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辨清方法限定语要求 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2016-04-09重庆张宗立李小梅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6年1期
关键词:所学历史材料

重庆 张宗立 李小梅

辨清方法限定语要求 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重庆 张宗立 李小梅

在高考文综历史真题的非选择题中我们常常见到诸如“根据材料”或“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或归纳”“概述(概括或简述)”“评价(评论)”“论证(说明或理解)”“谈谈(说说)……体会或启示”等解答方法限定语。方法限定语就是指试题题目要求的作答方法的文字语言。只有辨清试题题问中的方法限定语的具体要求,才能引导学生采取正确的思维路径,准确理解、掌握答题要求,不断培养与提高历史思维能力,避免或少走弯路,增强自己的答案准确度与高考历史真题的标准答案的一致性。现以新课标文综卷历史真题为例,依据《现代汉语大词典》的解释,结合历史学科特色试作肤浅说明。

【真题展示】

例1 (2015·全国卷Ⅱ·45)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选修Ⅰ)(材料略)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

例2 (2015·全国卷Ⅱ·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略)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拉拉底的法制观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例3 (2014·全国卷Ⅱ·41)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材料略)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例4 (2013·北京卷·40)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材料略)

以“海洋与人类文明进步”为题,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论述。

【答案解析】

例1 (1)官员薪俸偏低;地方办公经费不足;各种税外之税繁多,官员贪腐现象普遍;百姓税负沉重,社会矛盾尖锐;政府力图整顿整治。

(2)提高了官员的合法收入,有助于抵制贪腐;暂时减轻民众负担,缓解社会矛盾;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贪腐问题。

例2 (1)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

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

(2)社会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

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

历史价值: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

例3 不同之处: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目录A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目录B以16世纪的世界为开端。

原因分析:从教材出版时代角度来看。目录A编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国,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历史研究和教学重视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主导作用。这种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认识,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特征。目录B编于改革开放后,思想领域拨乱反正,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历史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世界近代史开端。目录B反映了21世纪初中国史学界的认识水平。

例4 ①海洋考察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示例1:达尔文通过海洋考察扩大了视野,获得了新知,写出《物种起源》,提出优胜劣汰的生物进化论,对当时基督教的世界观形成极大挑战与冲击。示例2:伊雷克对北极进行3次科学考察,绘制出地图,增进了人类对北极地区的了解。

②人类科技进步也推动了对海洋的利用与开发。示例1:利物浦至波士顿之间轮船航班的开通,使工业革命成果应用于全球交通领域,有利于克服海洋的阻隔,促进了经济发展,便利了社会生活。示例2:英国至印度海底电缆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海洋对人类区域的阻隔,缩短了交往时间,有利于信息传播。

【归纳总结】

1.当方法限定语为“根据材料……”“据材料……”或“材料……”时,如例1中第(1)问“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直接从材料获取答案,最好不要再去联系或回想教材对该问题的叙述。即:

若题问没有明确要求不得摘抄材料原文,则可直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组织成答案;

若提示语为“根据材料……”或“材料……”,但又明确要求不得摘抄材料原文,则可将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句等当做答案要点。

考生在认真阅读例1材料后,可获取以下有效信息“养家糊口”“办公费用,普遍入不敷出”“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民变”“明确规定加征的税额,统一管理”,在此基础上便可概括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官员薪俸偏低;地方办公经费不足;各种税外之税繁多,官员贪腐现象普遍;百姓税负沉重,社会矛盾尖锐;政府力图整顿整治。

2.当方法限定语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时,根据题问要求,不仅要理解题目的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而且需回想、调动和运用教材内容,还要领会命题意图,即试题立意思想观点组织答案要点。

如回答例2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首先,归纳概括出了第(1)问要点。

然后,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回忆“百家争鸣”产生的背景及评价或历史价值便可列出以下要点:

①春秋时,周王室日益衰微,一些大诸侯国进行改革;秦国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比较彻底的一场地主阶级政治改革,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

②春秋时期,因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得到发展,私田增多,土地国有制瓦解,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出现;

③动荡的社会环境和剧烈的社会变革,使思想界异常活跃,众多思想家从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

④当时人们深受宗法观念的影响;

⑤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

⑥孕育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对后世文化学术发展影响极大,是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等。

最后,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回忆“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及评价或历史价值便可列出以下要点:

①希腊工商业发展;

②民主政治发展;

③平民地位提高;

④个人主义的成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⑤哲学家们关心与人类自身更加密切相关的问题;

⑥苏格拉底是人类思想史上具有极高名望的人物之一,为捍卫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自愿选择死,他的法治观念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等。

3.当方法限定语为“指出或归纳”“概括(总括)”“评价(评论)”“论证(说明或理解)”“谈谈(说说)……体会或启示”时,就需具体问题选用不同的解答法:

(1)如方法限定语是“试析”“简析”“分析”“指出”等,就用分析法,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

(2)如方法限定语是“试述”“简述”“归纳”“说一说”等,便用归纳法,把呈分散状态的某类历史现象,汇总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整体;

(3)如方法限定语是“说明”“证明”“试论”“谈谈”“为什么”“为什么说”等,则用论证法,用确凿有力的史实为论据,通过合乎逻辑的推理,去证明特定观点的正确性;

(4)如方法限定语是“比较”“对比”“与……相比”等,需要用比较法,把要比较的历史事实按项目逐一对照,得出它们之间的异同、优劣、相互关系;

(5)如方法限定语是“试评”“概述”“综述”“评述”“简评”“你的看法如何”等,需用分析法、归纳法。

4.当方法限定语是用“Solo分类评价”且有明确主题时,如例4解答先根据主题提炼出论点或结论即“论”,然后引用试题材料即“史”进行论证。

当方法限定语是用“Solo分类评价”但无明确主题需考生自己提炼主题时,如例3,需自己提炼主题的即试题本身没有将主题提炼出来,要求考生首先应依据材料提炼出主题,再根据主题提炼出论点或结论即“论”,最后引用史实进行论证。

教学实践表明:在高考文综历史复习备考过程中,教师只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分辨清楚文综历史试题非选择题的方法限定语的要求,加以适时、适当、适量的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便可得到培养与提高,历史学科素养得以培育,高考成绩自然比较理想。

(作者单位:重庆市沙坪坝实验中学;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

猜你喜欢

所学历史材料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非所学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新历史
材料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