美——占到20%左右。

四分之一

一项研究表明,27亿年前,地球的大气压强可能仅是现在的四分之一,相当于比8844米高的珠穆朗玛峰山顶还要高出2000米的地方所拥有的大气状况。压力变化反映了占据现代大气约80%的氮的生物利用度。在地球形成后很快从地壳中渗透出来的氮,占据了原始大气层并使其变厚。随后,约32亿年前,微生物演化出一种将氮转变成铵的方法。这消耗了大气中的氮,并使其作为沉积物堆放于海底。这种效应是如此巨大,以至于27亿年前,大气压强只有今天的几分之一。

400千卡

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相比,人类活得更久、生育更多、体脂率更高、消化系统更小,而大脑更大。这些特征都需要更多的新陈代谢,意味着人和猿之间在能量消耗和分配上有显著差异。近期,一项对141名人类和所有已知的大型类人猿每日能量消耗的测量表明。人类演化出了更快的代谢速率与更高的能耗,每天总能量消耗比黑猩猩和倭黑猩猩高400千卡,比大猩猩高635千卡,比红毛猩猩高820千卡。

40%

近些年的研究发现,布满人体肠道的上万亿个细菌可能与大脑健康具有重要联系,它们可能在改变诸如帕金森氏症、阿尔茨海默氏症等疾病中扮演一定角色。同时,少数病例表明,使用抗生素同精神错乱存在关联。为进一步探究这种关系,研究者利用小鼠来研究消灭肠道细菌是否会对大脑中的神经形成产生影响。通过对比研究显示,和未经治疗的小鼠相比,服用抗生素的小鼠拥有的新生脑细胞要少40%左右。同时,接受治疗的小鼠在记忆测试中表现得更加糟糕。但通过让接受抗生素治疗的小鼠服用益生菌或让它们锻炼,均有可能重新建立神经生长。

猜你喜欢

能量消耗小行星研究者
NASA宣布成功撞击小行星
我国发现2022年首颗近地小行星
太极拳连续“云手”运动强度及其能量消耗探究
中年女性间歇习练太极拳的强度、能量消耗与间歇恢复探究分析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没别的可吃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小行星:往左走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