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地理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成因分析

2016-04-07李会敏杨波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倦怠感中学教师教龄

李会敏,杨波

(湖南师范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410081)



中学地理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成因分析

李会敏,杨波

(湖南师范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410081)

摘要:近年来职业倦怠现象成为困扰中学教师的一大难题,文章借鉴MBI-ES职业倦怠测量工具对中学地理教师进行调查,得出结论:整体上看,中学地理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并不严重.中学地理教师职业倦怠情况在性别、婚姻状况、教龄、学校层次方面存在差异,职业倦怠感男性高于女性、未婚教师高于已婚教师,非重点中学地理教师高于重点中学,且二级教师及教龄在6—10年的地理教师职业倦怠感最强烈.中学地理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受个人、学生、学校、职业和社会五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学生因素、行政因素、社会因素为影响教师职业倦怠三大主要因素.文章从教师个人、学校及社会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职业倦怠;地理教师;MBI—ES;成因

0引言

“职业倦怠”一词最早是由纽约的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于1974年提出,他指出倦怠是一种最易在助人的行业中出现的情绪耗竭的症状.其主要用于描述助人行业的从业者因工作时间太长、强度过高、工作量过大出现的筋疲力尽的状态[1].教师因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是职业倦怠感的高发人群.

目前对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2-7]有很多,众多学者发现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较重.而对中学地理教师的调查研究[8-11]也随之出现,焦娜研究了济宁市部分地理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李文静对河南省地理教师的幸福感进行了阐述,王廷献研究了河南省初中地理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等等,发现中学地理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并不严重.

这些研究都是基于对某一区域地理教师研究,而目前互联网广泛使用,本文借助网络对全国范围的地理教师进行抽样调查,得出全国较大范围中学地理教师的调查结果,结果更具广泛性与可靠性.

1教师职业倦怠含义及表现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2].

对于教师这个需要投入大量情感、精力的职业来说,极易产生对工作的倦怠感,这种倦怠感在工作及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一系列症状.教师职业倦怠的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2].

工作满意度低常常表现为内心对工作环境、报酬、方式、压力、状态、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不满.例如会因为办公设施的不健全、工作报酬与工作强度不对等等,使教师理想工作环境与现实环境存在较大落差.

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指教师对教学工作热情的减退.有对河北省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研究显示,对于初中老师来说,5~14年教龄初中教师职业倦怠水平和15年以上教龄初中教师职业倦怠水平都显著高于0~4年教龄的初中教师[3].

情感的疏离和冷漠指教师对学生的由热变冷的态度.教师与其他工作者不同,他们不仅要投入大量的体力、脑力劳动,更重要的是需要投入较多的感情.年轻教师往往投入较多的感情,但是时间久了热情减退,对待学生的态度也由原来的耐心教导变成冷漠与不可耐烦,更有甚者把学生看成无生命的物体.

职业倦怠不仅影响了教师们自己的身心健康,也会影响其教学质量与教学态度,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成长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影响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2调查方法

Maslach[12]等将职业倦怠定义为一种心理综合症,主要由三个维度组成: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以及降低的自我成就感.这一概念被广泛地关注与认可,其测量工具(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得到世界范围的应用[4].本研究将借鉴MBI—ES[12]这一测量工具.

2.1调查对象

受调查条件的限制,本研究随机抽取河南、上海、山东等地34名中学地理教师为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34份,有效问卷31份,问卷有效率91.2%,调查对象的具体情况如表1.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2调查方式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网上发布调查问卷,对全国多个城市地理教师的填写结果进行回收并做相关数据分析.

2.3调查工具

本文借鉴Maslach等人编制的MBI—ES职业倦怠量问卷,结合中学地理教师特点,特修编了中学地理教师职业倦怠调查问卷(见附一).

问卷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对教师职业倦怠情况调查,包括情感衰竭维度的6个,去个性化维度的5个,低成就感维度的6个,共计17个题目.二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因素调查,包括职业因素5个,行政因素8个,学生因素的4个,个人因素三维5个,社会因素的2个,共24个题目.量表采用李克特的5点计分法,根据调查问卷按选项A-E将得分定为1-5分,3为中数,是职业倦怠状况的理论值.各分量表的得分为本维度上所有题目得分的平均值,最后的职业倦怠衰竭程度用三个维度的分别得分来表示.职业倦怠总体状况是将实际值与理论值“3”比较,情绪衰竭与去个性化得分越高,而个人成就感得分越低,则表示个体职业倦怠越严重[5].

3调查结果分析

3.1中学地理教师职业倦怠总体概况

为获得中学地理教师职业倦怠总体状况,将每份问卷各个维度的总分除以每一维度的项目数,获得了各个维度的平均数[6].此平均数与“3”比较便能得出被测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情感衰竭与去个性化维度与“3”相比越大,其职业倦怠情况越严重,而成就感与“3”相比越小,其职业倦怠情况越严重.

调查数据结果显示中学地理教师在情感衰竭维度上为2.68,去个性化维度上为2.44,成就感维度上为3.49.整体来看,中学地理教师职业倦怠情况并不严重,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的结果相符[7].但在情感衰竭、去个性化和成就感三个维度平均分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的中学教师整体的结果2.53、2.04、3.12[5]相比存在明显差异.中学地理教师情感衰竭与去个性化维度要高于中学教师整体状况,但成就感上要高于中学教师整体.

表2 中学地理教师在三个维度上的平均数

3.2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地理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1)女地理教师的情感衰竭、去个性化平均数要比男地理教师低,而其成就感平均数要高,这说明女地理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相对于男教师而言较轻.(2)已婚的中学地理教师情绪衰竭与去个性化均值低于未婚地理教师,成就感均值要高于未婚地理教师,这也表明未婚中学地理教师职业倦怠感要比已婚地理教师强烈.

3.3不同学校层次、职称地理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分析

由表2可以得出,(1)重点中学的地理教师情绪衰竭与去个性化均值比普通中学地理教师低,而成就感均值要高,这表明重点中学地理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要低于非重点中学的地理教师.(2)二级教师情感衰竭均值最高,高级教师的去个性化均值最高,一级教师的成就感最高.从表中数据可分析得出一级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最轻,二级教师职业倦怠感最强烈.

3.4不同教龄的中学地理教师职业倦怠差异

工作时间的增长是职业倦怠产生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我们根据中学地理教师教龄来分析其职业倦怠状况.具体变化数据如表3及图1.

表3 不同教龄中学地理教师职业倦怠在不同维度差异

图1 不同教龄中学地理教师职业倦怠差异

从表3与图1可以看出,教龄在6-10年间出现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平均数最高,成就感最低的峰值,说明在此时间段是中学地理教师职业倦怠感最强烈的.此后在11-15年间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均值降低,成就感达到最高,说明此时段中学地理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最轻.

年轻的地理教师在刚参加工作的0-5年间由于对新工作充满新鲜感,也是学习基本教学知识的时段,而在6-10年间,随着年龄与教龄的增长,渐渐熟悉掌握基本地理教学技能,而对重复的地理教学工作也失去了兴趣,这时是教师职业倦怠的高发时段.在11-15年时,中学地理教师对教学工作开始形成自己新的看法,在教学事业上有了一些成就,且由于资历的增加使得教龄较长的地理教师因为教育新老师或是出书的需要,有了学习更深入知识的必要,其职业倦怠的心理也逐渐减弱.当教龄超过16年,在教学工作上很难有新的突破,而此时年龄也渐衰老,对教学事业的追求也减弱,职业倦怠感也开始回升.

4中学地理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问卷调查内容也包括中学地理教师职业倦怠原因分析,包括职业因素、行政因素、学生因素、个人因素及社会因素五个方面,将每份问卷各个影响因素的总分除以各个影响因素的项目数,获得平均数,具体数据分析结果如图2.

图2 中学地理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

由图2可知,学生因素均值3.42、行政因素均值3.26、社会因素均值3.18为影响教师职业倦怠三大主要因素.

4.1学生因素

学生是影响中学地理教师职业倦怠的首要因素.教师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那样只需要单纯地付出体力或脑力劳动,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教好书,还在于育好人,学生是教师主要工作对象,也是教师主要的压力来源.

首先,现在中学课堂几乎大部分是大班教学,而且一个地理教师带两到四个班级甚至更多,中学地理教师要照顾到所有学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间久了,其力不从心的感觉渐渐强烈,从而因无法自我调适这种来自学生的压力而产生倦怠感.

其次,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不高也是给教师带来压力的另一原因.中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加上地理是“副科”的观念盛行,很难组织学生在地理课堂上活跃起来.地理教师想尽各种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往往收效甚微.

4.2行政因素

现阶段基础教育的现状是“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8].为了学生考出好成绩提高学校升学率,学校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占分值比较重的学科,在管理上也较偏重那些“主科”教师.因此,地理教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自然会因为不受重视而产生倦怠感.

再者,中学里的一系列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也是引起地理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学校采取对教师时间采取“签到制”或“点卯制”,不管是有没有课,教师一次迟到或不到就扣除相应绩效或奖金.而中学地理教师课时少,即使是在没有课或学生工作的情况下也为了不被扣除绩效奖金还必须每天到校签到.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大大减少了中学地理教师本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降低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最后,初中学校大多地理教师受教育机会少,教学成果大都不受重视,导致地理教师们养成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情况漠不关心的坏习惯.

4.3社会因素

中学地理教师受到社会的影响主要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在物质方面,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于在工作时付出感情与体力、脑力三重劳动,且不管是不是在工作时间段心灵都无法得到休息,然而教师的工资待遇与其他工作相比要低得多,这样付出与报酬的严重不对等造成教师群体心理上的不平衡感.

在精神方面,教师历来被誉为“最神圣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们把教师看做智慧与美德的化身,认为教师是万能的,这样的看法对教师产生消极暗示的作用,使教师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虽然地理教师在学校及学生面前并不受重视,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对社会的期许产生压力.而且,人们往往强化了教师的责任,而弱化了他们的权利.

5结论与讨论

中学地理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总体来说并不严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校层次、职称以及教龄之间的差别造成职业倦怠在三个维度上的明显差异.但是仍有一部分地理教师存在较严重职业倦怠情况,我们应从多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或缓解现阶段中学地理教师职业倦怠状况.中学地理教师们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才能根本上提高地理这一学科教育质量,才能为社会培育出更多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要解决中学地理教师职业倦怠的情况,本研究经过调查得出以下建议:

(1)中学地理教师个体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多汲取地理这一学科精髓,学会用知识充实自我,用无私的爱心来教育学生.同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树立不同的目标.

(2)学校要加强对中学地理学科的重视.学校不仅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地方,更是学生获取生存技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圣地.因此确保学生学到全面的知识是学校的职责.地理是中学生必修的科目之一,也是学生从中获得实用性知识的关键科目,因此,学校应重视地理学科教育,同时增强中学地理教师的成就感、降低职业倦怠的关键.

(3)社会应觉察到中学教师的弱势地位,从整体上改善中学教师薪资待遇,降低中学教师与其他行业工作者的收入落差,从而减少教师流失率.且加强正视教师地位、科学评价教师素质宣传,给教师一个相对较宽松的生存环境.

只有教师个人、学校以及社会各个方面都行动起来,采用有效的实质性的措施改善现阶段中学地理教师主观及客观工作环境,就能有效预防及缓解中学地理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参考文献:

[1]赵崇莲,苏铭鑫,职业倦怠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2009,31(4):65-69.

[2]赵玉芳,毕重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80-84.

[3]王秀希,王欣.河北省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3(3):34-37.

[4]刘长江,王国香,伍新春.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4,28(6):118-121.

[5]苌光锤,鲁锋.安徽省淮北市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1,06:448-450.

[6]宫贤平,王惠萍,张美峰,等.中学教师职业倦怠调查[J].教育调查,2007,06:50-53.

[7]伍新春,曾玲娟,秦宪刚,等.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1(4):262-267.

[8]焦娜.中学地理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

[9]李文静.河南中学地理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河南大学,2012.

[10]王廷献.河南省初中地理教师职业倦怠研究[D].河南大学,2013.

[11]梁宇丹.中学地理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D].陕西师范大学,2012.

[12]Maslach.C.&Jackson.S.E.MBI manual[M].consuling psychologist press,Inc,1981.

[13]蔡拔平,黎旭.审视中学教师职业倦怠[J].教学与管理,2007(03)38-39.

[责任编辑:徐明忠]

本刊数字网络传播声明

本刊已被中国知网等多家网络数据库收录,网络数据库收录论文作者的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并支付.作者向本刊提交论文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我刊上述声明.如作者不同意收录,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2016-01-01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auses of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er’s job burnout

LI Huimin,YANG Bo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 phenomenon of burnout has become a problem which trouble the high school teachers.Accord to MBI-ES,this research made a investigation on part of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ers and draw some conclusions:on the whole,the situation of burnout of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ers is not serious.There are differences of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ers’ burnout in gender, marital status,teaching age,the level of school , burnout in men more than women, unmarried teachers more than married teacher,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ers more than non-key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ers, and the band two geography teachers and the geography teacher whose teaching age reach up to 6-10 years have most intense burnout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er job burnout mainly affected by individuals, students, schools, vocational and social five factors, among them ,student factors, administrative factors and social factors are the three main influence factors.This paper make some suggestions on teachers themselves, school and social three aspects.

Key words:burnout;geography teacher;MBI-ES;causes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16)03-0101-05

作者简介:李会敏(1988-),女,河南省滑县人,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生,主要从事遥感与GIS应用的研究.

基金项目:湖南师范大学科研启动项目(140623)

收稿日期:2015-10-14;修回日期:2015-11-25

猜你喜欢

倦怠感中学教师教龄
教师作品
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倦怠感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从“封闭”走向“开放”——北京市远郊区中学教师教育创新的瓶颈与突破
从“封闭”走向“开放”——北京市远郊区中学教师教育创新的瓶颈与突破
湖南省孤独症康复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激励教师终身从教
临床护士职业幸福感探讨
中学数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研究
马秀珍:建议提高教龄津贴标准
中学教师工作投入问卷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