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夹江:核查“假贫”进行时

2016-04-08王瑞锋柯言

农村.农业.农民 2016年5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

王瑞锋柯言



四川夹江:核查“假贫”进行时

王瑞锋柯言

一旦被评上贫困户,每年就能获得国家资助。四川夹江,5595名假贫困户遭清退。

以往的一些扶贫流于形式,逢年过节各级领导登门慰问,拍照录像后就走了,后续扶贫难以为继;也有贫困户等靠要,扶贫反而成了帮懒。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户一策因户施策,方能解决这些不幸。

2015年11月的一天,四川省乐山市政府派驻的“精准扶贫”工作暗访组进入夹江县,发现竟有“贫困户”不清楚自己是贫困户,遂向市政府汇报情况。随后,夹江县启动进一步核查精准识别行动,逐村逐户走访,清理不符合规定的贫困户。

今年2月1日,夹江县移民扶贫局局长史力告诉笔者,全县2014年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16872人,精准识别后清理了不符合规定的5595人,另外两年来4000多人脱贫,1000多人返贫,还剩贫困人口9121人。

就在这次暗访期间,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关键词是“精准扶贫”,而前提是精准识别。该决定提出,要抓好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这个关键环节。

“以前识别的力度不够,暗访组来了之后,把全县(干部)的扶贫积极性调动起来。”史力说。

假贫困户“乌龙”

悄悄进入夹江县的暗访四人小组规格“高配”,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亲自带队。

一名接近暗访组的政府工作人员告诉笔者,暗访前,乐山市主要领导明确要求,对暗访的情况要不折不扣地带回去,不得中途向暗访地的上级领导泄露半点风声,否则以最严的纪律处分。

夹江县地处四川南部,距离成都100多公里,因盛产瓷器而被誉为“西部瓷都”。按照2014年的建档立卡统计,该县贫困人口为16872人,市级贫困村30个、县级贫困村42个。史力说:“主要因伤病残、变故导致的贫困,是相对贫困人口。”

所谓建档立卡,即建立贫困户的相关档案,根据不同的困难程度,分发相应的贫困卡,以得到政府进一步的帮扶。贫困卡上一般会载明户主姓名、住址、电话、帮扶单位和具体帮扶措施。

“在2014年建档立卡以前,确定贫困户的标准主要根据人口指标上报,一些并不贫困的人员也被列为贫困户。”夹江县派驻歇马乡某贫困村的第一书记刘波说。

暗访组的任务是,结合建档立卡和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查探真假。

上述工作人员透露,当暗访组一行来到夹江县新场镇某村,在村支书指引下,找到了一贫困户,很快发现了问题——该户村民居然不知晓自己是贫困户,村镇上的工作人员也拿不出这家贫困户的扶贫档案。

暗访组判定,这属于冒充的假贫困户。上述人士介绍,暗访组向乐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之后,夹江县立即被通报。该县主要领导不得不赶往市里汇报工作。

不过,在史力看来,夹江此次“中招”比较冤。“暗访组去的这家贫困户,正好男主人在外打工不在家,女主人不识字又不知道,因为当初是村干部帮助写的贫困申请。这个问题比较普遍。”

对于暗访组发现的没有扶贫档案,史力同样认为不切实际。“这个卡有的放在村里有的放在镇上,当时新场镇负责保存档案卡的工作人员正好在外地考察。”笔者了解到,与四川夹江不同,湖北嘉鱼的贫困户卡是一张A3纸大小的红色吹塑板,挂在贫困户的家门口墙壁上。

事后,史力曾向暗访组组长表达了自己的委屈。他说,2014年因为机构改革,县扶贫移民局被撤销,“全局共4个编制五5个人,没有身份职务,负责全县的扶贫和移民工作,工作量巨大。”直到今年1月,扶贫移民局重新组建,史力才恢复了局长职务。

2月2日,乐山市扶贫移民局一名负责人向笔者表示,夹江被发现贫困户作假确有原因。暗访组成员王新国也表示,此次事件属于贫困户“乌龙事件”,并向夹江县进行了澄清说明。

最严厉的核查识别

此次暗访,其实是乐山市的一次“精准扶贫”例行检查。每次检查,都以暗访形式进行。暗访组由乐山市政府督导室、市扶贫移民局和其他部门共同抽调人员组成。

2014年7月起,乐山全市启动精准扶贫识别,对外“两公告一公示”,建立了全市贫困人口信息库。一年后,乐山市发布了“实施科学精准扶贫”的总体方案,提出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

暗访组成员王新国告诉笔者,暗访的主要内容是识别得准不准,贫困原因是什么,具体脱贫措施如何,是否公示。在内部,精准识别工作被称为“回头看”。“所谓回头看,就是对精准扶贫工作不定期地巡查或抽查。”王新国介绍,2015年,乐山市共组织了三次精准识别工作,要求确保真贫困户一个不漏,假贫困户一个不进。前两次“回头看”分别在2015年5月和9月,但没有发现大问题。

尽管2015年11月的这次暗访出了乌龙,但一场严厉的扶贫专项督查工作很快在夹江全县展开。

2015年12月,刘波接到紧急通知,到县里参加扶贫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对全县贫困户再次精准识别,“再发现有作假或不实等情况,就地免职。”

这次精准识别要求更加细致,县、镇、村组织人员分赴72个贫困村,对扶贫对象站在自家房屋前拍照验明正身,逐级公示。

经济条件和家庭收入较好的农户将成为清理的主要对象,标准是:对于出现过买车、买房、经商、家属吃财政饭、家庭人均年收入明显高于国家贫困线2736元的,一律清除(编者注:2736元是2013年之后的国家贫困线标准,统计部门有一个计算方法,跟农民年平均最低收入有关,各地略有浮动)。

“如果严格按照2736元的标准,一些收入超出但家庭病人多支出多的贫困户会被清理,不切实际。所以我们的标准是明显高于2736元。”史力说,他希望暗访组以后能对这一情况予以理解。

再次精准识别后,夹江全县2014年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为16872人,清理了不符合规定的5595人。史力坦言,以前力度不够,随便识别一下就行了,再次核查中确实发现了不少家庭平均收入明显高于2736元的,也有村干部优亲厚友的情况,已全部清理出去。

中兴镇党委书记代永利告诉笔者,他们按照县政府文件要求,组织镇机关干部、村社干部、扶贫工作组和扶贫村“第一书记”分赴各村,用了两天时间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询问调查、实地走访。该镇有30名不符合条件的对象被清退。

刘波帮扶的村子贫困户由47人减少到19人,“主要问题是明显高于国家贫困标准线。”据他介绍,出现许多不符合规定的贫困户,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2014年建档立卡以前,贫困人口按照上级计划确定,“上级出一个贫困人口指标,每村按照9%的人口比例分下去,所以不准确,也容易优亲厚友。”

清理不符合规定的贫困户,获得了村、镇干部的支持。笔者走访了新场镇的江山村、普益村、黄林村、合兴村4个村,发现均有不符合规定的贫困户被清理。普益村贫困户33人,脱贫9人,清理21人,还剩3人,“扶贫压力减小。”

史力说,对于优亲厚友的村干部,为了不影响工作积极性,只要及时纠正就暂未处理,“3月份后再次核查,如果出现情况,绝不手软。”

为了保证不再被暗访组发现问题,夹江县还推行了交叉检查方式,让22个乡镇随机交叉检查各镇的精准识别工作。

历经三次暗访“回头看”,乐山市暗访组成员王新国也发现了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有的贫困户不按真实情况申报家庭收入,因此导致识别不准确,这需要基层工作人员不断走访村邻亲友,反复识别,工作量大。另外,扶贫措施不够精准,有的地方仍然是简单的送钱送物。这也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

精准扶贫:一户一策

精准识别之后,如何精准扶贫,是扶贫工作面临的另一重要课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永富给出的“精准扶贫”官方解释是: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刘波说,以前的扶贫模式更像走形式,逢年过节各级领导拎着慰问金和生活品到贫困户家慰问,拍照录像后就走了,后续扶贫难以为继,“也有贫困户等靠要,因懒致贫,扶贫反而成了帮懒。”

代永利则认为,无法脱贫与贫困户缺乏劳动力、技术、资金有关。

乐山市扶贫移民局一名负责人告诉笔者,贫困户因伤病残等结构性贫困突出,而贫困村基础设施普遍薄弱,“对贫困户简单的送钱送物可持续发展能力低下,不能根本性脱贫;对贫困村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产业培育和龙头组织带动。”

为了改变以前的扶贫模式,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15年8月6日,夹江县召开“百名干部人才驻村帮扶”工作动员大会,派驻260名驻村帮扶干部和科技人才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实行一户一策因户施策的扶贫措施。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户一策因户施策,便是解决这些不幸。”乐山市扶贫移民局负责人说。

夹江县委组织部组织股股长杨滔告诉笔者,全县从各部门共选派了72名第一书记,每个贫困村一名,“党组织关系直接转移到村,主要职责就是设法帮助脱贫,原则上驻村两年,实际要求何时脱贫何时调回。”刘波便是从林业部门选派到歇马乡驻村的第一书记。

派驻“第一书记”是中央的明确要求。2015年4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要求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任第一书记。

乐山市提出,全市力争2019年先于全国消除贫困实现全面小康,而夹江则要求确保2018年、力争2017年先于乐山全部脱贫。

2月1日,在新场镇合兴村,笔者看到,村委会正帮贫困户吴英柱家的田翻土,准备种植橘树。81岁的吴英柱无儿无女,老伴常年瘘肠卧病,没有劳动能力。合兴村原有贫困户40人,精准识别后还剩18户。

村支书肖国贵告诉笔者,这些橘子树从买苗、种植、施肥打药到出售,全部由村委会负责,“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要管理果园”。

而在经济条件较好的中兴镇,则由镇政府成立果业专业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100亩,“前期费用政府投资,每户贫困户享有一亩果园的收益”。

刘波形容自己是帮人发家致富的“草鞋干部”。他给有饲养能力的贫困户每户申请发放了20只小鸡、饲料和药具,给适合种核桃的贫困户每户发了10棵核桃树,并签下责任承诺书,“鸡长大后要出售,如果被贫困户自己吃了,就要批评和处罚,甚至取消贫困资格”。

此外,刘波更注重贫困村的形象。县里一名局长到刘波负责的贫困村走访,村支书买来一条中华烟接待,刘波认为非常不合时宜,让村支书退了回去。此后他规定,村里接待领导不允许抽高于25元的烟,不准买矿泉水,“贫困村要有贫困村的样子”。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
精确理解“精准扶贫”
浅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精准扶贫问题
贵阳实施精准扶贫之农村电商研究
论高校“智库”扶贫工程的实施及推广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