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巴东县创新动物防疫模式探索建立专职防疫队伍的思考

2016-04-05苏仕琏周德志

兽医导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巴东县专职村级

苏仕琏 周德志

(湖北省巴东县畜牧兽医局,湖北巴东 444300)

对巴东县创新动物防疫模式探索建立专职防疫队伍的思考

苏仕琏 周德志

(湖北省巴东县畜牧兽医局,湖北巴东 444300)

加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更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开展动物防疫工作中,建立一种适合山区养殖业的防疫模式是整个防疫工作成败的根本,基层村级动物防疫员是这一项艰巨工作的具体执行者,这项工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这支防疫队伍,创新防疫工作模式,建立一支防疫专业化职责队伍尤为重要。

基层动物防疫;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职业化;防疫模式;改变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在保证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自然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畜牧业是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主要渠道之一。因此加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更显得尤为重要。基层村级动物防疫员是动物防疫前沿阵地主力军,防疫工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这支防疫队伍,创新防疫工作模式,建立一支防疫专业化职责队伍尤为重要。

1 基本情况

我县村级动物防疫员也是所在村的村级兽医,又是动物产地检疫协检员、畜牧技术推广员,一人身兼多职,专司畜牧产业发展技术指导服务、动物疫病防控及监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落实惠农政策等公益性和以动物疫病诊疗为主的经营性工作。全县普遍实行“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村级畜牧兽医服务室+农户”的畜牧兽医技术服务模式和“春秋集中免疫、月月补针”防疫工作模式。

2008年我县按照“政府聘用,部门考核”的原则和“一年一聘、一岗双责”的要求,从集体兽医中,严格程序和标准评聘了495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制定出台了《巴东县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和《巴东县村级动物防疫员绩效考评方案》,分年中和年底进行两次考核,其结果作为兑现动物防疫补助工资的依据。

2 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2.1 人员老化,人手不足

(1)2006年,全县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时转制人员39人,现实有32人,因招考调离7人。

(2)村级防疫员老化,后继无人。现有村级防疫员379人,年龄在50岁以上有129人,40岁至50岁的有239人30岁以下仅有11人。文化程度不高,大专以上仅有43人,高中及中专139人,初中及小学195人。

2.2 无经费来源,运转困难

2006年乡镇改革以后,国家相继取消动物防疫、检疫等行政性收费政策,相应的收费额度应由地方财政纳入预算予以保障,但因县级财政紧张,没有足额安排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专项工作经费,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失去经费来源,难以维持正常工作运转。以动物检疫为例,原来每年收费100万元左右,2015年县财政仅解决28万元,2016年目前仅仅预算20万元。

2.3 村级防疫员待遇低,工作积极性不高

我县村级防疫员同时兼职乡村兽医,其收入来源主要是经营性服务收入(兽医诊疗和技术承包)和公益性服务工资(动物防疫)二个方面。随着我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散养户越来越少,养殖畜禽数量在减少,其经营性服务收入也随之减少;政府连续8年没有调整村级防疫员工资,而物价逐年在上涨,村级动物防疫员年防疫工资7200元,难以“养家糊口”,导致防疫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在防疫工作上敷衍了事,防疫效果难以得到保障。

2.4 防疫与“治病”存在一定矛盾

动物防疫与疫病治疗有紧密的联系,防疫越好,动物患病就越少。我县村级兽医与村级动物防疫员兼职使用,防病与治病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将动物疫病治疗定性为经营性职能放开后,极少数村级动物防疫员存在“淡化防疫,以病养医”的错误认识,影响了动物防疫的效果。从本质上来说,是村级动物防疫员待遇偏低导致了新的矛盾出现。

2.5 现阶段“春秋集中免疫”防疫模式不能适应现代畜牧业生产发展需要

养殖畜禽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养殖周期越来越短。像现在一头商品肥猪从断奶开始到出栏只需要4到6个月,1只肉鸡出笼也只需要3个月,养殖周期缩短,直接导致每年在春秋集中防疫时间之间的养殖畜禽防疫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免疫对畜禽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同时“春秋集中免疫”与疫苗的免疫保护期不相匹配。如口蹄疫疫苗免疫有效保护期为4个月,总有几个月不在保护期内,而猪瘟、鸡新城疫等疫苗保护期是一年,羊小反刍兽疫疫苗免疫保护期二年以上,基本上畜禽接种一次后就不需要继续接种了。一季强制免疫疫苗集中免疫接种,猪接种三种疫苗,牛接一种疫苗,羊接种二种疫苗,鸡接种二种疫苗,防疫员劳动强度大,耗时时间长,且畜禽应激反应增大。

3 对策

3.1 建立乡镇转制人员补充机制

2006年以来,转制人员调离畜牧兽医中心7人,建议将调离转制人员的编制增加到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既保证了基层队伍稳定,又充实了基层执法力量。

3.2 优化村级防疫员队伍,建立一支专职防疫队伍

创新动物防疫模式。改“春秋集中免疫”为“常年程序免疫”。扩大村级防疫员服务范围,由一个村200多个养殖户扩大为三个村600多个养殖户,将一岗多职兼职防疫员队伍优化成专职防疫队伍,在现在的379人中择优录取专职防疫员166人,达到“减员增效”目的。专职防疫员实现与广大养殖户的“零”距离服务,增强防疫服务的及时性、前瞻性,建立健全辖区畜禽免疫档案,基本掌握辖区范围内养殖动物动态,全年适时按照免疫程序对所管辖的区域进行防疫注射,保证每头(羽)畜(禽)常年都处在强制免疫疫苗有效期保护中。即:用于育肥的生猪在60日龄前完成猪瘟、猪口蹄疫强制免疫疫苗注射;牛羊每半年接种一次口蹄疫疫苗,冬季加强免疫一次;散养户鸡新城疫和禽流感二联活疫苗,一年免疫一次,肉鸡在30日龄前完成,蛋鸡(鸭)在产蛋以前完成。

3.3 提高专职防疫员工资待遇

把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工作经费足额纳入财政预算,保证工作正常运转,解决“讨钱过日子”的问题。包干村级防疫员工资按照“经费不减、渠道不变”的原则,全部用于解决专职防疫员工资待遇,村级专职防疫员工资由现阶段的人年平7200元提高到26000万元以上。

3.4 建立合理的考核奖励机制

完善动物防疫工作考核方案,建立一套人员可上可下的长效用人机制。对那些不尽职履责、工作漂浮、考评不合格的防疫员及时清退,对考评合格的继续聘用,对有突出贡献的防疫员予以给予奖励。

[1] 杜江.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模式的创新与探索[J].中国动物检疫,2012,(6):16-17.

猜你喜欢

巴东县专职村级
为村级组织减负增效
自主筹资筹劳 农村公路要设专职“保姆”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加强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建设
专职调解员有了自己的家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专职媒人的变化
托起人民的“健康梦”——巴东县卫生计生工作“十二五”回眸
产业链上党旗红——巴东县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扫描
山区贫困县促进市场主体发展的对策——以巴东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