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活动中风险防范的探讨

2016-04-06衣晓娟

财经界·下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风险防范行政事业单位

衣晓娟

摘要: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经济发展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与此同时很多的问题也逐渐的显露出来,比如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中就出现了很多的贪污腐败现象,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虽然行政事业单位也对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有效的避免,但是很多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故在本文中主要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活动中风险防范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经济业务活动 风险防范

一、影响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活动的因素

(一)事业单位内部的环境与意识观念

在行政单位进行经济业务活动的控制时,其内部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中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了内部的组织结构、内部政策、领导能力以及价值取向等。在对内部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控制的时候如果思想上跟不上,就非常容易导致行为上缺乏有效的约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重视程度,权利与利益进行均衡考虑,内部人员的综合素质。所以如果缺乏经济业务活动控制观念,很多的工作人员就容易浑水摸鱼,钻法律的空子。

(二)信息的传递与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活动进行有效控制的前提与保障之一就是信息系统的完善,它是经济业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构成主要是与事业位财务部分相关联的重要信息与数据,并且要保障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充分性与可理解性,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控制时,如果没有科学有效信息沟通方式以及技术进行支撑就必然会出现部门沟通不畅、工作人员不理解,经济业务活动运行不畅的现象,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活动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

二、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分析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审核机构不具独立性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按照“二上二下”的预算编报程序完成,虽然审核流程如此严密,但是仍然有“吃空饷”的现象,“吃空饷”现象已成为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教育、卫生系统尤为严重。在行政事业单位整个预算审批环节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主管部门的审核,这也诱使一些主管部门将“吃空饷”的名额作为行贿上级领导或谋取个人私利的手段,安排在预算单位内上报,导致预算的编制难以保证其客观性和准确性。

(二)行政事业单位招投标环节存在的风险

我国的招投标发展较晚,经过这么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逐渐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程序和规范。但是招投标环节仍然存在诸多的风险,这些环节的主要问题基本上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这些人为因素来自上级主管领导推荐、暗示,这种方式往往具有隐匿性。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在对应标单位资格审查时,对有上级主管领导推荐或暗示的投标方即便有明显的“围标”、“转包”现象也不了了之。更有甚者为讨好上级主管领导将标底透露给投标方,让投标方采用“围标”来实现其利润最大化。对没有背景的应标单位,想查询落标原因时也因申诉无门而自认倒霉。

(三)政府统一采购在管理中容易出现的漏洞

《政府采购法》自2003年1月1日实施以来,为财政节省支出、从源头上堵塞漏洞及反腐倡廉提供了制度保障。但在不够成熟、不够完善的市场经济活动中,法制的不严密,交易过程的不透明,最容易引起大量的“寻租”行为。正是这种弊端,使政府集中采购发挥不出真正的作用。例如,在政府采购网内标注的商品价格比市场上同一款、同一生产厂家的要贵10%至20%不等。在公车采购方面,国产车在公务用车采购市场仅占10%左右,而进口车却占据近90%。而往往这些进口高价车的配置并不领先,但却被政府部门所青睐。

(四)行政事业单位机构设置不当导致资金使用缺乏监管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从2014年1月1日起开始全面实施,具体落实到位还需要一段较长的磨合期。但是许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执行脱钩,许多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编制和资金的使用仍然是单位负责人说了算,会计委派制没能全面推行,在内部机构设置上没有一个部门能在单位负责人的管控之下行使独立监督权。

三、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活动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不断提高事业单位相关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事业单位应该组织内部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及时进行了解,使工作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事业单位在实行自主招任聘工作人员的时候,应该从其职业资格和专业技能等方面进行更加综合的考虑,工作人员要了解新出台的法律法规相关条文,使得他们的法律意识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建立第三方预算审核机制

针对各分区而言,政府应以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专业事务所为依据,构建相应的数据库,以随机抽取为主要方式,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进行审核,并公示审核结果,如果存在质疑,应及时举证并改进。岗位设定、工程项目以及统一采购等均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开支的范畴,必须保证费用支出处于公开的状态。因此,国家财政可适当成立审核小组,并且合理调配行政事业单位岗位与人员配置,实施定额包干政策,避免出现官多兵少的现象。与此同时,在实行简政放权政策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监督考核制度。在第三方预算审核机制建立的基础上,可达到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活动行为的目的,保证预算的有效性。

(三)完善内部机构建设体系,强化内部审计监督制度

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首先要保障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与独立性,针对特别项目进行专项监督,落实于工作中,而不再流于形式。在运行中,聘请外部的专业机构对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提出合理性的建议及对策,增强透明度,完善信息的公正、公开;其次,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的警报系统,对财务指标进行科学的设计对比,保证财务指标的变化及时检测到,同时健全应急机制,对出现的突发性事件及时应对。

(四)建立市场导向政府采购模式

以政府提供的标准为依据,合理筛选供应商。针对选出的供应商以公示的形式发布于网络平台,如果供应商遭到质疑,应及时作出处理。与此同时,为实现利润最大化,行政事业单位应以国家基本报价标准为依据,与供应商交谈,争取以最低价格达成采购目标。针对报价过高,远远大于市场价格的供应商,应予以警告,并作出相应处罚。行政事业单位通过网络平台,时刻掌握市场信息,以市场基本情况为导向,规范采购模式,提高采购效率,保证费用支出的透明度,从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服力。

(五)落实会计委任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委任制度指通过会计委任的形式,政府部门统一管理单位会计人员,并对会计人员相关事宜负责的制度。该种制度是提高会计预算效率的有效措施,代表国家落实监督、管理工作,直接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避免徇私舞弊、贪污腐败等现象出现。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在政府指导下,落实会计委任制度,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活动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发展,抑制不良行为,充分发挥委任人员的作用与优势,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之,因为行政事业的经济业务活动相比比较频繁,而且其经济风险防范时间发展的也比较短,所以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在经济业务活动主滋生出很多的风险,以至于对其健康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进行了科学的改进,并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了良好的优化,以便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倩.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要素的比较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

[2]唐晓玉.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

[3]乔叶.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4]张超.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应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5]周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14

猜你喜欢

风险防范行政事业单位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银行金融理财风险研究与对策
信用证软条款的成因及风险防范措施探讨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及化解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融资融券业务对券商盈利及风险的影响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