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伊氏锥虫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2016-04-05

兽医导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水牛传染性贫血

高 凌

(哈尔滨市道外区农林畜牧兽医局动物防疫站,黑龙江哈尔滨 150026)

牛伊氏锥虫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高 凌

(哈尔滨市道外区农林畜牧兽医局动物防疫站,黑龙江哈尔滨 150026)

伊氏锥虫病(又名苏拉),马、骡感染后多为急性发作,黄牛、水牛、骆驼多为慢性。本文重点介绍牛伊氏锥虫病的诊疗方法。

伊氏锥虫病;诊断;防治措施

1 病原体生活史

伊氏锥虫在动物造血脏器淋巴液、血液内以纵分裂进行繁殖。蛇、螫蝇、蚤为主要传播者。伊氏锥虫在吸虫昆虫体内不进行发育,生存时间仅30多个小时,若螫其他易感动物即能使之感染。

2 流行病学

马、骡、驴最易感,多呈急性发作而死亡。骆驼、黄牛、水牛较弱。流行之初有因急性死亡者,但多呈慢性经过,无显著症状。有的经3~5年,陷于恶液质死亡。

3 临床症状

黄牛潜伏期6~12d,水牛6d,不定期间歇热,最高41℃以上,持续1~2d后下降。急性牛间歇1~2d,慢性1~2月。血液中有虫并有高热的牛少见,有虫体而体温较高或正常的牛较多。

急性:春耕、夏收的壮牛多发生。精神不振,体温升高,黄疸、贫血,呼吸增数,心悸亢进,如不及时治疗多在数日或数周内死亡。有的在耕作中或归途中上下坡或跳沟突然倒地,体温升至40℃,呼吸迫促,口吐白沫,心律不齐,眼球突出,常于数小时内死亡。在死后1~2h内可在血液或脏器内查出虫体。

慢性:消瘦,倦怠,皮肤龟裂,流出黄色液体,结痂后脱落,同时脱毛,出现无毛皮肤,沉郁,四肢无力行走,摇晃,后期多发生麻痹,昏睡,一肢、两肢或四肢腕、跗关节以下肿胀,有轻热,稍痛,经久溃烂。眼结膜充血潮红、流泪,有出血点或出血斑。体表淋巴肿胀,耳、尾干枯,严重时部分或全部干僵、脱落。

母牛流产、死胎、泌乳减少或无乳亦常见。犊牛因母牛缺乳而发育不良,以致死亡。也有因胎盘感染,生后2~3周内死亡。红细胞最低300万/mm3,白细胞增多最高达2万以上,血红蛋白减少,最低达50%左右。

4 诊断要点

在有虻、螫蝇季节发病。急性体温高(40℃以上,不定期间歇热),黄疸、贫血,精神不振,壮年牛常在使役、归途上下坡、跳沟时突然倒地,口吐白沫,呼吸迫促,心律不齐,眼球突出,常于数小时死亡。慢性体温升降间歇稍长,沉郁,消瘦,眼初充血、流泪,后苍白有出血点或出血斑。皮肤龟裂,流分泌物,尾、耳干枯,部分或全部脱落。体表淋巴结肿胀,四肢无力,腕、跗关节以下浮肿,有轻热,稍痛,经久溃烂。耳尖、颈静脉采血涂片,镜检可见锥虫。补体结合反应呈阳性。

5 病原体检查

病牛体温升高时从耳静脉采新鲜血滴,滴在载玻片上,加盖玻璃片使之制成压片,镜检可见活动弯曲的纺垂状锥虫。当病牛体温升高时,在颈静脉采血,按4:1与3.8%的枸橡酸钠液混合,于离心机以1500~2000r/min速度离心15min,然后除去上层液,吸取白细胞层的沉淀物涂片。干燥,固定后用姬萨涂色进行检查,镜检可见弯曲的柳叶状锥虫。

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病原体检查,可以诊断为牛伊氏锥虫病。

6 类症鉴别

(1)牛白血病 类似处:有传染性,体温高(40℃以上),体表淋巴结肿胀、贫血,消瘦,白细胞增多。不同处:白细胞4万~5万/mm3以上以至30万,淋巴细胞超过75%。颌下、垂皮、胸前水肿,不出现皮肤龟裂,尾耳干枯、脱落。免疫扩散、补体结合试验阳性。

(2)无浆体病(边缘边虫病) 类似处:有传染性。体温高,食欲减退,贫血,衰弱,红细胞减少,呼吸、心跳增数。不同处:皮下有轻度水肿,减重快,肌肉震颤。血检可见红细胞边缘1~3个紫红色边虫。

(3)牛双芽巴贝斯焦虫病 类似处:有传染性。体温高,贫血,红细胞减少。不同处:体表有蜱,血检红细胞内有焦虫(虫体大于红细胞半径)。不出现皮肤龟裂,耳、尾干枯,脱落。

(4)牛钩端螺旋体病 类似处:有传染性。体温高,贫血,黄疸,消瘦,皮肤干裂,孕牛流产。不同处:有血红蛋白尿,皮肤干裂、坏死、溃疡,对酶联免疫吸附(ELISA)有特异性,敏感高,检出率高。不出现耳、尾干枯、脱落。

(5)霉稻草中毒 类似处(与慢性锥虫病):腕、跗关节以下肿胀,有轻热,稍痛,溃烂,体表淋巴结肿大,耳尖、尾尖干枯、脱落。不同处:因采食发霉的稻草而发病。无传染性。体温、心跳、呼吸、饮食、粪尿无明显变化。黄牛的病状较轻,自愈率高。血检无锥虫。

7 防治措施

在疫区内对所有易感动物,每年至少进行两次普查,一次在冬春之交(吸血昆虫出现之前),一次在夏季后半期。被检出的病畜及时隔离治疗。消灭虻蝇,调进、调出家畜均要加强检疫,证明无病后方可调入,在疫区于流行季节之前可用安锥赛预防盐35g,蒸馏水120ml,充分震盈后,再加水至150ml。体重l00kg以内者,0.05ml/kg(150~200kg体重10ml,200~300kg体重15ml,350kg体重以上20ml)。上述剂量每3个月皮下注射一次,每次预防有效期3个月略多。

疗法1:用贝尼尔(血虫净)水牛4~6mg/kg,用蒸馏水配成5%溶液作颈深部肌肉注射,轻症1~2次即可奏效。重病两个疗程,第一个疗程注药3次,每隔24h/次。停药2d后,再进入第二个疗程。连续两个疗程。疗法2:用纳夏诺尔(拜耳205),牛12mg/ kg,用生理盐水配成10%溶液,一次静注,效果良好。疗法3:用硫酸甲基安锥赛3mg/kg,用蒸馏水配成10%溶液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可连用3~5次。疗法4:用新胂凡纳明,牛10~15mg/kg,用5%葡萄糖配成10%溶液静注,水牛一般一次总量不超过3g,每隔3~4d注射一次,连续3~4d为一疗程。

[1] 马志成.牛伊氏锥虫病的诊断与防治[J].养殖技术顾问,2014,(2):172.

猜你喜欢

水牛传染性贫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赛水牛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中医怎么防治贫血
春困需防贫血因
水牛喜欢水里钻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小水牛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