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对策分析

2016-04-05古正贤

兽医导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耳病传染致病性

古正贤

(威远县高石镇畜牧兽医站,四川内江 642464)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对策分析

古正贤

(威远县高石镇畜牧兽医站,四川内江 642464)

我国目前的的猪病种类很多,但是较为流行的还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这种传染性的疾病死亡率极高,发病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高热现象,这种疾病成为了对我国养猪业产生危害的主要原因,产生了很多经济方面的损失,所以研究出合理的、高效的防控对策极为重要,本文就是针对这一疾病进行分析并研究出适合的防控措施。

猪蓝耳病;防控;传染性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发病率极高,成为了我们在养猪行业中必须要解决的一大难题,这种疾病一旦发生之后就很难控制,因为传染性高并且受体广泛,任何品种的猪都受到了此病的威胁,对养猪业的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解决这一难题势在必行。

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这种疾病是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接触性疾病,这种疾病不论性别、品种以及年龄,任何品种的猪都可以被传染,对于正处于妊娠状态的母猪更易被传染并且会产生相较更严重的后果,如早产或死胎等。这种疾病一旦发病就会导致其他一系列的疾病产生。猪蓝耳病发生在各国养猪行业,因为其危害性极大,所以我国已经将此病列为我国的二类动物疫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临床表现通常有发热,皮肤发紫、发红、发绀,出现眼睑水肿、眼结膜炎等可视黏膜变化,出现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出现呕吐、流涎、下痢、便秘等消化系统表现,怀孕母猪可出现流产死胎等生殖系统表现。

2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不同群体中的不同症状

2.1 母猪的症状

猪蓝耳病高发于妊娠100d以上的猪,临床的表现主要是母猪突然产生厌食的情况,并且伴随着类似流感的现象发生,治疗不及时会导致病情加重,直接导致母猪呼吸困难并且耳朵的边缘会变成蓝紫色,这也是此病命名为猪蓝耳病的主要原因,这个病会导致妊娠母猪流产或出现死胎,严重的母猪会出现死亡现。

2.2 仔猪的症状

初生仔猪的死亡率可以高达30~100%,会丧失吃奶的能力并且产生高热状态。出现气喘、咳嗽、叫声沙哑等明显呼吸道症状,严重的出现腹式呼吸。两月龄内仔猪发病率高达100%,死亡率在50%以上。

2.3 育肥猪的症状

育肥猪患了蓝耳病会影响其生长,严重会出现死亡,死亡率高50% 以上。其症状表现为:有发热(体温在40以上),皮肤发紫、发红、发绀,出现眼睑水肿、眼结膜炎等可视黏膜变化,出现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出现呕吐、流涎、下痢、便秘等消化系统表现,有个别的还伴有猪瘟症状出现。

3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对策

3.1 加强饲养管理

强化饲养管理是预防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最根本与最有效的措施。

一是生产要拒绝外来引进猪种,尽量的坚持从自己的猪场中自繁自养,如需引进猪种,一定要保证来源干净,无任何传染疾病,并且在引进后一定要进行隔离的观察,确定真的无任何威胁后才可入群饲养。

二是在饲养上尽可能的采用全封闭的饲养模式,做到全进全出,并且给猪喂养比较营养的饲料,拒绝泔水喂养,实行科学管理控制,时刻的保持猪舍的干净以及干燥状态,给猪建立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良好的环境可以有效的阻挡各种疾病的传播。

三是对饲养人员的能力进行培训,尤其是散养农户,应加大对科学饲养方、合理对猪舍进行管理的宣传,让其对疾病的预防有着简单的了解,懂得疫苗的接种以及药物的使用,饲养人员必须要对猪的不正常状态有着了解并且有能力及时解决。

四是保持合理饲养密度,保持栏舍良好通风,卫生清洁,杜绝产生霉菌、霉菌素,杜绝混养,最大程度的减少应激因素。

3.2 定期体检,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饲养企业要选择合适的、有效的疫苗定期对猪进行体检等,制定合适的程序对猪进行免疫。一方面要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的检测,对抗体不合格的受体进行及时的疫苗补种,加强受体的病毒抵抗能力,保护族群,对猪瘟疫进行高度重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另一方面,为有效抑制猪蓝耳病的产生以及传播,要制定并实施科学的免疫程序,这也是预防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根本措施。根据养殖场所、环境、当地疫病的流行情况与季节变化情况实施针对性的免疫程序。通常情况下,母猪配种前1个月,公猪于每隔6个月应用4ml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油佐剂疫苗进行免疫;23至25日龄仔猪给予2ml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油佐剂疫苗进行免疫,在4周后加强免疫1次,也可用活性蓝耳病苗进行免疫,以获得更佳的效果。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生时,还需要进行紧急强化免疫,并加强免疫猪瘟、猪肺疫、猪链球菌等。在此传染病发生后要及时对其它的受到威胁的受体进行快速免疫,并且适当的加入一些抗应激药物,使免疫效果加强。在接种疫苗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良好的卫生习惯,注射针头保持干净,避免交叉感染的情况发生,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3.3 在疾病发生后,进行高效控制,降低损失

在传染病病发的过程中,最高效的解决办法就是早发现早治疗,在猪蓝耳病病发后,应及时将病原体进行隔离治疗并对其他猪进行快速的疫苗接种,防止传染,对猪舍进行全面的消毒,对其他猪进行体检,防止传染病传染速度加快,在饲料或者饮用水中适当的加入可以增强抵抗力或者免疫力的药物,将猪的抵抗力进行提高,从而降低传染率以及发病率。

3.4 对猪舍进行定期的清洁以及消毒

猪可以吸收很多寄生虫,可以让寄生虫在猪身上存活,寄生虫的存在会让猪的抵抗力大幅度下降,寄生虫带来的威胁极大,是传染病产生以及传染的重要危害之一。消毒时应注意相关问题:扑杀病猪及猪群后必须对场地消毒;清洗消毒前穿戴好防护衣物;清理堆积粪便要淋水,禁止扬起粪尘;扑杀时穿过的衣物使用70℃以上热水浸泡,洗涤后太阳下晾晒。

4 结束语

高致病性猪蓝耳是一种目前极为常见的高病发率、高死亡率的传染性疾病,是一种不分族群的疾病,这种病成为了危害我国养猪行业的经济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在病发前就进行有效的控制极为重要,制定并实施合理的控制方法,进行高效抑制。

[1] 解伟涛,梁跃,乔松林,等.猪场蓝耳病检测结果与案例分析[J].今日养猪业,2015,(3):72-73.

[2] 朱华贤,陈建祥,厉金炳,等.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疫苗对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试验[J].浙江畜牧兽医,2014,39(5):21-23.

猜你喜欢

耳病传染致病性
Our Mood Can Affect Others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听说,笑容是会“传染”的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传染
一类具有非线性传染率的SVEIR模型的定性分析
猪蓝耳病的防控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哺乳仔猪高、低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治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