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霍多尔科夫斯基:俄罗斯前首富再“战”普京?

2016-04-08

东西南北 2016年5期
关键词:科夫斯基寡头多尔

他曾经是俄罗斯叶利钦时代的七寡头之一,帅哥大亨,年轻,有钱,战无不胜;他曾经被称为硬汉大亨,在普京提出了“把寡头作为一个阶层消灭掉”的宣言时,公然站到了普京的对立面;他亲欧亲美,公开成立“开放俄罗斯”组织,宣扬俄罗斯应融入欧洲;他是普京的老牌“反对派”,更自视为普京的仇人、政敌、死敌,死磕到底的那种。

“无论霍多尔科夫斯基身在何处,哪怕是在南极也要将其绳之以法。”2015年12月23日,俄罗斯侦查委员会发言人弗拉基米尔·马尔金如是说。伴随着这句“狠话”的,还有一份国际通缉令。

“国际通缉令”是国际刑警组织的信息通报,目前国际刑警组织的成员国有188个,也就是说,如果国际刑警组织批准俄罗斯方面的请求,其下的188个成员国将立即执行。

他曾年轻,有钱,战无不胜

他入狱十年,出狱也才两年,但关于他的新闻从来没断过。这个从小就长得眉清目秀的男孩,能成为后来的霍老板是多少人都想不到的事。

1963年,霍多尔科夫斯基出生在莫斯科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都是工厂的化工工程师。但知识分子家庭只能住一套小公寓,远离市中心。家境很一般,再加上俄罗斯当时反犹,父母的想法就是教这个惟一的儿子规规矩矩长大,学点技术一辈子有饭吃。但霍多尔科夫斯基的理想是要比父亲挣得多,当一个苏联工厂的厂长才有权有钱!5岁,小朋友们已经叫他“厂长”了。

小小少年,会帮人家装卸货物挣零用钱。长大了,霍多尔科夫斯基开始感觉到政治正确的重要性。他因为犹太姓氏进不了莫斯科大学,进了门德列夫化工学院,他积极加入共青团。一拿到学位,就进入团系统工作。摆在他面前的是一条仕途:收上几年团费之后,就可以到某个远离莫斯科的小城市政府中做个小官了,这已经是犹太人后代的最佳选择。

然而,霍多尔科夫斯基希望先挣到钱再说。他开了一家青年咖啡馆,但没赚到钱。接着他明白过来,创办了青年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其实大搞倒买倒卖,向苏联工厂兜售新技术、做咨询、倒卖进口电脑(后来自己组装),甚至倒卖法国酒,发了一笔小财。

真正的大生意,是利用苏联货币体系的漏洞。当时,苏联有两种货币:一种是现金;另一种是“非现金信用”,实际上是一种政府发给工厂企业作补贴用的一种虚拟货币。

名义上,“非现金信用”不能被兑换为现金。但霍多尔科夫斯基的生意得到了共青团支持,可以从工厂客户收取“非现金信用”,存在银行里,提取出来的则是现金。他再把拿到的现金卢布购买美元这样的硬通货。

不到两年,霍氏的年收入就达到了8000万卢布(按当时的官方汇率相当于1.3亿美元,按黑市汇率相当于1000万美元),员工有5000多人。如此一来,他打响了名气,成为苏联善于利用权势资源致富的新商人,也升职当了莫斯科市委第二书记。

这时候的霍多尔科夫斯基二十四五岁,基本还按规矩办事。1989年,他注册了苏联第一家私营银行Menatep。这本来是家小银行,干了没多久,叶利钦开始实行私有化改革,各种大大小小的国企只要很少的钱就可以买下来自己干,而已经很有名的霍多尔科夫斯基还深受赏识,成为叶利钦第一届政府的经济顾问。正可谓官商一体,这时候不下手,什么时候下手!

霍多尔科夫斯基不按规矩出牌了,开始疯狂大收购,把各种房地产、钢铁、塑料、纺织、化工和食品企业买下来。最终成为最大摇钱树的,就是尤科斯石油公司,他用3.5亿美元收购了78%的股权。尤科斯可不是一家公司,它是20多家企业组成的联合体,石油产量占到全俄罗斯三分之一(脑补下国内石油公司要是变成私企是躺着就来钱吧)。

他成了俄罗斯垄断重要行业的“七大寡头”之一,他们借钱给政府,政府把大型国企的控制权交给他们。等政府没法还钱的时候,寡头们就一一拿走这些国企。

年轻,有钱,战无不胜……5岁就被叫成厂长,35岁就成了寡头,是谁都会野心膨胀!更何况,是这么一个又帅又文雅,走到哪里都吸引目光的男人!

膨胀的政治野心让他站错了队

就性格来说,他当年是叶利钦时代俄罗斯七寡头中最低调的。别人越来越一掷千金,他越来越生活简单。没买游艇,没在法国的蔚蓝海岸买别墅,在感情上,也不算花花公子。

当年,这么个不爱出风头的顶级富豪,他的聪明和精力总得有发挥的地方吧……于是,所谓的政治抱负开始萌芽,野心,膨胀了。

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被认为是俄罗斯总统普京最激烈的反对者和批评者之一。他是俄罗斯的前首富,尤科斯石油公司的掌门人,是叶利钦政府时期“把持国家半壁江山”的7位金融寡头中最年轻的一位。用俄罗斯前总理盖达尔的话来说,“(寡头势力)达到高峰时,7至10个寡头才是真正的政府。他们可以随意撤换总理,推行有利于自己的经济政策。”

为摆脱叶利钦时期“寡头政治”的影响,作为叶利钦的接班人,普京上台后提出了“把寡头作为一个阶层消灭掉”的宣言。这场战争的结局是,寡头们或沦落他乡或就此沉寂。而霍多尔科夫斯基的选择是,站到普京的对立面,开始资助反对派,公开对普京政府的腐败表示异议。

霍多尔科夫斯基的成长实在太顺,没有挫折,也没碰到过挡路的人。对于普京最重要的一句话——“寡头不能再干涉政治”,他不但不听,还跑去跟美国高层套磁。

这么有实力的人物,在美国不愁找不到“大树”。他跟美国能源部长斯宾塞·阿布拉哈姆坐到了一起,等到老布什访问俄罗斯,在一个盛大宴会上发表演讲,他也在座。他与小布什也有过来往。再接着,他应美国参议员布莱德雷邀请跑到美国与一大帮商界领袖见面,双方举杯换盏,好不热闹。他还主动与美国著名大报的主编见面,对俄罗斯的外交政策指指戳戳。做慈善时,还跟盖茨会面过……

普京最终将他关进了监狱。2003年10月,霍多尔科夫斯基因诈骗、逃税被捕,2005年被判9年监禁,随后又于2010年因侵吞公款、洗钱等罪名,其刑期被延长至14年。

七寡头之一的联合银行总裁别列佐夫斯基评价:“对普京而言,把霍多尔科夫斯基关进监狱是很恐怖的一件事。他还年轻,最终会出狱,这样普京就会多一个带强烈个人恩怨的富豪对手。所以一旦把他关进监狱,普京几乎不得不枪毙他。”

然而普京会怕这个吗?2013年12月,普京签署特赦令,霍多尔科夫斯基提前出狱,普京给出的说法是基于人道主义理由。

事实是,2013年,在写给普京的信中,霍多尔科夫斯基提到了自己生病的母亲,请求特赦,并做了三个承诺:离开俄罗斯、不重建尤科斯公司、不再介入俄罗斯政治。也许普京要的就是他的一个姿态,所以他很快就被特赦了。

不过,霍多尔科夫斯基的保证也很快就失效了。

在离开北极圈附近的监狱后,他被送上前往圣彼得堡的飞机,在那里,他得到一件大衣和一本护照,随后飞往德国柏林。但霍多尔科夫斯基从未打算就此蛰伏。

两天后,在柏林墙附近举行的记者会上,霍多尔科夫斯基表示自己不会参政,但会为政治犯的自由而斗争:“我们要继续努力,让俄罗斯及其他国家不再有政治犯。”

虽最后落脚于瑞士苏黎世,但他不停地到西方世界去做演讲,还曾“大张旗鼓”地宣称自己要回到俄罗斯,而且,对任何问到的人,他都会称不介意替换掉那个把他打入狱10年的人——普京。

“如果俄发展正常,我没兴趣当总统。但是如果国家需要克服危机、进行宪法改革,其中要涉及总统权力重新分配到法院、议会、公民社会,这部分工作是我所愿意从事的。”2014年9月,在巴黎巴士底广场剧院,霍多尔科夫斯基对着有诸多俄流亡者的观众说。

“很难说我对他是感激之情,不过我很高兴。”在接受法国《世界报》记者采访中,提到普京的特赦时,他说道。曾经,《福布斯》估计其身价约为150亿美元,出狱后大约有5亿美元,不过他自称只有1亿美元。

现在霍多尔科夫斯基已经52岁,头发已变得花白,衣着休闲。这位曾经的寡头身上,有一点没有变,那就是对普京的对抗态度。除了在欧洲,2014年10月,霍多尔科夫斯基出狱后第一次在美国演讲,当时他就说:“不仅仅是普京要被换下,整个体制都需要改变。”

“国家背叛者”?

霍多尔科夫斯基所做的远非嘴上说说而已。

《纽约时报》称,他以换下普京、给俄罗斯带去欧式民主的运动领导者自居,而走访美国标志着他政治运动的新开始。

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开放俄罗斯”组织,其宗旨是呼吁俄罗斯融入欧洲。早在2001年,他就建立起这个组织,中间一度荒废,出狱后,霍多尔科夫斯基将其重建,帮助他开展活动。

2014年上半年,“开放俄罗斯”参与举行了“和平峰会”,霍多尔科夫斯基将俄政权的一些反对人士请到乌克兰首都基辅。在基辅奥林匹克体育馆门口,年轻的俄罗斯参与者这样打着招呼:“欢迎来到国家背叛者会议”——“背叛者”一词缘自普京关于克里米亚问题的演讲。后来遇袭身故的反对派政客涅姆佐夫等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不过,为了不“惊动”俄当局,霍多尔科夫斯基让发言人强调:“这不是个政治论坛,而是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加强联系的论坛。”而演讲一开始,他便说:“我们聚集于此,是因为我们想展示我们不同意他的政策。”他声音尖厉,攻击普京对乌克兰政策的目光短浅。

同年,在巴士底附近的办公室里,霍多尔科夫斯基还在尝试着利用微软平板及苹果笔记本电脑,通过视频群聊,他的声音和面容传到了在莫斯科、下诺夫哥罗德、雅罗斯拉夫尔等地的活动人士面前。

霍多尔科夫斯基在努力为政治回归奠定基础,据其称,他要在志趣相投的、亲西方的俄罗斯人中建立起网络,这样算来,这项努力指望着大概10%到15%的俄罗斯人,他认为,在像莫斯科、圣彼得堡这样的城市,亲西方的人士会有三分之一。

霍氏与独立选举监督机构Golos合作,对于2016年的选举以及2018年总统选举,“开放俄罗斯”及Golos打算派出数千观察员。后者在2011年杜马选举中的报告曾引发大规模抗议。

“监督选举将被视为挑衅,”莫斯科独立的政治技术中心副主任马尔科金说。

2014年12月18日,在霍多尔科夫斯基获释一周年的前一天,有记者问普京是否后悔特赦了他。

普京说:“没错,霍多尔科夫斯基曾请求特赦,并且,他看上去没有参与政治。”但是,“我是基于人道立场做出的决定,他当时写道其母病重。要知道,母亲很神圣——我这么说可不带一点讽刺意味。”

2015年4月,警方以准备材料促进极端主义活动为由,突袭了“开放俄罗斯”在莫斯科的办公室,同年7月,警方以税收方面的理由搜查了Golos总部及其4位领导者的家。

就在同月,霍多尔科夫斯基还在自己的网站上称,普京时代就要结束了。

“老派”流亡者

霍多尔科夫斯基自认态势良好,即使在国外,自己也能影响俄罗斯,一方面因为自己富有,另一方面,虽置身俄罗斯外,他也能利用Twitter及Facebook等社交网络团结国内外的俄罗斯人。但问题在于,别人是否听他的。

“他在俄罗斯生活消失的时候,对他的兴趣与关注就开始消逝了。”莫斯科的独立政治分析家玛莎·里普曼说。霍多尔科夫斯基远离了俄罗斯生活十多年,与其最亲密的顾问也在流亡。“他不住在这,感知不到这里的情况,这使得他没有能力接掌权力。”

一些盟友甚至担心,虽有政治野心,但他还没有完全掌握一些事情。一位顾问称,霍多尔科夫斯基认为美国是议会民主制国家,他看上去也不理解民主及其制度具体是什么运作的;他不能完全理解现代政治与经济,还认为自己很懂。一些人抱怨霍多尔科夫斯基对记者的看法仍停留在1990年代:记者是可以购买和出售的。

还一些人担忧他旧有的商业习惯会渗透进“开放俄罗斯”组织。举例来说,曾有一次,该组织在俄罗斯举办活动,却让当地的活动人士出场地费,该组织也不给大部分为其效力的人发薪水,坚称他们是志愿者。

当然,也有人助其“矫正”一些积习,推荐给他合适的书籍阅读。

他高估自己了?

显然,霍多尔科夫斯基出狱后的一系列举动没有遵守对普京作出的远离政治的承诺,进而可以解读为对普京的再挑战,得到的回应就是那份国际通缉令。出狱两年后再遭通缉,这次霍多尔科夫斯基的罪名是涉嫌谋杀。

“我不会参与这场表演。”2015年12月初,在参加“开放俄罗斯”的在线会议时,身在瑞士的霍多尔科夫斯基说起他遭俄官方传唤一事。原因是俄方称其与1998年涅夫捷尤甘斯克市长佩图霍夫之死有关,当年,此人向尤科斯公司催讨追加的税款而与该公司关系变得紧张。

霍多尔科夫斯基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一举动出于政治目的,“普京把我视为一个严重的威胁。因为我在海外的资产可以帮助俄罗斯国内的候选人参加2016年的杜马大选。”

在大选前的敏感时期,俄罗斯政府想必不想看到霍多尔科夫斯基有任何相应举动。

在出狱约两年之后,曾被监禁约10年之久的霍多尔科夫斯基又开始面临人生的不确定因素。国际通缉令发出后的影响需要时间来验证。

“我是普京的仇人,而他是唯一一个可以下命令的人。”霍多尔科夫斯基认为,自己的生命可能处于危险中,但他仍在线上及线下推动自己的政治运动。

再次被俄当局“盯上”后,他仍宣称,在俄罗斯推行革命“不可避免”。

但,也许其实,“对于俄罗斯当局来说,霍多尔科夫斯基并不是危险人物,他们只是要警告他越线了。获得释放之前他曾作出过承诺,但没有遵守。”曾为尤科斯公司顾问、律师、威斯敏斯特大学客座教授的戈罗洛波夫说。

换句话说就是,对于普京来说,对手吗?他高估自己了!

(综合摘编自《看天下》《南方人物周刊》、环球人物网)

猜你喜欢

科夫斯基寡头多尔
《去寡头化法》难解乌克兰寡头干政的顽疾
短视频四寡头
102岁老科学家不领薪水坚持上班
婚礼上致前男友:谢你不爱之恩
俄全球通缉霍多尔科夫斯基
印度 圣母节
瞬息间是夜晚
寡头婚车
俄前首富获瑞士居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