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歌鉴赏解题指导与专题精练

2016-04-09陕西韩延明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16年3期
关键词:居士首诗景物

陕西 韩延明

诗歌鉴赏解题指导与专题精练

陕西 韩延明

一、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设问方式】

1.这首诗(词)围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3.这首诗(词)的第×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是怎样将景与情结合在一起的?

【答题步骤】

(1)描绘图景画面。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情景。描述时要忠于原诗,可以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生动。

(2)概括氛围特点。根据景物构成的画面,用一两个双音节词概括氛围特点,例如冷清、恬静、雄浑、空茫等。

(3)分析思想感情。写景是手段,抒情是目的。分析景中寄寓的思想情感,务必具体化,严防空洞无物。

【答题模板】

这首诗(词)运用××的手法描绘了一幅××的画面(××图),营造了一种××的氛围,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精题示例】

(2015·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月 圆①

[唐]杜 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

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②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③未缺:指月圆。④列宿:众星。

问题: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哪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答题步骤】

步骤一:描绘图景画面。这首诗的前六句句句写景,众多的景物交织成一幅优美的画面。诗中描写的景物有孤月、小楼、寒江、柴扉、江波、绮席等,描绘这些图景时要使用动词或形容词进行适当修饰,力求准确优美。

步骤二:概括氛围特点。诗歌描写的是月圆之夜的美景。月圆之夜万籁俱静,一切都显得安静而祥和,皎皎月光洒落在江波、绮席之上,又显得异常清新。由此可以概括出诗句营造的氛围特点:静谧、清新。

步骤三:分析思想感情。诗歌所描写的众多景物之中,“月”居高临下,月光普照万物,是主角。而且又是“月圆”之时,此情此景,诗人不免睹月思乡,又由“月圆”想到万家“团圆”,诗歌表达的情感就非常清晰了。答题时要具体,切忌空洞。比如仅答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是不妥的,应答出“睹月而生的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参考答案】这首诗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了孤月当空,清辉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等画面。营造了静谧、清新的氛围,表达了诗人睹月而生的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渴盼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

二、赏万千之象 悟造境之妙

【设问方式】

1.这首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氛围,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3.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对这首诗的××联作赏析。

【答题步骤】

(1)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各种意象相互交织,不同的色调(如红、绿、白、黑)、不同的特质(如雁、柳、月、猿)、不同的处所(如江南的红花、雨巷,边塞的大漠、孤烟),必定营造出不同的意境。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征。要使用专业术语,对图景营造的氛围进行概括,常见的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清新恬淡、富丽堂皇、明镜绚丽、虚幻缥缈、繁华热闹等。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诗歌中的众多意象组成意境,意境又为一个“情”字而来,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诗言志,归根结底,最终必须回到作者抒发的情感上来。归纳情感,要结合意境尽量做到细化,切忌空洞。

【答题模板】

这首诗(词)借××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意境,表达了(抒发了)××的情感。

【精题示例】

(2012·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度破讷沙①(其二)

李 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

平明日出东南地,

满碛寒光生铁衣。

问题: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答题步骤】

步骤一 :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这是一首边塞诗,诗人选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大雁、日出、寒光、铁衣等意象,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壮美图景。

步骤二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征。诗歌描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日出东海,从大处落笔,气势磅礴,苍劲雄健;红日和寒光,通过颜色等的比照映衬,又显得异常壮美,诗歌雄健、壮美的意境由此可知。

步骤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由“战初归”可知是战罢归来,将士凯旋的喜悦之情自不必说。一个“雁”字,又流露出无法排遣的思乡思亲之情,而“满碛寒光生铁衣”又暗含慷慨悲壮的情怀。

【参考答案】全诗借助极具边塞特色的大雁、日出、寒光、铁衣等意象,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时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日出东海,铁衣生寒的图景。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发了征人既有胜利者的喜悦又有对家乡的思念,同时又暗含军旅生活的艰辛与慷慨悲壮的情怀。

三、一枝一叶总关情

【设问方式】

1.请概括××等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诗(词)表达的情感。

2.请简要分析诗(词)中××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3.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4.这首诗(词)描写了××之景,请从××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5.这首诗(词)的××句(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6.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作用是否相同。

【答题步骤】

(1)准确概括意象特征,明确意象(景物)内涵。如柳——送别、留恋;落花——失意;竹——气节,虚心、积极向上;兰——高洁;松柏——伟岸、坚强;梅——不屈不挠;子规——悲惨、思念故乡;猿猴——哀伤、凄厉;大雁——孤独、思归;孤云——孤独、漂泊;月亮——思乡思亲等。在此基础上,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画面。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根据景物构成的画面,用一两个双音节词概括氛围特点,如幽深冷寂、孤凄悲凉、闲适静谧等。

(3)分析并揭示意象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感情由意象(景物)而来,一定要做到情景交融,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而且要具体化。

【答题模板】

这首诗(词)描绘了××等意象,渲染了××的氛围,表达(抒发)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精题示例】

(2015·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雨过至城西苏家

[宋]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

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

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

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

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问题: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

【答题步骤】

步骤一:准确概括意象特征,明确意象(景物)内涵。这首诗描写了尘土、紫烟、丽日、红花、柳色等意象,这些意象色泽鲜艳明快,暗示了诗人轻快的心情。

步骤二: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朦胧的紫烟与丽日、红花、柳色在色彩上形成鲜明对比,显得格外艳丽、空明;涤净的尘土与散发着芳香的红花清新醉人。这些意象营造了一种空明清新的氛围,令人陶醉。

步骤三:分析并揭示意象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色调明快的景物描写,抒发了雨后天晴作者访友时的轻快与喜悦,也流露出仕途上的踌躇满志或忙中偷闲的快乐。

【参考答案】诗中描写了尘土涤净,紫烟渐散,雨过日丽,红花沾雨,柳色葱翠的美景,营造了一种空明、清新的氛围,抒发了雨后天晴作者访友时的轻快与喜悦,也流露出仕途上的踌躇满志或忙中偷闲的快乐。

四、笑颦知人性 霜雪见风骨

【设问方式】

1.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

2.××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这首诗(词)是如何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

3.请概括××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4.这首诗的××联描绘了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5.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题步骤】

(1)简要概括诗中形象。用一句话概括诗中人或物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这句话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即人或物的特点和身份,如“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坚韧不屈的菊花形象”等。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特点。要紧紧抓住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从正面了解人物形象。同时,还要关注诗歌中的环境描写,这些描写往往对人物起衬托作用(包括正衬和反衬)。

(3)概括塑造形象的意义。诗人塑造人物形象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塑造自己的形象,多为直接表达自己的志向、节操、抱负、喜好;塑造他人的形象,往往表达自己的赞美、向往之情。如果是咏物诗中塑造“物象”,多是托物言志,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操、追求和品格,答题时要做到物我统一。

【答题模板】

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特点)××(身份)的形象。诗中的××表现了人物××的特点。抒发(表现)了诗人××的情感(志向、志趣、节操)。

【精题示例】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

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

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

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

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 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问题: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答题步骤】

步骤一:简要概括人物形象。从这两首诗句不难看出,陈居士是一个行为洒脱、情趣高雅的文人形象。这句话包含两方面内容,即人物的特点(行为洒脱、情趣高雅)和身份(文人雅士)。

步骤二: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特点。从诗句“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中,可以看出陈居士洒脱的性格;从诗句“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中,可以看出陈居士高雅的情趣。由注释可知,陈居士的身份是一位文人雅士。

步骤三:概括塑造形象的意义。从诗面上看,诗人极力表现陈居士行为洒脱、情趣高雅的形象特征,表现了诗人对陈居士的赞美,其实也含蓄地表露出作者潇洒倜傥的个性。

【参考答案】诗中“陈居士”是一个行为洒脱、情趣高雅的文人雅士形象。“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的高雅情趣。诗句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体验色彩,含蓄地表露出作者潇洒倜傥的个性。

(作者单位:陕西省商洛市商南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居士首诗景物
《上课没人抢》
四时景物皆成趣
我想写首诗给你
写写冬天的景物
青塘居士诗词选
成双结对
趣味语文
写出景物漂亮的颜色
从“读首诗再睡觉”看听觉阅读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