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曹雪芹与西山退谷

2016-04-06崔墨卿

中关村 2016年3期
关键词:曹家西山曹雪芹

崔墨卿

曹雪芹把自己几十年的所经所历和西山退谷中的山山水水融会在一起,终于建造出了一座惊世骇俗的“大观园”,曹雪芹是西山退谷中真正的退翁。

今年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先生逝世240周年。关于曹雪芹的生年与卒年红学界历来众说纷纭,我是赞成他生于康熙54年(1715年)卒于乾隆28年(1764年),只有如此才能产生《红楼梦》。

曹雪芹生于江宁织造兼两淮盐运使的富豪官宦之家,其曾祖曹振彦是随顺治帝入关的功臣,官为山西吉州知州和大同府知府,其妻孙氏是康熙帝幼年时乳母(一说曹振彦是高祖,孙氏是曹振彦之子曹玺之妻)。曹雪芹祖父曹寅幼年曾为康熙帝伴读,成人后一直以皇帝亲信近臣面貌出入于清廷之中,先任苏州织造,后任江宁织造,康熙帝六次南巡,四次住在了曹家,其荣耀与显赫已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曹家的破落完全是康熙帝死后众皇子争权夺位所致,曹寅生前属意于八皇子允禩因此招致了雍正帝的嫉恨,登基不久就以贪污挪用公款为名把曹家夺官抄家,十来岁的曹雪芹便跟随家人回到了北京。曹雪芹回到北京后一说是暂住在通县张家湾镇,因为那里有曹家两间当铺,尚可度日糊口。一说是住在了崇文门外磁器口的十七间半民居,总之曹雪芹是在贫困潦倒中从少年走进了青年。

刚刚成年不久因生计所迫,曹雪芹曾在宣武门内绒线胡同的右翼宗学做过短期的教习。右翼宗学府本是平西王吴三桂之子吴应熊的额驸府第,吴三桂叛清后吴应熊被杀,驸马府便成了八旗子弟读书的地方,曹雪芹从吴三桂及自家的身世上似乎也悟到了不少东西。曹雪芹由于生性孤傲不甘居于人下,便愤而辞职而去,归籍回到了北京西山卧佛寺附近的正白旗,在此著书立说,千古不朽的《红楼梦》便应运而生。

离正白旗一里的地方便是西山的樱桃沟了,樱桃沟是一条两山对峙的山谷,绿树成荫,泉水淙淙,虫鸣鸟唱,西山有名的退谷就在这里。关于退谷的来历,不能不提到早于曹雪芹来到这里的孙承泽了。

孙承泽山东益都人,字耳泊,号北海,生于北京大兴县采育镇。他本是明崇祯时的进士,从县令做起,先后在河南、山西为官颇有政声,到李自成率军打进北京时,身为阁僚的孙承泽本想为大明尽忠而死,谁知事实和他开了个大玩笑,上吊自缢绳断,投水入缸缸裂,想自刎而死又被家人救活,只好做了短命的大顺朝的礼官,清王朝打进北京后他又重新被起用,官至吏部侍郎,顺治十年因荐人越位与皇帝意见相左,便辞官不做来到北京西山樱桃沟著书立说,他自称退翁,把这条山谷命名为退谷。在退谷的十余年中,孙承泽写出了《帝京景物略》和《春明梦余录》两部书,它成了研究当时北京景物与风情的传世之作。在今天樱桃沟门口的青石上尚有“百日维新”发起人之一梁启超先生亲题的“退谷”二字。

曹雪芹是步孙承泽之后来到退谷的第二位退翁,曹雪芹历经了曹家由盛及衰的整个过程,饱尝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归旗正白旗以后,在举家食粥酒常赊,绳床瓦灶困顿的日子里,每日腰缠文房四宝,在樱桃沟内留连忘返,退谷中的一草一木一泉一石都引发了他创作《红楼梦》的灵感,并把它们一一写进了不朽的著作之中。从元宝石的形象上他塑造出了贾宝玉对爱情的坚贞,从水源头的石上柏里他悟出了美丽的木石姻缘,而白鹿岩中居住过的疯和尚,成了《红楼梦》中第一回里的一僧一道,那长河烟柳旁的黛石和西山中的灵芝便融合而成了宁死不屈的林妹妹形象。总之曹雪芹把自己几十年的所经所历和西山退谷中的山山水水融会在一起,终于建造出了一座惊世骇俗的“大观园”,曹雪芹是西山退谷中真正的退翁。

猜你喜欢

曹家西山曹雪芹
康雍之际御瓷活动考
——以“曹家”及“安窑”为代表
斗油
曹雪芹南游金陵说再考辨
观西山
敦诚的西园与曹雪芹
浅析太谷曹家兴起的五大原因
西山闲笔
“这个地方难站”——曹雪芹对聚散离合的叙事与思考
曹雪芹家到底有多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