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控

2016-04-05陈四梅

兽医导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墨江活苗法氏囊

陈四梅

(云南省墨江县龙坝镇畜牧兽医工作站,云南墨江 6548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控

陈四梅

(云南省墨江县龙坝镇畜牧兽医工作站,云南墨江 6548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因呼吸胍病毒感染而诱发的急性、传染性、接触性疾病,此病以幼鸡和青年鸡为易感群体,发病急,病程短,严重破坏免疫器官法氏囊。文章介绍此病的诊断和防治,相关要点以供参考和借鉴。

法氏囊;诊断;治疗

1 流行病学

鸡为此病唯一易感群体,不同品种鸡都易感,蛋鸡感染后症状更明显。此病易感日龄,集中在14~42日龄。日龄范围外鸡只感染,多数不表现明显症状。一旦感染后,将形成明显的免疫抑制症状,影响其他疫病防疫接种质量。就流行季节而言,此病四季皆发,而在夏秋季节发病率更高,多数为地方性流行。此病传染可经直接接触传播。

2 临床症状

此病发生突然,潜伏期1~2d,传播极为迅速,2~3d迅速波及全群。此病感染症状早期,有啄自己泄殖腔的症状,排出白色黏稠和水样性稀粪,泄殖腔周围的羽毛被粪便污染。精神高度沉郁、厌食、颤抖、羽毛竖起,蹲立或伏地下不爱活动,后期脱水,严重的衰竭,最后死亡。易感鸡群中该病的暴发是突然的,发病率高达100%,死亡率约20~30%,但也有达50~60%。

3 剖检变化

死于感染的鸡多出现脱水,胸肌颜色发暗,大腿部肌肉和胸肌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块状出血病灶呈暗紫色。法氏囊是病毒的主要靶器官,一般肿大1~2倍,壁增厚、变脆、颜色发黄。浆膜常见水肿,附有淡黄色胶冻样物,粘膜出血,严重时整个法氏囊出血,呈紫葡萄样,法氏囊内有有干酪样渗出物。部分疾病肾脏肿大,输尿管尿酸盐沉着,脾肿大,褪色,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出血带,腺胃乳头见有出血斑。

4 诊断要点

此病发病迅速,发病率高,有明显的高峰死亡期。临床诊断此病,经法氏囊剖检症状,经肉眼观察可确诊。这些年,此病的发生,常继发其他疾病,应注意鉴别诊断。治疗法氏囊病期间,有诱发球虫病爆发的可能。一旦发现粪便中带血,非常有必要,经实验室检查是否有球虫卵,一旦确诊,务必第一时间对症施治。继发新城疫的诊断,常表现在法氏囊病控制后鸡群继而出现呼吸罗音,拉黄绿色稀粪。偶而出现歪脖扭颈等神经症状。剖检时除见法氏囊萎缩变小外,常见小肠条状出血,或枣核样渍荡,偶尔见有腺乳头出血。

5 综合防治措施

5.1 预防措施

5.1.1 净化鸡场环境

第一步,清扫鸡舍,能移动用具移出鸡舍,彻底清洗晾晒,舍内自上而下清扫一遍。第二步,集中堆积垃圾,远离鸡舍一千米外,发酵处理。第三步,用高压水枪喷刷天花板、墙壁、笼具等等,晾晒3~4d。第四步,晾晒好的用具,移置舍内,封闭鸡舍熏蒸。鸡舍环境消毒的同时,注意舍外环境喷雾消毒。考虑到此病毒毒力较强,建议用敏感性消毒药剂,比如:福尔马林、碘化物、火碱等,可交替轮换使用。

5.1.2 严格全进全出

确保同群鸡同一时间出栏,确保场地有足够空置时间,配用彻底消毒管理措施,清灭致病菌源。

5.1.3 接种防疫疫苗

根据此病流行情况,提早接种防疫疫苗,拟定合理的免疫程度,配用强毒力疫苗,增强鸡群抗病体质。蛋鸡免疫,采用偏弱及中毒油剂灭活苗,程序为:首免,14日龄弱毒滴鼻:二免,22日龄2羽份滴口或饮水,同时油剂灭活苗0.35ml肌注;三免,120日龄油剂灭活苗0.7ml肌注;四免,产蛋高峰后(仅用于蛋种鸡),油剂灭活苗0.7ml颈部皮下注射。鸡免疫,用中毒偏强苗,于14日龄,口滴2羽份,1次免疫,效果极佳。选择14日龄接种,能突破母源抗体干扰,很好保护雏鸡。而且,14日龄适应性强,对法氏囊器官的损伤轻。在接种防疫期间,上批次鸡群有此病流行,建议用2次接种法。首次防疫,安排在6日龄,用法氏囊弱毒苗,滴口免疫。二次防疫,安排在15日龄,用法氏囊中毒苗,1.5羽份,滴口免疫。

5.2 治疗措施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治疗,应视病情感染情况而定。对急性感染病例,紧急接种疫苗,用高免卵黄抗体,每只用1~2ml,肌肉注射,治愈效果不错。或者,用高免血清治疗,每只用0.5~1ml,肌肉注射,治愈效果不错。或者,上述任一注射后,间隔1周,用中毒疫苗,饮水免疫,能很好控制此病。在临诊实践中,有尝试用“瘟囊神康散”治疗的病例,早期用此药酌情增加剂量,能很好控制此病的发生和蔓延。对继发球虫病的采用一方面先治疗法氏囊病,另一方面用中药抗球虫药物治疗,同时结合使用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对继发新城疫的,在法氏囊病得到控制时,尽快用新城疫活毒疫苗饮水或注射,同时使用中药及抗菌药控制法氏囊病及大肠杆菌病。对非典型治疗采用能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及中成药来控制病情。

6 结论

随我镇山地鸡养殖、蛋鸡养殖发展势头猛劲,养殖户获得高额收入的同时,病害防控的问题备受户主头疼。文章阐述的法氏囊病,是由呼吸弧病毒感染而诱发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此病最显著的特点,能形成明显的免疫抑制症状,影响其他疫病防疫接种质量。集中在14~42日龄。传播极为迅速,潜伏2~3d后迅速波及全群。对此病的防治,首先应确诊到位。经法氏囊剖检症状,经肉眼观察可确诊。而此病更易继发球虫病、新城疫等病害,应注意鉴别对症施治。考察到此病的危害性,早期树立“防重于治”的理念,有着更具现实的防控意义。注意净化鸡场环境、严格全进全出、接种防疫疫苗等等。发现疑似病例,可经紧急接种疫苗,用高免卵黄抗体或高免血清治疗,康复效果更好些。这些年,此病的发生呈现更多的非典型症状,在掌握基本的诊治措施基础上,更应该精益求精不断去探索和实践,寻求更与时俱进的防病措施和理念。

[1] 胡辉,文敏,黄光中,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及分析[J].湖北畜牧兽医,2009,(9):20-21.

[2] 莫加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生与防制[J].现代农业科技,2009,(14):306.

[3] 袁新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新变化与防控[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4):120-121.

猜你喜欢

墨江活苗法氏囊
不同稀释液对鸡新城疫活苗免疫效果评价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鹅副黏病毒病的防治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荆防败毒口服液治疗鸡法氏囊病的疗效试验
家禽病毒性疫苗的分类及特点
墨江县总工会:举办职工乒乓球比赛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