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通渭县畜牧业的发展

2016-04-06

兽医导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通渭县畜产品畜牧业

何 杰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武威 733006)

浅析通渭县畜牧业的发展

何 杰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武威 733006)

通渭县的畜牧业在“十二五”期间通过项目建设,调整产业化结构,积极创建企业新机制,减少了养殖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笔者通过对该县畜牧业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畜牧业的看法。

通渭县;畜牧;发展

1 通渭县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1.1 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1.1 有丰富的饲料资源

据统计,通渭县有天然草原面积6.37万hm2,可利用面积5.84万hm2,共可载畜7.3 万个羊单位。目前全县可提供精饲料40 万t,可饲性秸秆100 万t。全县牧草留床面积 8.36 万hm2,天然草场199.52 万 hm2。通渭县历史上是紫苜蓿和红豆草种植大县,有中国“红豆草之乡”之称。该县的草产品加工企业还平均每年收购紫花苜蓿、红豆草等原料5600t,平均每年加工生产草粉5000t。

1.1.2 自然资源优势明显,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该县气候温和,光照时间长,交通便利,是连结兰州、白银、西安等地的重要枢纽,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因此畜产品流通快,具备发展畜牧业良好基础条件。另外,全县工业化程度低,工业对环境和畜产品的污染较轻,是发展无公害畜产品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

1.1.3 政府支持,技术支撑作用明显

通渭县全面制定落实了畜牧业发展扶持政策,通过强化技术指导,促使畜牧业蓬勃发展。2014年以来,该县以“建园区、扶企业、奖大户”为重点,对全县养殖企业和农户大力扶持,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新发展牛羊规模养殖户2450户,引进基础母牛400头、基础母羊3800只;举办以畜禽饲养管理、动物疫病防控和饲草青贮氨化为主要内容的养殖技术培训72场(次),培训养殖户2160人(次),组织152名畜牧技术员对每个养殖企业和养殖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

2 畜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产业化经营水平低

受畜产品价格不稳定的影响,全县以肉羊为主的养殖业整体效益也很不稳定,影响了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和农户投入与收入的持续增加。

2.2 缺少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不强

该县现有鹿鹿山牧业发展有限公司、春寅乳业企业生产规模小,自主创新能力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展和市场的需求。当下企业生产规模较小,自主创新能力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并且一些畜产品加工企业因受债务、机制不完善及市场不稳等问题的影响,在经营中困难重重,带动作用十分有限,直接影响产业化进程。

2.3 缺少专业技术人员,限制了产业的发展

畜牧业质的飞跃,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就需要科技人员。再大的规模和企业,缺少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后劲。更何况饲草青贮氨化、 肉牛冻配改良等现代化养殖技术推广刚刚推进,就需要相当数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对养殖户、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目前基层兽医站工作不接地气,专业技术水平低,工作主动性不强,服务功能延伸和发挥不够,导致全县兽医基层服务整体水平偏低。

2.4 加工流通体系建设滞后

目前还未建成一家有影响力的畜禽产品专业交易市场,市场建设的滞后、信息流通不畅、加工环节薄弱等严重制约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3 发展的对策

3.1 大力推进畜草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保持可持续性发展

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所以大力打造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通渭县已经启动建设总投资1.8亿元的集技术创新、饲草繁育、加工和畜禽新型饲料研发、牛羊良种繁育、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有机肥生产为一体的石滩草畜循环经济产业园,总占地面积172.87hm2,已由兰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和省农科院专家完成了规划编制并通过了评审。

3.2 实施精准扶贫,带动项目发展

通渭县应把畜牧业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的关键举措,根据不同地方贫困村养殖习惯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制定贫困户具体扶持措施和办法,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培育发展壮大畜草产业,努力提高贫困村群众脱贫致富能力。比如在碧玉乡石滩村等10个贫困村选定的通渭县恒芮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10家养殖企业实施畜牧业全产业链、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以带动贫困村发展。

3.3 加强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与能力

为了确保草畜业的快速发展,该县应按照“巩固乡一级、完善村一级”的工作思路,在各个乡镇派驻全职人员负责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与疫病防治工作,因地制宜地推广开展动物疫病防治、优质牧草栽培技术、畜种改良、暖棚养殖、秸秆利用、快速育肥、品种改良等先进实用技术的培训,引导农民进一步转变养殖方式,大力推广标准化养殖。同时大力培养专业技术骨干,组建专业技术培训班,甚至到畜禽圈舍,解决养殖户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养殖户的科学饲养素质。有效帮助贫困户提高养殖水平,降低成本,提升养殖质量和效益。

3.4 突出品种改良,推进畜牧业向优质型转变

要把科技兴牧放在畜牧业发展的优先位置,必须加快畜禽良种工程建设步伐,结合项目工作,引进、推广适应现代市场的优良新品种,扎实推进畜禽良种繁体系建设。进一步调优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

3.5 抓好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开展现代畜牧业流通、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建设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渗透到畜牧业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畜牧从业者开始体会到科技应用带来的巨变,并在实践中将这些先进技术运用到整条产业链中。而通渭县现在的情况是企业与农户、基地与农户、市场与农户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养殖业仅停留在养殖、贩卖阶段,特别是精深加工企业较少,产业链条较短,发展后劲不足。所以必须加快完成综合畜禽交易市场建设,改造升级、重点畜禽集贸市场。通过建立新型畜牧业流通网络体系,开展现代畜牧业流通、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建设从而加快养殖专业村,规模场、户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1]李莉娜,李如才.通渭县畜牧业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中国畜禽种业,2011,(5):19-20.

猜你喜欢

通渭县畜产品畜牧业
三个好朋友
李鹏鹏书法作品
映像畜牧业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崔莉摄影作品欣赏(二)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2016年10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