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气喘病的症状和防治

2016-04-05

兽医导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气喘病隐性猪群

朱 斌

(河南省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济源 4546400)

猪气喘病的症状和防治

朱 斌

(河南省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济源 4546400)

猪气喘病是由猪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接触性、慢性呼吸道疾病,又称猪支原体肺炎、霉形体肺炎,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不同性别、品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给养殖户和养殖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主要针对该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一些治疗方法和防治措施,供广大兽医工作者和养殖户参考。

猪;气喘病;防治

1 流行病学

猪气喘病仅发生于猪,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能感染,其中以哺乳猪和幼猪最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其次是妊娠后期的母猪和哺乳母猪,育肥猪发病较少。母猪和成年猪多呈慢性和隐性感染。

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病原体存在于病猪及带菌猪的呼吸道及其分泌物中,在猪体内存在的时间很长,病猪在症状消失之后半年至一年多仍可排菌。猪场发生本病主要是从外面购入隐性感染猪所致,哺乳仔猪常从患病母猪感染。呼吸道是本病的传染途径。病原体随病猪咳嗽、气喘和喷嚏的分泌物排到体外,形成飞沫,经呼吸道感染健康猪。

本病冬春寒冷季节多见,四季均可发生,但近年来多`发生猪呼吸道病复合体,夏季引起发病死亡。猪舍通风不良、猪群拥挤、气候突变,阴湿寒冷、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可促进本病发生,加重病情,如有继发感染,则病情更重。常见的继发性病原体有巴氏杆菌、肺炎球菌等。猪场首次发生本病常呈暴发性流行,多取急性经过,症状重,病死率高。在老疫区猪场多为慢性或隐性经过,症状不明显,病死率低。

2 病原

猪肺炎支原体具有多形性,其中常见的有球状、球杆状和杆状等。菌落小,通常凸起,表面为颗粒状,较老的菌落产生稍为凹陷的中心,呈油煎蛋状。本菌兼性厌氧,对营养要求非常严格,用以分离此种病原体的液体培养基通常由富含水解乳蛋白的组织培养平衡盐溶液、酵母浸液和猪血清组成。支原体能产酸,1:50000浓度的美蓝可抑制其生长。对高温、阳光和腐败的抵抗力不强,排出体外后生存时间较短,在低温或冻干条件下保存时间较长。30%草木灰及20%石灰乳等消毒剂都能很快将其杀死。

3 临床症状

急性型见于初次发病的猪群,以仔猪、妊娠母猪和哺乳仔猪多发,病猪剧喘、呈腹式呼吸或犬坐姿势,时发痉挛性阵咳。体温一般正常,有继发感染则体温升高。食欲大减或废绝,日渐消瘦。病程约1星期,病猪常因窒息而死,病死率高。

慢性性多见于老疫区的架子猪、育肥猪和後备母猪。病猪长期咳嗽,清晨进食前後及剧烈运动时最明显,严重的可发生痉挛性咳嗽。饲养管理条件和气候的改变,症状时有变化。病猪体温不高,但消瘦,发育不良,被毛粗乱,病程长达两个月,有的在半年以上,病死率不高。此类病最易发生继发感染,是夏季造成猪群急性死亡的主要诱因。

隐性型病猪不表现任何症状,或偶见个别猪咳嗽,生长发育一般正常,剖检时有肺炎病灶。隐性型猪气喘病在老疫区的病猪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其作为平行散毒和垂直传播的隐性传染源,是影响疫苗防疫效果的主要因素。

4 剖检变化

肺部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气肿,两侧肺的尖叶,心叶和主叶下缘呈对称性胰样变质,背面两侧肺间质的副叫—也呈胰样变化,肺门和纵膈淋巴结肿大,质地较硬,呈灰白色,有时边缘轻度充血,切面湿润,淋巴组织呈弥漫性增生。如继发其他细菌性疾病可引起心包炎、胸膜肺炎、肺脓肿及坏死性肺炎等。

5 诊断与鉴别

慢性干咳,生长受阻,发育迟缓,死亡率低,发生和扩散缓慢,反复发作等症状是本病的特征。

确诊必须从病料中分离到致病性支原体。在液体培养基中成功培养猪肺炎支原体才有可能生产足量的抗原进行下列血清学试验、间接血细胞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平板凝集试验、快速血清平板凝集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试管补体结合反应试验和微量补体结合试验。

在鉴别诊断上,应与猪流行性感冒、猪肺疫区别。其要点如下:

猪流行性感冒:猪流行性感冒突然暴发,传播迅速,体温升高,病程较短(约1周),流行期短。而猪气喘病相反,体温不升高,病程较长,传播较缓慢,流行期很长。

猪肺疫:急性病例呈败血症和纤维素性胸膜炎症状,全身症状较重,症程较短,剖检时见败血症和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变化。慢性病例体温不定,咳嗽重而气喘轻,高度消瘦,剖检时在肝变区可见到大小不一的化脓灶或坏死灶。而气喘病的体温和食欲无大变化,肺有肉样或肺样变区,无败血症和胸膜炎的变化。

6 防治措施

根除本病,除积极做好疫苗免疫外,必须从猪群清除病猪和隐眭带菌猪,通过加强饲养管理、保温防寒、降温防暑,建立生物安全体系,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提高猪群抵抗力,减少发病机会。

(1)加强免疫,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在仔猪7日龄用猪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首免,15日龄时加强免疫一次。同时做好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疫苗的常规免疫,以免出现混合感染。

(2)加强饲养管理,实行科学喂养,增强猪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力。全方位封闭猪场,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和车辆的进入,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和外界因素的影响。

(3)坚持自繁自养的方针。原则上不从外地引入猪源是预防本病的首要措施,但为了更新血统和品种改良的需要,必须从外地引进猪时,一定要从无病地区引进,引入时要严格隔离观察,防止猪气喘病及其他传染病传人,确认无疾病时,方可混群饲养。同时,推广人工授精配种,尽量避免种公猪与种母猪直接接触而引发感染。

(4)药物预防可在每饲料中加入300g的土霉素粉定期饲喂,连用2周。

7 结束语

本病现呈零星散发和小区域流行,隐性感染的潜在危险依然存在。为严防本病,一定要坚持自繁自养原则,严格引种检疫,杜绝病原传人。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制定合理免疫程序,开展检疫净化,改善养殖条件,减少应激反应,定期驱虫及消毒,多管齐下增强猪体抗病力,建立健康猪群。

[1] 张世为.一起猪气喘病的诊治与防控[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2):137.

[2] 苏明明,高启兴,唐秀萍.猪气喘病的防治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09,5(3):64-65.

猜你喜欢

气喘病隐性猪群
治疗猪气喘病的措施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冬春换季对猪气喘病的预防
浅析如何科学防控猪气喘病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猪群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