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禽痘的发生和防治

2016-04-06张丽霞

饲料博览 2016年11期
关键词:鸡痘痘病毒禽类

张丽霞

(太原动物园,太原 030009)

禽痘的发生和防治

张丽霞

(太原动物园,太原 030009)

禽痘可分为皮肤型、黏膜型、混合型和败血型4种。禽痘发生范围广,涉及禽类品种多,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多发,也会发生曾出现过禽痘和其他病毒同时感染的鸡群中。带毒病鸡和其分泌物、排泄物、病痂等都可以成为传染源,蚊虫对禽痘的传播也不可忽视。根据禽痘发生的特点和原因,针对性的提出了预防和治疗措施。预防主要是通过刺种和气雾免疫,进行疫苗接种。对于已经感染禽痘的鸡群,应该将病鸡隔离,对症治疗,同时加强消毒,并对未发病鸡群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禽痘;发生;防治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鸡传染病,多年来在各地均有发生,所造成的危害性往往因时间、地区和鸡群不同而不同。禽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的常发传染病,又名禽白喉。禽痘可使病禽生长迟缓,产蛋下降,种禽发病时孵化率降低,若并发其他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卫生条件、营养状况不良时也可引起大批死亡,特别是雏鸡损失更惨重,死亡率可高达50%。近些年来,禽痘的发生有了新的变化,对这些新变化或特点应有所认识和估计,对其防治对策也应做相应的改变,最大限度地减少禽痘造成的损失[1]。

1 病原学

痘病毒属痘病毒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为双股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具有囊膜、在细胞浆内增殖,似砖形或卵圆形。禽痘对碱和大多数常用消毒液均较敏感[2]。干燥的痘病毒对寒冷和干燥的环境抵抗力较强,在上皮细胞屑片和干燥的痘疹痂皮中可存活数月或数年之久,阳光照射数周仍可保持活力,但痘病毒对热、阳光直射、酸等耐受力较弱[3]。各种禽类痘病毒与哺乳动物痘病毒之间不交叉感染和交叉免疫,各种禽痘病毒之间在抗原性上极近似,均具有血细胞凝集性[4]。根据侵犯与发病的部位不同,分为皮肤型、黏膜型(白喉型)、混合型和败血型。

2 禽痘的发生

禽痘的传染常由健康易感禽与病禽接触引起。脱落和碎散的痘痂是禽痘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一般经有损伤的皮肤和黏膜感染。蚊子和体表寄生虫可传染本病。家禽中以鸡的易感性最高,飞鸟中以鸽最严重。不分年龄、性别和品种都可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秋季、冬初蚊虫活跃的季节最流行,早春也有零星发病。发病时以雏鸡和青年鸡最为严重,往往造成雏鸡大批死亡,产蛋鸡的产蛋率则明显减少或停产[4]。

2.1 发生范围

禽痘在世界各养禽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生[2]。1986年英国《家禽文摘》报道,澳大利亚南琅斯农业部报道,澳大利业3 000只18周龄笼养产蛋来航母鸡爆发气管型禽痘病[5]。在我国禽痘发生范围也非常广泛,北有黑龙江、辽宁,南有云南,东有天津、济南,西有新疆,中间有河南、重庆[6-8]。

2.2 禽类发生品种

发病禽类品种较多,有商品蛋母鸡、公鸡、雏鸡、鹌鹑;野生禽类如金丝雀、麻雀、野鸡等,以及一些珍稀野生动物如孔雀、马鸡、白鸥、红腹角难、银鸡、金鸡、环颈难、珍珠鸡、乌骨鸡、鸵鸟等[2,8-9]。

2.3 发生季节

据统计9月份发生鸡痘4次,占36.3%;7月份发生鸡痘1次占9%。1977—1979年,济南地区鸡痘发生规律为:发病季节和时间及类型等比较固定,即8月中、下旬开始发病,以皮肤型为主,10月份以后随着气温的下降又多表现为黏膜型,多发生在当年鸡群,到春季自然消失。Nakamura等研究表明,接种禽痘疫苗的产蛋鸡还可能发生皮肤型鸡痘[5]。

2.4 混合感染

一般认为,病毒之间具有干扰作用,即感染一种病毒后,可干扰另一种病毒的感染,在同一机体很少发生两种病毒感染,但最近认为病毒之间除有干扰作用外,还有协同和增强作用,也有两种病毒在同一个机体中的报道。有一些鸡痘也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农户散养鸡可发生鸡痘、大肠杆菌和球虫混合感染,鸡痘还可继发腺胃炎。

2.5 发病原因

鸡痘发病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防疫时间及次数不正确;接种方法不正确;夏天不注意灭蚊及鸡体表寄生虫;发生鸡痘后对鸡舍、粪便等消毒不彻底;发生鸡痘后未采取紧急措施。

2.6 禽痘新特点

禽痘发生特点是宿主范围广,几乎任何年龄、性别和品种的鸟类都可感染禽痘病毒,鸡、火鸡、鸽子、鹌鹑、金丝雀感染禽痘很常见,鸭、鹅等水禽也有发生禽痘的报道。交叉感染机会增多,出现了新的临床类型,混合感染时有发生。严重阻碍生长发育或产蛋下降;临床表现温和化;黏膜型鸡痘非典型变化;肉仔鸡发病增多;发病日龄提前;鸡痘虽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主要发生于夏秋;肉仔鸡在春末夏初就有发病,而且在寒冷冬季的育雏室内曾见有发生。潮湿多雨时,发病率明显增高。皮肤型鸡痘多见于雏鸡、育成鸡和产蛋鸡,而黏膜型鸡痘多发生于育成鸡,又以秋冬季节发生较多;鸡痘感染与继发感染;鸡痘病毒具有顽固性。

2.7 禽痘的传播

禽痘病毒可经空气、饮水、机械损伤和节肢动物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

3 诊断、预防和治疗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严格掌握疫苗的正确使用技术;全进全出减少污染,做好新购鸡隔离观察、病鸡隔离、死鸡无害处理等工作[1]。搞好禽舍、运动场地的清洁工作,加强管理,防止发生外伤,消除蚊虫孽生条件,做好防蚊工作。

3.1 诊断

皮肤型鸡痘必须与鸡常见的眼病区别。与鸡支原体引起鸡一侧或双侧眼结膜炎区别是:羞明、流泪,眼闭合,上下眼睑肿胀,眼内有干酪样物,严重时眼突出如肿瘤,压迫眼球造成眼球萎缩、失明;与副嗜血杆菌引起的鸡传染性鼻炎的区别是:眼结膜炎,眼睑肿胀、流泪,一侧或双侧颜面肿胀,颌部及肉垂肿胀;与鸡葡萄球菌引起眼病区别是:上下眼睑肿胀、闭眼、结膜炎、有脓性分泌物黏着。用手掰开时,见眼结膜红肿、眼内有多量分泌物、并见肉芽肿,病鸡因饥饿、被踩踏、衰竭死亡;与维生素A缺乏区别是:病眼流出水样分泌物,流泪,上下眼睑被分泌物粘合在一起,严重病鸡眼内蓄积有大量的干酪样物,角膜浑浊、不透明,发生软化和穿孔,最终失明。

3.2 预防

鸡痘的预防最可靠的方法是接种疫苗。鸡痘弱毒疫苗安全有效,适用于初生幼雏和不同年龄的鸡。接种时一般采用刺种法,可以应用洁净的钢笔尖或大号缝针蘸取疫苗,刺种在鸡翅内侧无血管处的皮下。每只鸡刺l次,每刺一次都要蘸取疫苗。疫苗的稀释倍数应根据鸡的年龄而定:1~7日龄幼雏稀释为200倍;25~50日龄雏鸡为100倍;2~4月龄鸡稀释为50倍。雏鸡出壳后30~40日龄进行首免,90~100日龄进行二免。混合免疫,一免,35日龄用鸡痘苗单免,或者与新城疫四系苗混合免疫。二免,140日龄以前进行,用鸡痘疫苗单独免疫或与新城疫四系苗一起免疫。根据鸡痘发病规律,春季雏鸡不接种鸡痘疫苗,每年夏季来临之前,到6~7月中旬(即发病季节前1个月)对全部当年的新鸡刺种鸡痘疫苗,待发病季节到来时也正好是鸡群产生坚强免疫力的时候。

3.3 治疗

从鸡群中挑出病鸡隔离,集中饲养、治疗,一些消瘦、体重轻、无治疗价值的应淘汰并做无害化处理。刘庆才研究表明,本病没有特效疗法,只能对症治疗,初期可以喂抗生素,如:土霉素、四环素等,饲喂量为0.05 g·kg-1体重,同时在患处涂上碘伏、青霉素软膏等。用消毒后的镊子剥离结痴,并用碘酒或红汞涂擦伤口。白喉型鸡痘的口腔粘膜上的假膜斑块,影响病鸡呼吸和吞咽,必要时可以用小刀剥离,黏膜伤口涂敷甘油消毒。病鸡的眼部如果发生肿胀,可把蓄积在里面的脓液或干酪样物质挤去,用2%硼酸溶液冲洗干净,再滴入一些5%蛋白银溶液[10]。眼部如果发生肿胀,眼球尚未损坏,可将眼部蓄积的干酪样物挤出,用2.0%硼酸溶液或0.1%高锰酸钾溶液或用生理盐水冲洗眼部,再涂上红霉素软膏,反复冲洗几次后可治愈。将痘痂或挤出干酪样物必须集中烧掉,严禁乱扔,防止病毒扩散。

对未发生该病的鸡群进行鸡痘疫苗接种,将鸡痘疫苗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在翼下刺种,或鸡痘疫苗用生理盐水稀释1 000倍,每只鸡肌肉注射1 mL。气雾免疫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夜间操作,免疫前1h就将舍内的灯关闭,让鸡安静,免疫时将灯稍微调亮,调到灯光能让人隐约看见鸡群就可。免疫时风机必须全部关闭。气雾粒子8~10 μm,喷枪对准鸡头,离鸡1尺进行喷雾,来回2次全部喷完,15 min后才能抽风换气。

蚊子的带毒时间可达10~30 d,有报道蚊子最长带毒210 d,夏秋季育雏驱蚊可减少鸡痘的发生[2,7]。为防止继发感染,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多种维生素有利于黏膜的生成,促进食欲,提高抗病力。可用菌毒灭100 g兑水200 kg,饮水,1次·d-1,连饮3~5 d。发生鸡痘后,用含碘消毒剂如季胺盐络合碘对鸡舍进行消毒。

4 结论

禽痘是一种高接触性传播疾病,影响地域范围广,涉及禽类品种多,对养禽业和野生禽类均会造成明显影响,在生产实践中要对其足够的重视,根据当地的发病规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严格执行免疫接种,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现禽痘发生,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

[1]李家正.当前鸡痘发生的新特点及防制[J].家禽科学,2006(5):24-25.

[2]杜世杰,王秀敏.禽痘的发生与诊断[J].养殖技术顾问,2014(12):196.

[3]孙桂芹,杨霞.浅谈禽痘的发生与防治[J].今日畜牧兽医,2010(9):49-50.

[4]刘哲仁.蛋鸡发生眼皮肤型鸡痘的诊治一例[J].养殖技术顾问, 2005(12):35.

[5]Nakamura K,Waseda K,Yamamoto Y,等.接种禽痘疫苗的产蛋鸡发生淀粉样病变皮肤型鸡痘[C].第15届世界禽病大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

[6]解艳红,王金宝.注意冬防鸡痘的发生[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5(9):83.

[7]赵洪仁,徐景荣,刘宏.夏秋季育雏驱蚊可减少鸡痘发生[J].现代畜牧兽医,2001(1):36.

[8]姚正进,张友新.饲养蛋公鸡谨防鸡痘发生[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0(2):32.

[9]杨松全,张毅,石燕,等.圈养幼鸵鸟禽痘的发生及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1(16):310.

[10]刘庆才.鸡痘发生的原因及防治[J].吉林畜牧兽医,2002(1): 29.

The Occurrence and Prevention of Avian Pox

ZHANG Lixia

(Taiyuan Zoo,Taiyuan 030009,China)

Avian pox can be divided into skin type,mucosal type,mixed type and losing blood type.A wide range occurrence of fowl pox,designed poultry varieties,occurred throughout the year.But in the summer season,its occurred multiples.It also appeared in the chicken pox and other viruses simultaneously infected chicken.With poisonous disease chicken and their secretion,faeces,disease and can become a source of infection,the spread of the bird pox can not be ignored.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the occurrence of avian pox,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It should be based on prevention,mainly through thorn species,aerosol immunization and vaccination.For chicken flocks infected,they should be isolated from the sick chicken,symptomatic treatment,while strengthening disinfection,and the chicken group be carried out emergency vaccination.

avian pox;occurrence;prevention

S828;S852.65+9.1

A

1001-0084(2016)11-0044-03

2016-10-14

张丽霞(1981-),女,山西运城人,硕士,畜牧师,主要从事动物饲养管理。

猜你喜欢

鸡痘痘病毒禽类
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成功分离猴痘病毒
中兽医药治疗鸡痘的新思路
影响禽类养殖的不利因素及措施
禽类呼吸道疾病防治措施
鸡皮肤型鸡痘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与防控
鼠痘
解除美国禽类产品进口限制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鸡痘的诊断与防控
羊痘病毒分子特征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