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与梦的世界

2016-04-05

语数外学习·上旬 2016年1期
关键词:苏菲良知明信片

【作者简介】

乔斯坦·贾德,1952年出生于挪威首都奥斯陆,挪威当代著名作家之一。毕业于奥斯陆大学,主修斯堪的纳维亚语和神学。1974年开始写作,1986年创作出版第一本书。1991年后成为全职作家。乔斯坦·贾德致力于对人生意义与终极关怀的探索与思考,1991年出版的哲学启蒙小说《苏菲的世界》风靡世界,迄今为止已被译成56种语言,全球销售超过3亿册。乔斯坦·贾德本人也因此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跻身世界级作家行列,被称为全球十大作家之一,成为挪威继1990年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汉姆之后最成功的本土作家。

乔斯坦·贾德除致力于文学创作,启发读者对生命进行深思外,还热衷于公益事业。他于1997年创立了“苏菲基金会”,每年颁发十万美金的“苏菲奖”,鼓励能以创新方式对环境发展提出另类方案或将之付诸于行动的个人或机构。

其代表作有《纸牌的秘密》《苏菲的世界》《西西莉亚的世界》《喂,有人在吗?》《玛雅》《比利牛斯山的城堡》等。

【作品简介】

本书采用小说的形式,通过讲述一位哲学导师向一个名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从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尔、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作者还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解释,使之引人入胜。

一部《苏菲的世界》就是一部深入浅出的人类哲学史。它不仅能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敬仰与赞叹、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与探究,而且也为每一个人的成长——使生命从混沌走向智能、由困惑而进入觉悟之境,点起了一盏盏明灯。

《苏菲的世界》出版后,即被欧洲许多学院选为哲学教科书。这本书中有关哲学史的叙述与传统学院的叙述方法大相径庭,它力求与时代的发展及社会的演变相结合,使哲学因而能够不被架空成学究的观念游戏,以前无法真正通俗化的哲学至少因此而变得较为可读。同时它也提醒人们哲学是有用的:苏菲在弄懂了一些哲学观后,思路变得开阔起来,在学校无论是写作或是发表见解,都观点不凡,让老师刮目相看。

这部作品获得了以下几个奖项:

1991年,获得挪威“宋雅·赫格曼那斯童书奖”。

1993年,获得德国时报周刊颁发的文学奖。

1994年,获得德国青少年文学奖。

1995年,获得意大利邦卡瑞拉奖及菲莱以阿诺奖。

【内容梗概】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与此同时,她还收到了一张古怪的明信片,上面的收件人是“请苏菲转交给席德”,邮戳来自黎巴嫩。

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收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的眼前展开。她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魔镜、少校的小屋、从黎巴嫩寄来的给席德的明信片、会说话的汉密士、叫她席德的艾伯特、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梦中的金十字架、捡到的10元硬币……奇闻怪事接踵而至……

在一位神秘导师艾伯特的指引下,苏菲学习到中世纪的哲学,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关于人类本身的根本问题。

【艺术特色】

《苏菲的世界》的可贵之处是将一部纯学术作品进行艺术化处理,使之变得通俗易懂,既不失哲学的原味,又能使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读来兴致盎然,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完成一段哲学之旅,引导人们由困惑到觉悟。对于未曾修习哲学概论的人而言,本书是最佳的入门读物;对于修过此门课程但已忘却大半的人而言,本书有助于他们重新温习。《苏菲的世界》既是智慧的世界又是梦的世界,它能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思考。

【精彩选段】

虽然哲学老师已经开始把信直接送到老树篱内,但星期一早晨苏菲仍习惯性地看了看信箱。

里面是空的,这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她开始沿着苜蓿巷往前走。

突然间她看到人行道上有一张照片。照片上有一辆白色的吉普车,上面插着一面印有联合国字样的蓝色旗帜。那不是联合国的旗帜吗?

苏菲把照片翻过来,发现这是一张普通的明信片。上面写着“请苏菲代转席德”,贴着挪威邮票,并盖着一九九〇年六月十五日星期五“联合国部队”的邮戳。

六月十五日!这天正是苏菲的生日呀!

明信片上写着:

亲爱的席德:

我猜想你可能仍在庆祝你的十五岁生日。或者你接到信时,已经是第二天的早上了。无论如何,你都会收到我的礼物。从某个角度看,那是一份可以用一辈子的礼物。不过,我想向你再说一声生日快乐。也许你现在已经明白我为何把这些明信片寄给苏菲了。我相信她一定会把它们转交给你的。

P.S:妈妈说你把你的皮夹弄丢了。我答应你我会给你一百五十块钱作为补偿。还有,在学校放暑假前你也许可以重办一张学生证。

爱你的爸爸

苏菲站在原地不动。上一张明信片邮戳上的日期是几号?她隐约记得那张海滩风景明信片上的邮戳日期也是六月——虽然这两张明信片相隔了一个月。不过她并没有看清楚。

她看了一下腕表,然后便跑回家中。她今天上学是非迟到不可了。

苏菲进了门便飞奔到楼上的房间,在那条红色丝巾的下面找到了第一张写给席德的明信片。是的,上面的日期也是六月十五日,就是苏菲的生日,也是学校放暑假的前一天。

她跑到超级市场去和乔安会合时,心里涌出无数个问号。

这个席德是谁?她爸爸为什么会认定苏菲可以找到她?无论如何,他把明信片寄给苏菲,而不直接寄给他的女儿是说不通的。

苏菲想这绝不可能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女儿的地址。会是谁在搞恶作剧吗?他是不是想找一个陌生人来当侦探和信差,以便在女兒生日那天给她一个惊喜呢?这就是他提前一个月让她准备的原因吗?

他是不是想让她这个中间人成为他女儿的新朋友,并以此作为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呢?难道她就是那个“可以用一辈子”的礼物吗?

如果这个开玩笑的人真的在黎巴嫩,他何以能够得知苏菲的地址?还有,苏菲和席德至少有两点是相同的。第一,如果席德的生日也是六月十五日,那么她们俩就是同一天出生的。第二,她们俩的父亲都远在天边。

苏菲觉得自己被拉进了一个不真实的世界。也许,有时候人还真的不得不相信命运。不过,她还不能太早下结论。这件事可能仍然有个缘故。但是,如果席德住在黎乐桑,艾伯特是如何找到她的皮夹的呢?黎乐桑离这儿有好几百英里呀!同时,这张明信片为什么会躺在苏菲家门口的人行道上?它是不是在邮差来到苏菲家的信箱时由他的邮袋里掉出来的?如果是这样,为什么他别的不掉,偏偏掉这一张?

在超市等候的乔安好不容易才看到苏菲出现。她忍不住说:

“你疯了吗?”

“对不起!”

乔安紧皱起眉头,像学校老师一样。

“你最好给我解释清楚。”

“都是联合国的缘故,”苏菲说,“我在黎巴嫩被敌方部队拘留了。”

“少来。我看你是谈恋爱了。”

她们没命似的跑到学校。

第三节课时考了苏菲昨天没有时间准备的宗教知识这门课。

题目如下:

生命与容忍的哲学

1.试列举我们可以确实知道的一些事物,然后再列举一些我们只能相信的事物。

2.请说明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哲学的因素。

3.“良知”的意义为何?你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同样的良知吗?

4.何谓价值的轻重?

苏菲坐在那儿想了很久才开始作答。她可以运用她从艾伯特那儿学到的观念吗?她不得不这样做,因为她已经有好几天没有打开宗教知识的教科书了。她一开始作答后,答案仿佛自然而然就从她的笔端流出来一般。

她写道:我们可以确定的事包括月亮不是由绿乳酪做成的、月球较黑的那一面也有坑洞、苏格拉底和耶稣基督两人都被判死刑、每一个人都迟早会死、希腊高城宏伟的神殿是在公元前五世纪波斯战争后兴建的,还有古希腊最重要的神论是戴尔菲的神论。至于我们不能确知的事物,苏菲举的例子包括;其他星球上是否有生物存在、世间是否真有上帝、人死后是否还有生命、耶稣是上帝之子或者只是一个聪明人。在举出这些例子后,苏菲写道:“我们当然无法确知这世界从何而来。宇宙就好像是一只被魔术师从帽子里拉出来的大白兔。哲学家努力沿着兔子毛皮中的一根细毛往上爬,希望能一睹伟大魔术师的真面目。虽然他们不一定会成功,但如果所有哲学家都像叠罗汉一般一层一层往上叠,则他们就可以愈加接近兔子毛皮的顶端。果真如此,在我认为,有一天他们也许真的可以爬到顶端。PS:圣经中有一个东西很像是兔子的细毛,那就是巴别塔。这个塔最后被伟大的魔术师摧毁了,因为他不希望这些微不足道的人类爬出他一手创造出的兔子的毛皮。”

第二个问题是:“请说明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哲学的因素。”苏菲认为教养与环境很重要。生在柏拉图时代的人们所具有的生活哲学与现代人不同,因为他们生活的时代和环境与我们的不同。另外一个因素是人们选择的经验种类。一般常识不是由环境决定的,而是每一个人都具备的。也许我们可以把我们的环境和社会情况与柏拉图的洞穴相比较。一个人若运用他的聪明才智,将可以使自己脱离黑暗。不过这样的路程需要一些勇气,苏格拉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显示一个人如何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使自己不受当时思想主流的影响。最后,苏菲写道:“在当今这个时代,来自各个地方、各种文化的人们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基督徒、伊斯兰教徒与佛教徒可能住在同一栋公寓里。在这种情况下,接受彼此的信仰要比去问为什么大家不能有一致的信仰更加重要。”

嗯,答得不坏!苏菲心想。她觉得自己已经运用她从哲学老师那儿学来的知识答出了一些重点,只要加上一些自己拥有的常识和她从别处听来或读到的东西就成了。

现在,她专心答第三道问题:“良知是什么?你认为每个人都有同样的良知吗?”

这个问题他们在课堂上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了。苏菲答道:“良知是人们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我个人的看法是:“每一个人天生都具备这种能力。换句话说,良知是与生俱来的。苏格拉底应该也会持同样的看法。不过良心对人的影响因人而异。在这方面我们可以说诡辩学派的主张不无道理。他们认为是非的观念主要是由个人的成长环境决定的。相反,苏格拉底则相信每个人的良心都是一样的。也许这两种观点都没有错。虽然并不是每一个人在大庭广众之下赤身露体时都会感到羞愧,但大多数人在欺负别人后多少都会感到良心不安。不过,我们也不要忘记,具有良知和运用良知是两回事。有时有些人做起事来一副无耻的模样,但我相信他们的内心深处还是有某种良知存在的。就像某些人看起来似乎没有大脑的样子,但这只是因为他们不用脑筋罢了。P.S:常识和良心不像肌肉一样。你不去用它,它就会愈来愈萎缩。”

现在只剩下一个问题了:“何谓价值的轻重?”这也是他们最近时常讨论的一个话题。举例说,开着车子迅速往来于各地也许是很重要的,但如果驾驶车辆会导致森林遭到砍伐、自然环境受到污染等后果,我们就必须作个选择。在仔细考量之后,苏菲的结论是:

维护森林的健康和环境的纯净要比节省上班途中的时间更有价值。她另外又举了一些例子。最后,她写道:“我个人认为哲学这门课要比英文文法更重要。因此,如果学校能将哲学课列入课程,并且略微减少英文课的时间,他们对价值轻重的判断就是正确的。”

最后一次课间休息时,老师把苏菲拉到一旁。

“我已经看过你宗教课考试的试卷,”他说,“你的那一份放在整沓试卷的最上面。”

“我希望它能给你一些启发。”

“这就是我要跟你谈的。你的答案在许多方面都很成熟,让我感到非常惊讶。同时,你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不过,苏菲,你有没有做作业呢?”

苏菲有点心虚。

“嗯,你不是说一个人要有自己的看法吗?”

“是啊,我是说过……不过这总有个限度。”

苏菲看着老师的眼睛。她觉得在最近经历了这些事情后,她应该可以这样做。

“我已经开始研究哲学了,”她说,“这使我有了一些形成自己意见的基础。”

“不过这让我很难给你的考卷打分数。要不是D,要不就是A。”

“因为我要不就答得很对,要不就错得很多。你的意思是这样吗?”

“那就算你A好了,”老师说,“不过下一次你可要做作业。”

【读后思考】

请尝试着在完整地阅读《苏菲的世界》这本书之前,运用你所掌握的知识,结合自己在生活中获得的一些体会,回答苏菲在宗教知识课上回答的那四个问题;然后在读完这本书后再来回答这些问题,看看你對这些问题的看法是否发生了某些改变,看看你从这本书中汲取了哪些智慧。

猜你喜欢

苏菲良知明信片
开悟
开悟的障碍
良知
苏菲的故事
寄一张明信片给你
敬畏历史 守护良知
神奇的明信片
“良知”的义务
苏菲寻龙记
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