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财政下义务教育投入存在的问题和改革建议

2016-04-06孙振利

财经界·下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公共财政义务教育建议

孙振利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中国教育事业取得日新月异的发展。不再强调应试教育,而是注重学生们的素质培养,让学生们成为课堂上面的主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事业存在许多不均衡的状况,如何更好的发挥公共财政的力度,更好的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自由的学习环境。本文就此展开谈论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公共财政 义务教育 问题 建议

新时代下,中国的教育事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强调素质教育,改变原先传统单一的应试教育,强调学生们的个性发展,让学生们真正成为课堂上面的主人。同时也不断的要求教育工作者们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不断地完善教学目标与规划,在此基础上,中央依靠财政增量加大了义务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努力解决不同适龄儿童入学机会不公的问题。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公共财政下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却不是一帆风顺的,同样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一、我国义务教育投入存在的问题

(一)义务教育供给方式仍然单一

目前中国的义务教育基本由政府通过直接办学方式予以供给,民间资本进入不多。但是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私人部门在教育中承担了很大一部分职能,这在很大程度上面就承担了一部分的社会责任。许多的民办学校对于义务教育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公立的学校和民办的学校的合作、竞争局面并没有完全形成,这就极大的阻碍了义务教育的发展。尽管政府在公共财政下义务教育的投入上面一直想要努力改变这一局面,但仍然在准入政策上保留一系列非国有资本的的进入障碍。

(二)义务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

在中国义务教育的发展规模上,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方面,中西部地区都与东部地区存在极大的差距,发展规模的差异性就导致了公共财政下义务教育投入的差异。高校的硬件设备以及师资力量得不到满足,教学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得不到扩展,本可以依靠先进媒体技术,却因经济实力的相对落后得不到实现。除此之外,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吸引着无数的大学生,白领、高素质人才前去深造,教育工作者们选择前往西南地区教学要比前往东部地区少很多。师资力量跟不上,团队实力得不到发展,一些先进的教学模式与理念不能及时的传递给学生们。就拿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来说,只能依靠单一的渠道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扩展。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义务教育的发展进程,使得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水平越来越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

(三)义务教育所占支出比重小

教育作为一个国家的重大战略方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中央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公共财政部门对于义务教育的支出也在逐年的提升。然而相比其他国家的支出比重水平,仍然存在着严重的落差。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实力的逐年加强。我国的财政性义务教育支出占GNP的比重偏低,增长速度缓慢。义务教育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严峻形势。

二、针对问题采取的改革建议

(一)加大义务教育投入力度

针对以上出现的现象,首先应该做到加大财政教育支出的比重,最大程度的减少生产性浪费,将更多的财政支出转向中国的教育支出。真正意义上达到教育支出的优化比例。让更多的适龄儿童享受到国家在教育方针政策上面的便利。除此之外,还应该始终明确教育,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基础地位。真正将义务教育落实到实处。例如对于初等教育的比重就应该高于其他等级的比重。因此,在公共财政下的教育投入就应该多多倾向于初等教育,确保教育从孩子抓起。促进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调整区域发展状况不平衡局面

首先可以建立相对独立的教育财政支出制度,具体落实到县级单位。可以采用统一的公式化均等转移支付等多种教育支付模式,极大地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比重与效率,促进义务教育的整体均衡的发展。其次,重视落后地区的义务教育的发展,尽快的与东部地区的义务教育发展接轨。让更多的适龄儿童享受到国家的教育,促进其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切实的改善中西部地区教育与东部地区的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局面,将更多地财政支出比重倾向与中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发展,保证中西部地区的适龄儿童享受到同等的教育方针政策。

(三)拓宽义务教育资金供给方式

扩宽、改善义务教育的资金供给方式,一方面吸引各类中小学校的有效竞争,使得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之间的比重日益均衡,缓解公立学校“独领风骚”的局面。大力支持民间办学,为更多的适龄儿童提供享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打造“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打造适合中国教育的教育方针。促使各类学校改善管理,使得公共财政的教育资金的供给方式逐渐多元化,形式更加多样。加强师资团队力量,逐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

三、结束语

中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们的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政府积极吸收各种非政府资金,用于加强中小学教育的发展,积极发展民间学校。为更多的适龄儿童提供上学的机会。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义务教育的教育发展方针上,发散创新思维,开阔创新,与时俱进。促进学生们的个性化、自主学习能力,为孩子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中国的发展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实用性人才,促进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向着更好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祁毓,狄继卓,彭浩.区域内义务教育财政费泺配置研究[J].2014

[2]张媛媛.强化财政转移支付视角下的农村义务教育研究[D].山东大学,2013

[3]罗湖平.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理性回归之路[N].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5

猜你喜欢

公共财政义务教育建议
区域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论公共财政与市场机制关系问题研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三代人的建议
FOOD
关于我国公共财政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