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珠峰哲理”和“海纳百川”

2016-04-06萧惑之

中关村 2016年3期
关键词:宝能万宝王石

萧惑之

“2016天山峰会”上传出王石先生的愤怒声音:“万科一直是国有股为第一大股东,过去设计是这样的,现在是这样,将来也会是这样。”“……对于民营企业,要想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我就告诉你,我不欢迎你。”实事求是地说,这番慷慨陈词,是在“万宝”股权之争的语境中,“民营企业”的用语有特定所指,路人皆知,那就是“宝能”。毋须讳言,王石的讲话带有“价值观”的色彩和国企情怀,当然也流露出急不择言的浮躁情绪。

王石先生是改革开放时代的闯将,是“蛇口精神”的一杆“大纛”,万科的辉煌成就和示范效应有目共睹。那一句“永远不行贿”(只限于万科不含盟友)的豪言壮语,彰显一个职业经理人的道德底线和共产党人的本色,是企业家走南闯北的精神支柱。现在赞扬王石“山不在高,到顶则名”,王石“珠峰哲理”的经济理念更是让我佩服仰望。

“私有产权对经济发展重要,因为界定了资产或物品的权利,容许市场以价格为竞争的准则,减低租值消散”。“生意、政绩、管理,都有金钱不可量度的成就满足感。要鼓励这些非金钱的成就——要启发珠峰哲理——清楚的成就界定与热闹的竞争气氛不可或缺”。如上似嫌佶屈聱牙的文字,是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10年前为王石的大作《道路与梦想》写的序言。在一个“官本位”泛滥的社会里,王石坚持走自己的路,就他的成就而言,称之为“点石成玉”也不为过。我理解的“珠峰哲理”就是“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创新气概和“海到无边天作岸”容纳百川的宽广胸怀。

不过,王石先生在“万宝”股权之争的较量中,一些浓墨重彩带有情怀的话——“不欢迎民企成为最大股东”——却与“珠峰哲理”相悖,遭遇到并非“帮派”的批驳。在舆情放开的今天,一些歧义的见解甚至“讨伐”意见,很值得王石及“王石们”深思,甚至于反思。王石一直以来的形象都是民企代言人,也经常为民企受到的压制鸣不平。为什么在牵涉到集团利益的时候就发表有悖平时理念的言论呢?从表面看,职业经理人各为其主,利益使然,当然可以理解;往深处看,用市场经济理念诊脉,短视眼光,言行不一,诚然不可小觑。

在怀念“改革先锋”袁庚先生时,人们记忆犹新,是年正是在“蛇口精神”感召下,任正非、王石等一批年轻人来到了这片热土,成就了一个个创业奇迹。今天的深圳,堪称中国最具创新力与活力的城市,而这离不开当年催生的“企业家精神”。“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为什么在“民企”梦想替代“国企”而成为“第一大股东”时,就如此反感而竭力阻遏呢?我想,袁庚先生地下有知,决然不会点赞。

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是法治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唯有进一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方能释放新的制度红利。这是我们如何看待和解决“万宝”之争的“试金石”和政策准绳。

令人高兴的是,企业家毕竟是有城府大度的智者。当头脑冷静后,“惺惺相惜”之情溢于言表。王石先生表示,“我是很尊重潮汕帮的,特区帮、深圳帮大家都是为深圳做建设的,宝能、华润、万科都是深圳帮,都是一家人,不应该内斗。”姚振华先生首次公开对“万宝”之争进行回应称,“王石是我非常尊敬的人,我们与万科一直在做良好的沟通。”然而,态度变为实际,还有待于观察,“听其言,观其行”。关心“万宝”的人群翘首以待,因为解决好“万宝”之争毕竟影响今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思路和进程。“市场经济不相信道德”,万一谈不拢,宝能抛盘,目前态势下国企定然无人敢接盘,“纷纷落石滚滚下”,倒霉的是苦难深重的股民。

猜你喜欢

宝能万宝王石
观致能否走出“隧道”?
宝能系资管处理需要以万科股价稳定为前提
“万宝之争”及其思考
王石:创业要有反弹力
宝能是不是接盘侠
荣膺2016年第二十五届万宝龙国际艺术赞助大奖
品质元年再出发——访广西宝能副总经理张健
为创始人王石加油
笔尖上的万宝龙
不醉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