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衣磅礴 排奡纵横—印象中的傅抱石书画

2016-04-06鲁珊珊徐伟明

艺术品鉴证.中国艺术金融 2016年1期
关键词:抱石傅抱石人物画

文/鲁 力 鲁珊珊 徐伟明

解衣磅礴 排奡纵横—印象中的傅抱石书画

文/鲁 力 鲁珊珊 徐伟明

傅抱石是中国近代画坛杰出的艺术大师,他以天纵之才开创了一个独特、全新的艺术新境界。他的艺术是人品、史识、学问、才华、悟性、激情、诗人气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使命感、酒性、勤奋与大自然的精华一炉共冶的结晶。他的艺术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为后来者所景仰。他不但是二十世纪中国第一流的画家,更是世界第一流的画家。在中国绘画史上,他是几百年才得一见的天才艺术家。

苦瓜诗意图

南京市汉口西路132号,是一个约有五六亩地大的院落,院里有一座土山,山上翠竹绿树掩映,葱郁盎然,雪松下面,有一幢西式的三层小楼。儿时的我常和小伙伴们到此玩耍,后来听说这小楼里的主人是位大画家,名叫傅抱石。这就是我对傅先生名字最初的记忆。

大学毕业后,我很幸运地来到南京博物院从事书画鉴定的工作。南博有宏富的文物藏品,其中最为系统、最具研究价值的藏品之一就是傅抱石的书画作品。南博收藏傅抱石的书画作品有380件(册),这在任何傅抱石研究、收藏单位都是首屈一指的。这一切,为我研究傅抱石的艺术提供了极好的便利。

傅抱石一生与酒结缘,他的艺术因酒而生,他的生命因酒而止。酒酣意畅之际,水墨淋漓之间,什么是笔,什么是纸,什么是墨,乃至一切都已辨不清,这种“忘我”的投入,是一种“解衣磅礴”的境界。傅抱石的作品气度恢宏,胆魄开张,这种酒后微醺,不吐不快的激情创作,彰显出傅抱石率真超逸的气魄,是一种“往往醉后”真情直泻的诉求。

傅抱石的山水画气势磅礴,意境深邃,有极深刻的人文内涵,极动人的诗情与极富魅力的含蓄,因而有不尽画外之意。百读始悟,耐人深思和寻味。大师作画,排奡纵横,挥洒自如,用笔苍劲,用墨浑润,元气淋漓,细心收拾,于蓬勃生机之中见率真与精微,臻成极品。

傅抱石的人物画栩栩如生,表情如神,呼之欲出。他笔下的人物都与画家心有灵犀,表达着画家对他们心境的理解与共鸣。这是傅抱石对历史人物的深入研究产生的,正如他在《陈老莲<水浒叶子>序》文中所说:“画家只有通过长期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体会,心仪其人,凝而成像,所谓得之于心,然后行之于笔,把每个人的精神气质,性格特质表现出来”。古今中国的人物画,从未有傅抱石这样的领悟。

傅抱石不仅是杰出的画家,也是杰出的画史研究家、绘画理论家、篆刻家和教育家。他在画史、画论、画法的深入研究与才华、绘画实践及造化的紧密结合中,创造出一整套的绘画新技法。诸如“抱石皴”、大面积多层次渲染、破笔点、画水、画雨、画云、水浑水渍效应等技法。

“抱石皴”是傅抱石山水画最突出的特色。破笔散锋,其墨迹线痕极富变化灵动之妙。正是用这种灵动多变的线条,再结合点染,构成有层次、有脉络、雄浑含蓄、浑然一体的律动画面,古今独树一帜,改造了传统画法琐碎、堆砌、僵板的格局。

傅抱石信笔涂抹而产生的线与面的自然交融的形式美,曾经被国外美术理论家赞誉为中国的印象派。应该说这种用笔是傅抱石胸中丘壑的呼唤,是傅抱石山水表现方法的个性张扬,这种力度的彰显,这种洒脱飘逸的大师风范,非一般造假的庸人俗夫所能为,所以市场上傅抱石的假画虽多见,但是我没有见过一幅赝品的笔墨能够达到如此风驰电掣,气魄摄人的高妙境界,没有见过一幅赝品能够达到这种“忘我”“神游”挥洒自如的艺术高度。

渲染法也是傅抱石画的重要特色。渲染法在宋代已有运用,后几乎失传,傅抱石留日时承传并加以发展创新。他在色彩中加墨、加大水分、大面积多层次反复渲染,把线、皴、点统一成面与体,构成浑然一体的外观,气势苍茫沉厚,别具一格。有人称之为“抱石染”。同时,渲染使画面层次丰富,把古人推崇的“气韵生动”表达得淋漓尽致。早在南朝时,谢赫提出评判绘画优劣的六法,首要标准便是气韵生动。这一条是最难理解和做到的。但只要看看傅抱石的《满身苍翠惊高风》《萧萧暮雨》《不辨泉声抑雨声》《细把江山图画》《镜泊飞泉》《无限风光在险峰》等名作,就能体会到古今许多画家不能达到的气韵生动是可以参悟、领略的现实的东西。

傅抱石所用的破笔点也与众不同。这是为配合抱石皴而创造的点法。随用处不同,笔锋散开的程度各异,可用于点树、点叶、点节、点山、点石、点水、点云等。还可用点法来统调全画墨色的变化和加强全画的气韵。

观瀑图

傅抱石在《山水人物技法》一书中说:“中国绘画的表现技法是随着不同的主题内容所决定的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发生、发展的。它不是一成不变,是多种多样、日新又新的。”所以,在统一的艺术风格中,对不同的对象,傅抱石总是用与该对象特质相适应的技法去表现。这是抱石画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灵活多变,完美协调。傅抱石能把理性认识与狂风骤雨般的感性挥洒完美结合,这是画史上少有的奇才。另一方面,傅抱石是一位在创新道路上永不停止探索的勇士,对同一对象,他常多次用不同的布置(构图)和不同的技法来表现。如《华山图》《镜泊飞泉》《观瀑图》《虎溪三笑》《二湘图》《九老图》等。大师始终肩负着“其命唯新”的使命在奋斗。存世数千件作品中,题材、技法都各有特色、变化,完全不同于其他画家。对为谋取暴利而大批量复制自己画作的“名画家”,就更不屑一谈了。

听雨图

傅抱石山水画中的含蓄也是一大特色。抱石在《中国绘画精神》一文中说:“西洋画是说明的,中国画是含蓄的。中国画看起来总是又像又不像……中国画家惟一的目的是如何找掩护,不像西洋画那样一目了然。”傅抱石山水画中的线条往往是纵横交错、笔笔相连,为找掩护提供了便利。浑然一体的山水画中,虽然有脉络有层次,却又含糊一片,又像又不像。此外,在多层次山脉中,山的结构纹理和走向、山脉间的高低前后关系、两山相连特别是山脉转弯处的连接等等,又像是这样,又像是那样。使人要多次反复阅读和思索才有所悟,极富观赏魅力。1965年8月,抱石为南京莫愁湖公园所作《无限风光在险峰》,有人评说:“构图简洁有力。”有人评说:“老年笔墨圆润。”殊不知此画处处蕴藏着含蓄,要想读懂它还得下些功夫。在回旋多姿、重重叠叠的群峰中,把无限风光表现得尽善尽美。是一幅充满诗情和含蓄的代表作,是抱石留给后人的最后一幅杰作。再看某些所谓大画家的画,看几天后便觉得索然无味,其中所缺乏的就是诗意和含蓄的美。

傅抱石人物画的创新主要是飞白线条和近似于游丝线条的运用。人物画中运用破锋飞白线条,把传统的工整严饬化为写意飞动。这样,不仅增加了衣纹手足的动势,更把注意力集中在目眼的传神上。飞白线条的运用,使傅抱石人物画技巧与山水画中的抱石皴一样,充分显示了有如音乐旋律与节奏之美。傅抱石画历史人物所用线条,难以传统归类,近于游丝与铁线,但他对线条的运用及拓展有巨大贡献。他描绘人物面部的线条十分纤细、优雅和精确,深入刻画人物的精神和气质;描写衣纹用圆转的长线条,婉转流畅、充满活力,使传统严谨的线变得更为写意灵动。傅抱石用笔果敢不加修饰,灵动飞舞,看似杂乱而实具力量和气韵。傅抱石把中国人物画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傅抱石的人物画线条看似高古游丝,却又如狂草。他的山水皴法看似一片乱笔,却又是包容了几乎所有的传统皴法在内的“抱石皴”。整体上形成了其画外观是乱头粗服、浑然一体的风貌。

作为第一流画家的傅抱石,不论针对什么样的题材,都能巧妙地运用各种不同的技法,创造出属于他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因为作品内融溶着作者的个性精神(即人格精神),所以他的众多作品必有一种共同的特色,这特色就是画中表达了画家的思想感情,宣泄了他对宇宙人生的感受和态度,寄托了他的抱负,乃至驰骋他的想象,奔放他的激情。

傅抱石对画史、画论、画法的精深研究和体验,以及时代的感应,与个性、才华、抱负紧密配合,创造出了气势恢宏、潇洒灵动、意境隽永、雄浑朴茂、极富个性精神、时代精神、民族精神、自然生命的与众不同的独特山水画风格。同时也创造出既纵横挥洒又高古典雅的独特人物画风格。能把强烈的个人感情、人生观和宇宙观融入绘画的构思里,傅抱石是最突出的一人。

镜泊飞泉

傅抱石画作的构成,是多种元素的综合,是画,是诗,更是情,是画家诗人般真情的宣泄,是傅抱石无拘无束,激情奔放创作意念的告白,这不但真诚地感动着画家自己,也使观者感到震撼而产生共鸣。

傅抱石的画是人品、史识、学问、才华、悟性、激情、诗人气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使命感、酒性、勤奋与大自然的精华一炉共冶的结晶。他的艺术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为后来者景仰。

日本学者吉村贞司在《宇宙的精神,自然的生命》一文中评论:“傅抱石在画中以线把宇宙的精神、自然的生命表达了出来……在他的画面上迸涌出来的整个大自然的生命就是傅抱石的美的本质。”

陈传席教授在《中国山水画史》一书中评说:“抱石画是时代的精神、民族的生命。他的精神里融合着时代的风云突变的精神,他的生命中涵融着民族奋发跃动的生命。”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著名画家、艺术理论家何怀硕说:“傅抱石先生是我严格筛选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最出色的八位画家中的一位,也是我心目中最才华出众的一人。他不但是二十世纪中国第一流的画家,更是世界第一流的画家。在中国绘画史上,他是几百年才得一见的天才艺术家。”

傅抱石/天女散花

猜你喜欢

抱石傅抱石人物画
视界
抱石
“傅抱石”为何屡拍高价?
石鲁与傅抱石绘画思想的差异性
烟雾溟漠——“迷远法”在傅抱石山水画中的应用
陆俨少人物画谱(九)
陆俨少人物画谱(二)
马海方的重彩写意人物画
傅抱石画三峡
关于写意人物画的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