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布鲁氏杆菌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2016-04-05脱润润

兽医导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病畜布病养羊

脱润润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动物卫生监督所,陕西榆林 718699)

羊布鲁氏杆菌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脱润润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动物卫生监督所,陕西榆林 718699)

布鲁氏杆菌病(brucellosis,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brucella)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被感染的人和动物以出现生殖系统发炎,流产、睾丸炎和关节炎等症状为主,我国将本病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近些年,我县经济快速发展,羊交易数量增大并且频繁,来源地复杂,加之出入境检疫不严格,羊布病感染率明显增高,给畜牧养殖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笔者阐述了羊布鲁氏杆菌病的综合防控措施,以供参阅。

羊;布鲁氏杆菌病;防控

1 流行特点和发病原因

(1)布鲁氏杆菌(brucella)是寄生于细胞内的革兰氏阴性菌,主要感染羊、牛、猪,病畜和带菌动物尤其是病畜的流产胎儿、胎衣是主要传染源。其主要感染途径为消化道、呼吸道以及生殖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等感染。本病传播面广,感染率高,遍及全县各个乡镇。且多为隐性传染,临床上不易发现,但长期处于带菌传染状态,给人、畜带来极大危害。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春末夏初最易暴发。

(2)家畜感染布病的主要原因:一方面,饲养环境卫生差,养羊用具、器械等未进行严格消毒,未建立防疫消毒制度;养羊户从外地引种带病,未实施检疫,隔离观察,混群饲养,导致羊布病传入;此外,一些养羊户对有病羊低价出售造成疫情扩散蔓延。另一方面,对散养羊户和其他动物未有充足的布病监测经费,造成布病阳性畜疫情蔓延;加之布病监测技术力量薄弱,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队伍不健全,不利于疫病的检出和病畜的淘汰处理,加大了布病的发生率。

2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1)羊布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感染布病的羊只多为隐性传染,症状不显著,一些病羊出现关节炎、键鞘炎,呈现跛行。母羊发病症状主要是流产,多发生于怀羔羊的第2~3个月,流产胎儿多为死胎。公羊发生睾丸炎和附睾炎,还可造成关节炎。

(2)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子宫病变,有污灰色或黄色无气味的胶样渗出物,绒毛膜的绒毛有坏死灶,胎膜水肿、肥厚、胶样浸润,表面覆纤维素和脓汁。流产胎儿主要为败血症病变,浆膜与粘膜有出血点或出血斑,皮下结缔组织发生浆液出血性炎症,脾脏和淋巴结肿大,肝脏有坏死灶,肺常有支气管肺炎。母羊流产后常继发子宫炎,治疗不及时,时间一长子宫体增大,内膜充血、水肿、肥厚,呈污红色。公羊睾丸显著肿大,被膜和外层浆膜粘连,切面见坏死病灶和化脓灶。

3 布病疫情处置

在日常监测布病中一旦发现有阳性羊只时,需立即对阳性羊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该养羊场及其周边养殖场的羊存栏数量、发病头数和时间、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以及免疫情况等调查清楚,严格消毒,封闭阳性羊只。同时,及时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经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确诊后,对患病动物和检出的阳性动物要全部扑杀并做无害化处理;对受威胁的畜群(病畜的同群畜)实施隔离检疫,经两次布病检疫呈阴性反应的家畜,以及疫点周围受威胁的畜群,一律进行疫苗免疫接种。对患病动物及其流产胎儿、胎衣、排泄物、乳、乳制品等按照《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进行无害化处理。护理和处理病畜的人,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口罩。发生重大布病疫情时,养殖户应配合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扑灭措施,扑杀工作结束后,应适当给予养殖户一定的经济补助,最大程度上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4 综合防控措施

(1)加强宣传,定期监测,净化布病。通过网络媒体宣传,发放羊布病防控宣传单等多种形式提高养殖户对布病危害性的认识,自觉提高防控意识;加强检疫工作,严格控制病羊输入。养殖场(户)要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尽量不从外地外场引进家畜,并实行全进全出的原则,能有效防止布病的传入。同时,定期监测,净化布病。每年对4月龄以上的羊只按比例进行抽检2次,重点抽检流产母羊、配不上种的母羊和公羊,对抽检阳性羊,全部检测。根据布鲁氏菌病的监测标准进行监测,保证羊群内的布病净化为止。

(2)加强消毒,切断布病传播途径。布鲁氏菌对常用的消毒药比较敏感,普通的消毒药如1~3%的石炭酸溶液、2%的福尔马林溶液均可将布鲁氏菌灭活。应定期对畜舍内外环境,包括栏舍、场地和用具、器械,以及排水道、空气以及家畜全身体表等方面的消毒,还应注意一些卫生死角,如装畜台、污水沟、储水池、食槽等场所、设施的消毒。在正常情况下,养殖场(户)应坚持每周对畜舍和环境进行消毒一次,如发生布病流行时,应坚持每天消毒,平时应及时清扫舍,保持舍及用具的清洁卫生,饲养场的饲料、垫料等,可采取深埋发酵处理或焚烧处理;粪便采取堆积密封发酵方式进行处理。

(3)做好畜牧人员自身防护工作。鉴于布病为人畜共患病,布鲁氏菌病可以通过食入、接触和吸入方式感染人,因此,与家畜接触密切的人群及疫区和牧区的居民,如兽医、放牧员、饲养员、屠宰工及乳肉加工人员等布病的高危人群,要养成保护自我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不食野生动物,不生食、半生食畜禽肉的习惯,在场内工作要穿工作服、胶靴、围裙,戴帽子、口罩、胶手套,工作后要煮沸消毒各种物品。及时以消毒、深埋的方法处理病畜的流产物和污染物。高危人群必要时可进行菌苗注射,确保人体健康。

(4)加强部门间相互协调、密切合作,防控布病。布病的防控需要政府、畜牧、疾控、财政、工商等多部门相互协调与配合,人间、畜间同步进行,分工合作,各尽其职,政府领导重视,疾控中心对养殖、经营人员监测,工商部门加大畜产品检查力度,财政部门确保检测、扑杀补助资金到位,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能够有效防控布病的发生和蔓延。

[1] 徐宇军.羊布鲁氏菌病发病原因调查与防控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5,(12):88.

[2] 柴霞.羊布鲁氏菌病的危害及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1):99-100.

猜你喜欢

病畜布病养羊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冬季养羊 做好这四点
夏季养羊八注意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
牛羊急性瘤胃臌气的治疗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家畜疾病可用蒸气疗法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反刍家畜瘤胃积食的中兽医诊治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