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忍是一种精神力量

2016-04-08李剑红

志苑 2016年1期
关键词:楚军齐王精神力量

·李剑红/文



忍是一种精神力量

·李剑红/文

黄山松石

曾几何时,我一直以为忍是一种无能的表现,对于隐忍不发的人,我很不屑。后来我发现,其实并不是这样,忍,不仅是一种智慧,同时,忍是一种精神力量。

在楚汉相争中,刘邦由于势单力薄,经常打败仗。汉高祖四年,刘邦兵败,被项羽围困在荥阳。而他的大将韩信自领一军,北上作战,捷报频传,攻下魏、赵、燕等国,最后又占领了齐国全境。

五月,韩信派使者来见刘邦,说:“齐人狡诈反复,齐国又与强楚为邻,如果不设王威慑,不足以镇抚齐地,请大王允许我暂代齐王。”刘邦一听,当然不依,如今大敌当前,这小子竟敢“趁火打劫”,胁迫我分权与他!刘邦气愤不过,便破口大骂:“我坐困荥阳,日夜盼望你韩信带兵来增援,你不但不来,反要自立为王!我……”

正骂着,刘邦感到自己的脚被人踩了一下。他恶狠狠的目光一扫,张良向他示意了一下。刘邦知道他一定有重要的话要告诉自己,便打住了话题。

张良清楚地知道韩信是当世首屈一指的将才,目前又拥有强大的兵力,处在举足轻重的地位上。刘邦如果与韩信翻脸,轻则形成刘邦、韩信、项羽三强鼎立,重则导致项羽、韩信联合攻汉。无论出现哪一种情况,都于刘邦大为不利。反之,如果能调动韩信的兵马,就能拖住楚军,使楚军受到重创。于是,张良果断地用脚踩刘邦,制止他骂出那些无法收场的话来。

张良靠近刘邦,悄声说:“大王,韩信手握重兵,右投则大王胜,左投则项羽胜。我们对他的要求要慎重考虑。”

刘邦是个个性坚韧的人,他压住怒火,当即下令派张良为使节,带着印绶到齐地去,封韩信为齐王,并征调韩信的军队。结果战争形势很快便发生了重大转折:汉军由劣势向优势转变,逐渐对楚国形成了包围之势。

经过一年多激战,刘邦终于在垓下全歼楚军,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这个历史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一定要着眼于大局,在有利于大局的情况下,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小不忍则乱大谋。如果刘邦不忍韩信,就不会有最后的胜利。忍是一种智慧,同时,忍是一种坚韧。没有坚韧性格的人,就无法做到真正的隐忍。表面看,忍似乎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其实,忍是一种精神力量。在坚韧的隐忍背后,是胜利和成功在等待着他。只有生活的智者,才能真正品味出忍的精神力量。(摄影/登云)

猜你喜欢

楚军齐王精神力量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强大精神力量激励科研前行
“阅百年历程·传精神力量”
——宁夏“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
邹忌劝齐王纳谏
大力弘扬黄河文化 为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凝聚精神力量
庸国的灭亡
呆若木鸡
“二百五”的由来
三十六计之抛砖引玉
画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