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企业财务报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6-04-06于晓莉

财经界·下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会计报表利润企业

于晓莉

摘要:企业中不规范性和随意性的处理账务,易导致企业报表的不真实,误导报表使用人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判断。本文从几方面来分析会计报表造假的原因,揭露企业资产、负债在会计报表中可能出现虚假的地方及应对会计虚假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 会计报表 造假 利润

对于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社会其它机构而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了解的首要途径即为会计报表。故财务信息在会计报表上的体现,可发挥重要意义,尤其是在企事业单位自身甚至是国家经济管理部门中。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有些企业各项手续和制度仅仅留于纸上,内部控制名存实亡,账务处理漏洞百出,实际情况跟财务部门反馈的会计信息悬殊甚大。

一、会计报表造假的原因

(一)利益驱动的原因

偷税漏税。其特征是:多列费用,少计收入,达到少交税和不交税的目的。多见于私营企业,或效益好的国有企业,这些企业更关心的是如何逃避国家的税收。粉饰业绩。其特征是:少列费用,虚列资产,多计收入,以达到粉饰经营业绩的目的。多见于效益较差的国有企业。贪污盗窃转移国家资产。其特征是:出具假凭证,收入不入账,办假手续报废资产,将账目搞乱,混水摸鱼。或将国家资产低价出售等,多见于管理混乱的中小型国有企业。

(二)人为因素

舞弊存在于领导、财务人员的行为中。为了自身利益的某些领导及财务人员,其不惜在财务核算上冒险动手脚做文章,譬如说虚列收入,虚挂负债,尤其是少提或不提固定析产折旧等等;还有些财务人员素质不高,债权债务长期不清理;造成企业的资产不实,利润虚增,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也失去信息的真实性,长期下去,这些现象导致企业会计报表充水严重。

本文从企业的资产、负债两方面来分析,揭露企业会计报表中可能出现虚假的地方。

二、企业的会计报表造假的表现

(一)资产不实

资本化的费用。对于部分本该计入当期的费用,一些企业却将其纳入待摊费用、递延资产等资产类科目,使得企业当期出现损益不实;对本属于期间费用的支出有的企业却列作资产。债权不实。企业财务数据“好看”是很多为自身考虑的在位负责人而形成的,其一即不作冲抵坏账准备在面对已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时,导致企业资产的虚增。其二为企业对销售客户进行虚拟,即开出发票,对收入和账款进行虚列,从而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存货的虚假。许多国有企业把已淘汰应当报废的物资,为作账务处理反而计入期间费用,造成虚增存货价值。(待处理财产损失长期挂账。待处理财产损失长期挂账。如企业经营不善或因固定资产报废清理造成的财产损失,应在当期处理,但有些企业竟长期挂账不在当期处理,使当期费用减少,达到企业利润虚增的效果。虚报固定资产的价值。其一即为不实的虚假折旧,个别的盈利企业长期不处置已毁损且不能用的固定资产以实现逃避纳税多计提折旧的目的,形成资产的虚增或虚减。另一种情况表现为大部分企业在自行建造固定资产时都会对外融入资金。费用该摊却不摊。已经发生的待摊费用及递延资产费用在一些企业中出现少摊甚至不摊,且不计入当期损益,从而虚增企业利润。

(二)负债的虚假不实

对应付款项予以高估。有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为了逃避国家税收,虚开进项发票,取得增值税发票进行进项税抵扣,使企业的库存商品虚增,应付账款虚增,月末少转销售成本,从而虚增企业利润。预提费用不实。不少企业不按《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费用的预提,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调节当期损益,进而形成预提费用会计科目的虚假不实反映。

(三)虚假不实的收入成本

为实现逃避国家税收某些企业将大量销售收入挂入预售账款,导致销售成本无法体现,致使库存商品账面与实际差异巨大,年末为了盘存资产,将预售账款与库存商品直接对冲。不体现收入和成本,差价部分冲减成本,实现利润,逃避税收,致使企业收入成本不实。

三、治理企业会计报表造假的对策

(一)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强化内部审计监督

对于企业实际操作中普遍存在的虚增资产,少转销售成本,虚增利润的造假行为,首先是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强化企业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加强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指导。其次是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审计人员针对虚拟销售收入应采取核查企业异常现象即销售总量是否大于生产能力;就企业的销售合同、出库凭证等原始资料予以抽查,看其是否完整;发询证函以确定客户单位是否欠款。对少转销售成本当给予一贯性原则在成本结转的方法中是否被延续;期末存货单价在企业核查中是否异常;的实际的存货量和金额与账面的存货量和金额在企业核对时是否相符。

(二)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的初衷与行为相异,不过均属违法

会计人员违反《会计法》后所承担后果虽已有规定,但就经济和行政的处罚而言,力度相对小,故应增加对会计报表虚假行为的惩治条款,深究其法律责任。在《会计法》的威慑力得以强大后,人们方自觉遵守,会计报表虚假的根治方有希望。

(三)应对财务报表所采用的披露方法予以改进

利润的调节是作假者之所以粉饰报表的初衷。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共同组成利润总额,在构成的三者中,前者相对真实,绝大部分项目均有原始凭证作依据,故利润调节多产生于后两者。对如上情形,笔者以为营业外收支净额及净利润也应在利润表的表体内容被披露出,且可借助附注的形式做好利润表的解读。

(四)会计政策的修订应将可能发生盈余管理现象纳入考虑范围

在企业的盈余管理方面我国的会计准则和制度提供了客观的机会和条件。譬如提取坏账准备,不同企业应结合实际需要按比例计提,进而实现利润操纵的目的。笔者建议对此类会计政策予以充分修订,实施细则予以制定,最大限度争取统一标准被同类公司采用。

猜你喜欢

会计报表利润企业
2018上海企业100强
1—4月实现利润列前五位省份增长情况
水电施工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的相关问题探讨
事业单位会讣报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
如何分析合并会计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