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再融资动机

2016-04-06魏伶倩

财经界·下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上市公司

魏伶倩

摘要: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是实证会计理论的重点研究方向,有助于加快社会经济的进步和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本文在对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再融资动机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非参数检验之后,运用Logistic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结论:我国上市公司在进行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行为时存在再融资动机,影响因素包括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盈利能力、主营业务收入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此基础上,提出规范我国企业会计政策变更行为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 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 再融资动机

一、引言

会计政策变更,就是在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前提下,针对同一种交易或事项由之前选取的会计政策转为选取另一种新的会计政策。上市公司发生会计政策变更的同时会带来相关期间的收入、成本、利润、费用、资产价值和各种税收的改变,其本质就是对全市场财富进行再分配。加强对会计政策变更的约束和监督,不仅有助于使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标准得到上升,还能促进我国现今资本市场的完善。虽然关于会计变更和再融资的论文很多,主要集中在盈余管理、契约动因、经济后果、审计鉴证方面,但是与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再融资动机相关的研究却寥寥可数,缺乏对自愿性会计政策的再融资动机的宏观研究。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参考行为动机理论,企业的决策当局所组织的一切变更是有一定原因的:使财务信息更加真实、客观,或再融资动机。在2007年1月1日实施新会计准则后,企业采取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频数大幅增加,为使利益最大化,管理者更愿意实施变更。

在我国现行体制,规模大的公司大都是与地方政府关系亲密的国有企业,这些企业更加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同时也会受到更多的宏观调控与监管,本文选取会计政策变更年份的总资产的自然对数代表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与受债务契约的约束成正比,与其通过股权融资的动力成正比,若公司的财务状况较差,资产负债率过高,偿债能力下降其融资受限,会选择通过变更使其财务指标来满足银行贷款条件。应收账款与收入比减少,代表应收账款回收速度正在加快,运行效率提升,为扩大生产规模,公司会倾向于通过变更在证券市场获得发展资金,本文选取应收账款收入比作为反映经营能力强弱的指标。同时,设想选择变更的公司经营盈利能力低于未发生自愿性变更的公司,其资产报酬率也相对更低。主营业务收入越高,证明其有能力开拓市场、扩大规模,更具有再融资动机。第一大股东更倾向于提高公司资产的决策,更倾向于具有再融资动机的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基于此出以下研究假发设:

H1:公司规模与再融资动机负相关

H2:资产负债率与再融资动机正相关

H3:应收账款与收入比与再融资动机正相关

H4:资产报酬率与再融资动机负相关

H5:主营业务收入与再融资动机正相关

H6: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再融资动机正相关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为客观评价我国上市公司采取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再融资动机的目的,本文主要选取了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于沪深A股上市并采用自愿性变更调增利润的114家公司为样本。研究运用SPSS19.0软件完成。在样本选取中,针对以下情况采取措施:①连续三年内,发生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行为,选首次变更为研究目标;②不含以下样本:金融保险业上市公司;暂停交易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对变更进行公告,但未说明对当期收益影响数。满足再融资动机的上市公司共23家。

(二)变量选择与模型设计

综合上述假设,现构建模型如下:

y=α0+α1 X1+α2 X2+α3 X3+α4 X4 +α5 X5 +α6 X6 +ε (1)

(1)被解释变量:若公司有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再融资动机(y),定义为 1,否则为 0。

(2)解释变量:公司规模(X1)变更当年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资产负债率(X2)年末报表中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为负或大于或等于1时取1)。经营能力(X3)变更年末应收账款与收入比。盈利能力(X4)变更年末资产报酬率。主营业务收入(X5)变更年末报表中主营业务收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X6)变更年末报表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四、实证分析

(一)样本的非参数检验

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上市公司是否有再融资动机,在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主营业务收入方面与盈利能力方面发现显著差异,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方面体现了微弱不同,但在其他方面这种不同并不明显。H1、H2、H4、H5和H6得到证实。

(二)回归分析

为了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本部分针对影响因素,检验其多重共线性问题。

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在三个方程中都通过了1%的显著相关检验,但同预期符号相反,资产负债率和主营业务收入这两个指标同预期符号相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三个模型中均通过了5%的显著相关检验,且与预期符号相同。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不仅在方程1中通过了10%的显著相关检验,而且在方程3中通过了1%的显著相关检验,与预测符号相同。经营能力在三个方程中均未通过显著相关检验,但其系数符号与预期相同。

五、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随着资本市场的体制逐渐完善,上市公司在会计政策上开始具有更大的选择权。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能在极大程度上调控着我国宏观环境下上市公司的收益。

1、公司规模与再融资动机正相关,同之前假设相反

资产负债率、主营业务收入和公司规模具有共线性。因为我国现阶段国有控股公司占大规模公司比例大,拥有国家优质资源,企业的发展能力较强。为扩大发展,企业必不可少的会出现资金紧张时,要通过融资缓解资金压力。与假设的不同,规模较大的公司不会因为受到的关注较多而去放弃通过自愿性会计证变更进行再融资。就企业的长远经营发展而言,再融资是大规模公司形成的必经路。

2、盈利能力与再融资动机是负相关

盈利能力较强的公司能够依靠自身的利润支撑企业的发展需要,而减小通过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再融资的可能性,降低变更所带来的各项成本。自愿性变更不仅能粉饰利润,与之同来的还有各项不可预料的人工成本等。只有当所带来的收益大于成本时,管理当局才会考虑进行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

3、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再融资动机是正相关

第一大股东通常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随着控制权的增大,对控制权所带来利润的欲望就增强。因此,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再融资动机就越发明显起来。

(二)政策建议

1、加强对会计程序的控制,完善企业会计准则

对于财会信息的披露,不仅是当期会计政策及其影响的披露,还有对后续期间的影响的披露。标准较高的企业会计准则有助于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真实的财务会计信息。同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还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进:规范我国关于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的相关内容,加强对会计资料的披露,为财会信息使用者提供高标准的信息。

2、健全与变更相关的法律制度,从严对待证券市场监管制度的问题

我国资本市场尚处于发展阶段,证券价格尚不能准确反映上市公司的综合信息。同时,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所需要满足的条件大都与净资产收益率相关,当净资产不能改变时,净利润起决定作用。导致上市公司为满足融资条件,通过会计政策变更手段调整净利润。所以,在融资条件中,应增加持续经营利润和其他非财务指标,使其能从多方面评价上市公司。避免仅仅通过会计报表净利润评价,使其缺乏真实性。同时,国家应持续推进资本市场的发展与进步,拓深证券市场的开发进程,丰富上市公司的融资途径。

3、监督与激励并行,加强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

上市公司的控制人同时具有会计报告权与审计控制权的情况下,审计人就难以独立于公司的控制人,会计监管也随之失效。会计监管主要从以下两个角度为切入点:一是强化市场对事务所的监督与管理,提高事务所进入市场的门槛;二是强化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督与管理,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养,规范审计程序。同时,完善对企业经营者的报酬制度,加大对企业所有者的控制监管,促进经营者全心全意为公司服务,避免“一股独大”的现象。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影响融资结构。

参考文献:

[1]Herrmann, D. and Inoue, T. Income Smoothing and Incentives by operation Condition: An Empirical Test Using Depreciation Channel in Japans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Auditing &Taxation;,1996,(2):161-177

[2]吴静.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J].会计之友,2012,(20):46-47

[3]Beatty A and weber, J. The Effects of Debt Contracting on Voluntary Accounting Method Changes[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3,(1):119-42

[4]陈丽蓉,杨鹏,毛珊.内部控制审计影响恶意会计政策变更的实证研究[J].财会月刊,2011,(30):74-75

猜你喜欢

上市公司
创业板上市公司超募资金使用状况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因素及问题分析
浅议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
上市公司绿色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披露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现实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