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蛋鸡产后瘫痪的防治探究

2016-04-05李洪光

兽医导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产蛋率病鸡蛋鸡

李洪光

(四川省富顺县福善镇农业服务中心,四川富顺 643204)

蛋鸡产后瘫痪的防治探究

李洪光

(四川省富顺县福善镇农业服务中心,四川富顺 643204)

蛋鸡生产过程中,从初产到产蛋高峰期很容易诱发产后瘫痪。而且,此病多数为散发性经过,很容易被养殖户主忽视。而一旦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却很大。分析蛋鸡产后瘫痪,与日粮中钙含量低、钙磷比例含量失调、维生素D3缺失、鸡群运动不足等等,都有着很大的关系。考虑到此病的危害性,日常做足防治措施,日粮中增加钙磷的含量、尽可能促进鸡只运动、注意改善鸡群管理、适量增加维生素D3的补充等等,基本可降低此病的易感率。而治疗则应该及时,发现有产后瘫痪症状,务必及早用药,避免延误疫情得不偿失。

产后瘫痪;治疗;防治

1 前言

初产的蛋鸡,在营养不足、光照时间过长、气温较高的条件下极易发生瘫痪,主要原因是体能消耗过大,雏鸡适应环境的能力比较弱,还与日粮中钙含量低,钙磷比例含量失调,维生素D3缺失,鸡群运动不足等关系极大。文章分析此病诱因,在介绍发病机理、症状的基础上,就科学防治和预控此病做要点阐述,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2 病因分析

(1)日粮中钙含量低,蛋鸡开产前2周,钙质吸收较旺盛。而一旦钙补充不足,很容易导致骨骼发育不良,而诱发此病的发生。

(2)钙磷比例含量失调,钙磷是决定蛋壳脆性和弹性的矿物质元素。而假设两种元素缺失,将直接影响蛋壳的形成,影响钙质在骨骼中的沉积,最终将诱发钙磷代谢障碍,而诱发此病的发生。

(3)维生素D3缺失,将影响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导致钙磷血液中含磷降低,久而久之钙质不能在骨骼中沉积,易诱发骨障碍,而诱发此病的发生。

(4)鸡群运动不足,蛋鸡运动不足,肌肉兴奋性低,很容易导致肌肉松弛、钙磷代谢减缓,而导致骨质疏松。病情较严重时,可导致瘫痪发病。

3 发病机理

蛋鸡发生瘫痪后,其输卵管阴道部出现炎症,黏膜发生水肿,当体内形成的蛋运行到达这个发炎部位时,由于该处收缩无力,导致蛋在该处无法正常排下,宿留蛋就会压迫神经致使后肢发生麻痹,尤其是蛋鸡产第一枚蛋时,一般需要使用全身的力气,如果蛋无法顺利产出,会导致蛋宿留部位长期受到压迫,繁殖大量的细菌,从而造成周围组织发生坏死,使其被迫长期蹲伏于地上,造成腿部神经发生麻痹,从而加重全身症状,最终导致快速死亡。

4 临床症状

初产蛋鸡比较容易发生,初期鸡群中每天或隔天早晨发现有1~ 2 只蛋鸡发生瘫痪或者在笼内死亡,而白天鸡群精神状态、食欲、饮水都很正常。但当产蛋率逐渐升高时,某段时间内发现病鸡数量明显增多,但之后逐渐减少,在产蛋率在 60% 左右时逐渐停止发病。

病鸡呈急性发病时,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就突然发生死亡,且产蛋率越高的蛋鸡死亡率越高。病鸡呈慢性发病时,初产薄壳蛋、软壳蛋,且鸡蛋的破损率明显增加,但蛋鸡精神、食欲以及羽毛都没有明显变化。随着病程的进展,病鸡表现出爪弯曲,站立困难,运动失调。如果病鸡能够及时发现,并立即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基本能够在 3~5d 后恢复正常,否则症状会不断加剧,最后变成跛足,无法站立,肋骨容易断裂,胸骨凹陷,发生瘫痪,且排出黄绿色或黄白色糊状稀粪。触摸病鸡的腹腔,会发现有一个待产蛋。

5 预防措施

5.1 日粮中增加钙磷含量

预防蛋鸡产后瘫痪,在开产前1周,饲料中预先另加3%贝壳粉,确保每日钙含量维持在3%以上。而且,随产蛋量的增加,钙磷比例含量同样酌情增加。产蛋率达70~80%时,钙含量应维持在3.75%,磷含量不能低于0.8~0.9%。钙磷比例,在3:1~5:1之间,预防此病效果俱佳。

5.2 尽可能促进鸡只运动

适量运动,能增加骨密度和硬度。由此,建议增加饲喂次数,控制饲喂密度,缩短光照时间,饲喂人员有规律的巡查等等,有效刺激鸡群活动,降低此病感染几率。

5.3 注意改善鸡群管理

光照时间应该得到保障,每天在12~14h。同时,额外增加1~2h的自然光,能更好促使皮肤中脱氢胆固醇向维生素D3的转变,促进体内钙磷代谢。加强喂料管理,适量加维生素A、D制剂。做好各种防应激准备,冬季注意保暖通风,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冬季蛋鸡管理中,日粮中适量添加0.2%的辣椒粉,能增强鸡体御寒能力,增加采食量,同时降低鸡只发病概率。

5.4 适量增加维生素D3的补充

维生素D3,对机体钙磷代谢影响很大。同时,为产蛋和成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蛋鸡进入产蛋高峰期,饲料中建议酌情增加维生素D3的添加量。一般情况下,至少应维持蛋鸡维生素D3的需求水平在1500~2500国际单位即可。

6 治疗措施

发现有产后瘫痪症状,务必及早用药,避免延误疫情得不偿失。

用0.2~0.5%鱼肝油,饲料中适量添加,每天2~3次,连续用3~5d。或,用牡蛎黄芪散,配方:龙骨、五味子,各取15g;菟丝子、女贞子、山药、枸杞,各取30g;黄芪,取50g;牡蛎,取60g,上述研磨成粉,即可入药。通常情况下,拌料喂服效果好些。上述为一天2次用量,每次取半份拌料均匀,加50%的常水拌湿,饲喂,每天2次,连续用1周。喂完后,自由饮水,效果较好。

病情较严重病鸡,可用维丁胶性钙注射液,每次2ml;维生素C,每次2ml;维生素B12,每次1ml,上述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续用3~4d。同时,注意病鸡补液,每天2~3次,连续用2~3d,效果更好些。

康复治疗病鸡,早期暂时地面饲喂,注意补充日光浴。同时,用维生素D3,肌肉注射,每次1500国际单位,每天2次,连续用2~3d。待康复后,回笼饲喂。

[1] 张国磊,姜海涛.一起蛋鸡难产综合征的诊治[J].中国家禽,2009,31(15):59.

[2] 李雷,王新爱,胡春梅.初产蛋鸡异常表现的原因分析与诊治[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8,(9):32-33.

[3] 幸奠权.蛋鸡难产综合症的防治[J].四川畜牧兽医,2006,(1):42.

猜你喜欢

产蛋率病鸡蛋鸡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提高蛋鹅产蛋率的饲养与管理方法
春季蛋鸡养殖三防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种鸡产蛋期的限饲方法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蛋鸡得了疲劳症咋办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