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眼于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着力于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

2016-04-08

中国科技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北京市素质科技

北京市第八中学

“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School of Distinction Award)由英特尔公司在美国设立,奖励在科学和数学教育方面有出色成绩的美国中小学校。为引进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完善创新人才培养环境,自2010年第25届创新大赛开始,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与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合作开展“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评选活动,每年选拔和奖励10所在科学教育中有出色成绩的中小学校,并在全国创新大赛终评期间颁奖。获得创新大赛“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除获得奖金奖励外,还将获得由全国创新大赛组委会提供的科技教育培训、教师交流和科普活动观摩等机会。本期介绍的是2015年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北京市第八中学。

北京八中由1921年建立的私立四存中学和1947年建立的北平八中发展而来,1949年,两校合并为北京市第八中学。学校现在一校六址办学,本部在金融街,全校学生3600人,教职工484人,其中特级教师11人,正高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占教师总数近40%。教学班中除普通初高中外,还有创办于1985年的超常教育实验班(简称少儿班)、始于2010年的智力优秀学生综合素质开发实验班(简称素质班)和2013年开办的中美高中课程合作项目班。八中不仅是基础教育领域超常教育的先行者,更是同时具备世界上超常人才两种常见培养模式(少儿班的加速式、素质班的充实式)的学校。1986年,学校制定并试行了《北京八中学生素质大纲》,成为素质教育的先驱。八中是北京市首批重点中学、北京市示范性高中,1997年被评为北京市唯一一所“全面育人、办有特色”中学,素质教育和超常教育是学校的两大核心特色。

北京八中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办学成果,源于学校日臻完善的办学理念和历代八中人的不懈努力。北京八中秉承传统,改革创新,在各项工作中不断取得新成果。科技教育经过多年的创新发展,形成了“四有”特色并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致力于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教育体系。

一是有传统。学校1986年制定的《北京八中学生素质大纲》确立了23项期望目标,既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又重视学生个性(或特长)的发展,其中就包括学生科学素养和科技实践能力的培养,同年创办了科技节,每年1届,从未间断。多年来,学校坚持“普及与提高并重”、“校内与校外结合”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科普教育,从中发现在科技活动中有兴趣、有潜质的学生,通过校内外课程和资源的整合,以兴趣小组等各种科技活动组织着力培养他们的特长。

二是有人才。八中科技骨干教师中有1名市级科技教育学科骨干教师、2名全国十佳科技辅导员、1名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兼职科技教师100余名,校外聘任50余名,科技教师的学历均在大学本科以上。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保证了科技教育持续优质地发展。

三是有高度。表现在承办活动的高层次和学生参加活动的高规格等方面。2011年八中承办了第II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这是该活动第2次在中学举办。八中利用这一难得契机,与活动主办方深入沟通,在不影响活动评审工作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了奖励活动的教育作用,策划和实施了主题为“共享科技教育之美”的系列教育活动,为该活动今后在中学举办提供了形式与内容上的借鉴。

四是有成果。学校根据学生的需求,先后成立各类俱乐部共计13个,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占比连续多年达到100%。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多次获得北京市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一等奖、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以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巴西国际青少年科技创新展示活动的多个奖项。众多学生在科技实践活动中发现兴趣,发展特长,为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日臻完善的科技教育课程建设

八中本着“抓好课程建设和课堂质量实现学生的高水平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提升成就学校教育和教育事业”的思路,在科技教育中着力于校本课程建设。目前,学校开发的科学与技术课程以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为载体,通过学科教育实施科学教育,通过科学教育促进学科教育。学校2012年开始高中自主课程实验后,按照“一主两辅四阶梯”的课程体系和学生学业素养、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3个方面360分评价机制,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建设进入新阶段。目前已开设的较为成熟的校本课程有科学实验方法、如何查阅文献、现代技术应用、科学论文写作、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机器人设计与制作等,选修课有机器人创意制作、趣味化学实验、物理实验与高新技术等26门课程。

日趋成熟的科技教育体系

八中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逐步建立了具有校本特色的科技教育体系,学校成立了科技教育办公室,建立了专兼职科技教师聘任制度、科技教育项目专项专人管理制度、科技教育工作评价制度和相应的奖惩制度、科技教师培训制度等,在管理和运行机制上保证了科技教育的持续和优质发展。在开展科技教育过程中,学校引领教师,教师促动学校;教师指导学生,学生促进教师;学生影响家长,家长带动学生;家长支持学校,学校沟通家长,形成了“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四个环节环环相扣的闭环运行方式,各环节之间密切连接,互相促进,形成了八中科技教育的良性运行机制。

科技创新教育是八中办学特色之一,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已有基础上,八中将继续在体系构建、课程建设、教育策略、评价体系等方面深入探索和实践,积极探索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有效模式,在努力实现科技教育的新发展和新成就的同时,充分发挥示范学校应有的辐射和引领作用,带动分校、友好学校、集团和协作体成员校的共同进步。

北京八中是一所具有较高科技教育水平的中学。学校本着“着眼于未来,着眼于素质”的育人理念。北京八中科技教育特点可以总结为:历史悠久,发展全面,课程灵动,师资雄厚,成绩突出。学校拥有多类型、自主性强的兴趣小组和研究社团数十个。学校作为翱翔计划最早的基地之一,依托北京市科技俱乐部,为学生搭建校内外平台,让学生与科学家面对面,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北京八中科技教育投入高,学校拥有设施齐全、先进的生物组培中心、理化生实验室、天文台和机器人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北京八中有全国十佳科技辅导员和市劳模组成的科技教师骨干团队,且拥有专兼职科技教师100余名。学校的科技创新类特色课程广泛普及,重点突出。学校不仅拥有多层次、多领域、满课时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学生还可以自主设计课程。2011年,经市教委批准,八中开设了“高中生科技综合素质实验班”,在课程设置、活动设计、师资配备等方面更加突出学校的优势,开始科技教育人才培养的多角度探索。

北京八中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正在加速优质发展,务实传承,求真创新,并将在科技教育领域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评委会

猜你喜欢

北京市素质科技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名单
《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名单
数学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