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育白牛在辽西地区高效饲养技术研究与推广

2016-04-05刘金平

兽医导刊 2016年24期
关键词:架子项目区牛群

刘金平

(辽宁省朝阳县畜牧技术推广站,辽宁朝阳 122000)

辽育白牛在辽西地区高效饲养技术研究与推广

刘金平

(辽宁省朝阳县畜牧技术推广站,辽宁朝阳 122000)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辽育白牛在辽西地区高效饲养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

肉牛养殖;技术

2000年至2013年,为了推动辽西地区肉牛养殖业发展,帮助农民养牛增收,辽宁省畜牧业经济管理站在朝阳地区实施了《辽育白牛在辽西地区高效饲养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

项目实施期间,共推广夏洛莱牛和辽育白牛冻精550余万剂,输配母牛300余万头,新增改良牛262万余头;出栏优质育肥牛176万头(包括从项目区外购入的架子牛),新增优质牛肉50.1万t。

项目牛群通过实施相关配套技术,平均受胎率达88%,比项目实施前提高了8.6个百分点;母牛的平均初配体重339kg、成年体重458kg,分别比之前提高了70kg和138kg,母牛的产犊间隔14.5个月,缩短了3.5个月;6月龄断奶公犊体重217kg,母犊体重188kg,分别提高了50kg和30kg;350kg以上架子牛快速育肥日增重达2500g(400kg体重以上),料(精料)肉比达2.7:1,比项目实施前提高了47%和20%,断奶公犊直线育肥至16~18月龄出栏体重580kg,屠宰率58.7%。

经测算,项目新增纯收益18.35亿元,投资收益率22.85,农民得益率43.15,投入产出比1∶24;帮助2千余户农民走上养牛致富之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4千余个;推动了饲养方式由放牧向圈养的转变,促进了当地草地和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推广该项技术,项目区肉牛饲养生产水平明显提高,肉牛生产量大幅度增长,农民收入显著增加,肉牛产业已经成为项目区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

1 项目区牛群肉牛良种化程度大幅提高

项目实施期间共推广夏洛来和辽育白牛优秀种公牛冻精550万剂,牛人工授精技术推广覆盖率达100%。牛群经过夏洛来或辽育白牛2至4代的级进杂交,项目实施前所表现的体躯狭窄、肌肉度差、繁殖性能和肥育性能低的缺点有了根本性的改变。目前,项目地区牛群中符合辽育白牛外貌特征的牛占60%以上,母牛群全身被毛白色、体型大、全身肌肉丰满,肉用牛体型特征明显,育肥公牛增重快,产肉量多,外貌和主要生产性能达到了或接近专门化肉用牛水平。

2 辽育白牛生产水平得到了充分发挥

项目牛群由于采用了辽育白牛育种相同的繁育路线,立足项目地区肉牛生产实际,遵循辽育白牛的品种特点,整体推广了配套技术,实现了牛群优良性状的充分发挥。据抽测,牛群的成年母牛体重为458kg,6月龄断奶公犊和母犊体重分别为217kg和188kg,母牛的繁殖成活率达90%,架子牛快速育肥阶段日增重达2500g(体重400kg以上),料(精料)重比2.7:1,断奶公犊持续育肥至16~18月龄日增重达1250g,出栏体重580kg。项目牛群的主要生产性能接近甚至超过了主产区辽育白牛的水平。

3 大幅提高肉牛养殖规模化程度

项目通过推广肉牛优良品种,应用高效生产技术,推动了肉牛业发展,为肉牛规模养殖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和牛源保障。到2010年末,项目地区新建辽育白牛育肥示范场20个,肉牛养殖小区100余个。示范场和小区应用辽育白牛高效育肥技术,在2006年至2010年间共出栏育肥牛176余万头(包括从项目区外购入的架子牛)。肉牛养殖尤其是育肥生产的规模化程度有了大幅提高。

4 加快了肉牛养殖方式转变

项目实施前,该地区普遍采用传统的黄牛养殖方式,饲养管理粗放,母牛以放牧为主,青年牛掉架子,育肥完全采用架子牛育肥。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肉牛新品种和科学饲养方式等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尤其是典型的示范带动,改变了养牛户固有的落后养殖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技术到户活动,帮助养牛户采用良种及其配套技术,收获品种改良和科学的精细管理所带来的收益,实现了养殖方式观念和技术上的根本转变。

[1] 宋巴达玛.肉牛高产高效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效果[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32(10):91.

猜你喜欢

架子项目区牛群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县长的“架子”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内蒙古小牛群铜多金属矿的应用
与牛共眠
凌河源项目区水土流失危害及策略研究
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名为FIELD的极简架子
伤感
华阴市农发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土地整理项目区景观格局粒度效应初探
毛小笑·架子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