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仔猪疫病防控措施

2016-04-05栾春红

兽医导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生产区保健猪场

栾春红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大莫古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陆良 655600)

浅谈仔猪疫病防控措施

栾春红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大莫古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陆良 655600)

仔猪的安全是衡量猪场生产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文章总结多年来仔猪疫病防控的经验教训,就科学防治仔猪疾病做要点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仔猪;疾病;防控

在规模化养猪场,仔猪的安全影响最终养殖效益,更是衡量猪场生产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在影响仔猪安全的诸多因素中,疾病因素危害最大,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疾病进行科学有效的防治,是目前提升生猪养殖效益的关键。就此,文章就仔猪疾病的防控措施,做要点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1 早期猪场规划建址

猪场的场址选择及猪场设计是规模化猪场仔猪疫病防控的关键因素,科学的选址可以很好的避免传染源的产生。生猪养殖对环境要求高,改善生猪养殖环境,能大大降低仔猪各类传染性疾病发生的可能。同时,猪场建址同样很关键。猪场远离交通主干道,避免噪音影响生猪生长。猪场远离工业区,避免化学污染对生猪的影响。猪场远离居民区,避免影响民众正常生活。科学选址的猪场,最好在平坦开阔的空地,而且,北风、向阳。养猪场布局实行独立的分区式设计:生活管理区、生产配套区、生产区和病猪隔离区。生产配套区包括饲料生产车间、仓库、兽医室、消毒更衣室等,生产区包括公猪舍、配种舍、怀孕舍、产仔舍、保育舍、育肥舍和装猪台,按主风方向由上风向下风向排列。养猪场生产区大门设消毒池和消毒人行通道,并配备消毒机,各猪舍门口设小消毒池。

2 严格引种,全进全出

对规模养猪场而言,自繁自养是立场之本。但是,严格引种,同样为品种改良的必要途径。在引种管理这块,无论是县与县之间,还是省与省之间,都必须遵循严格的引种程序,检疫个体并淘汰病畜,杜绝携带一切病菌侵入的可能。

严格引种是把关,坚持全进全出,则是规模猪场科学养猪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坚持全进全出,要求母猪在怀孕、分娩各环节全进全出,同批猪断奶、转圈、出栏的全进全出。随着国外先进养猪理念及养猪设施设备被逐渐引入国内,一些规模养猪企业已经开始建设以场为单位的全进全出管理模式猪场,通过建立专门的仔猪生产场、保育场、育肥场,不但大大降低了猪只间疾病的交叉传播机会,而且在肥育猪场的管理上采用公司十农户的生产管理模式,大大加快了猪场的发展规模,不断的提高了猪场的经济效益。

3 加强母猪保健工作

生产实践证实:仔猪疫患的发生,与母猪携带病毒传染,有着很大的关系。由此,加强母猪保健,是预防仔猪疾病的关键。母猪保健工作,建议自后备猪阶段开始,接种和消毒一个不能少。接种防疫疫苗,结合母猪抽血化验,调查抗体检测水平,经合格后方可配种。不合格找出诱因,再行配种。严格消毒制度,消毒工作落实具体,。怀孕母猪保健,建议产前30天,即开始接种疫苗。预产期1周,清洗消毒猪体,之后转入仔猪舍,避免携带病毒或寄生虫,传播感染给仔猪。分娩母猪生产期,接产严格无菌操作,妥善处理胎衣、恶露等等,做好周边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哺乳母猪保健,定期擦拭消毒乳头,营造良好安全的吃乳环境,避免经乳房乳头感染而诱发病害。

4 加强仔猪保健工作

仔猪保健工作质量,同样关系到仔猪抗病能力。研究证实:仔猪处于哺乳期和保育期,为生病致死率高的关键期。由此,仔猪保健重点应放在保育阶段和哺乳阶段。哺乳阶段保健重点,固定奶头、吃足初乳、做好寄养、及时补料,定期接种防疫疫苗。保育阶段保健重点,主要集中在断奶前后,关键降低各类不良应激。仔猪断奶后,限制饲喂,控制密度。断奶前后,饲料中加适量的抗应激添加剂,做好消毒卫生管理工作,是保育猪保育阶段管理的关键。

5 改善猪场小环境

改善猪场小环境,能大大降低仔猪发病率,显著提升成活率。而且,在生猪养殖期间,受进料、进物、轮休等等因素影响,生猪与外界间接接触的频率较为频繁。由此,改善猪场小环境。应注意:猪群,坚持自繁自养,减少引风险。确需引种时应确保从非疫源地引进,种猪应隔离饲养45d以上方可混群。保持正常的更新率,胎次结构合理。做好全进全出制管理。人员,控制好人流,减少人员流动频率。人员进出场应更衣淋浴,尤其是要进生产区的人,有条件最好对进出人员隔离48h。严格消毒管理,大门口消毒池消毒液每周换2次,每周带猪消毒2次,此病流行期间道路每天消毒1次。在对猪舍消毒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我国相关行业的 GB/T16569 标准进,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猪舍每周消毒一次,场地周围环境 2~3 周消毒一次,定期对饲养用具进行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洗澡,更衣,紫外线消毒,调运猪的车辆,每次严格消毒,外人不得随意进入生产区,同时做好灭鼠驱虫工,避免疫病的间接传播。

6 猪场污物无公害处理

仔猪养殖阶段,排泄的污物,严重影响猪场养殖环境。分析猪场污物,多数源自猪的粪尿、冲刷消毒用的污水、发霉变质的饲料等等。粪尿的处理利用可通过堆肥、灭菌、生物发酵及利用沼气等方法实现,将粪尿利用做沼气的方法是现在和今后对粪尿的利用的最大前景,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又创造了能源。对于猪场污水的处理可通过安装污水处理系统对污水处理达标后用做灌溉农田、绿化树木等。对于猪场洒落的饲料可通过改进饲喂设备和加强管理减少饲料浪费的发生。

[1] 刘春元.仔猪疾病的防治技术[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6):98.

[2] 王剑.仔猪疾病的预防措施[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2,(3):20-21.

[3] 李勤建.仔猪疾病综合防制[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0,(9):15-16.

猜你喜欢

生产区保健猪场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生产区黄磷储罐火灾的扑救对策探讨
沧州市各县区增粮潜力分析
标准化羊场建设要点
猪场消毒那些
猪场拆迁,岂可一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