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猪蓝耳病的流行与治疗

2016-04-05李灿格

兽医导刊 2016年24期
关键词:耳病肌肉注射传染

李灿格

(伊川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伊川 471300)

生猪蓝耳病的流行与治疗

李灿格

(伊川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伊川 471300)

猪蓝耳病,简称PPRS,即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此病典型症状为繁殖障碍,耳朵蓝紫,呼吸困难,而且,易继发感染其他病害。此病威胁生猪养殖产业由来已久,严重影响生猪养殖经济效益。由此,本着科学防病,降低此病感染的目的,笔者自猪蓝耳病流行、症状、临床治疗等多个层面,就防控此病降低此病感染率做要点阐述,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生猪;蓝耳病;治疗

1 前言

猪蓝耳病为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此病可感染不同日龄、不同品系、不同用途的生猪,尤其以刚出生仔猪和妊娠期母猪易感性最高,此病传染速度极快,严重影响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 生猪蓝耳病的流行

自传染源分析,病猪、带毒猪、隐性康复猪,为猪蓝耳病的重要传染源。经调查证实:此病及时得到康复治疗,致病病毒同样可在康复猪体内残留6个月之久,期间不断向外排毒,而加重疫情。

自传染途径,目前可调查的传染途径,有消化道传染,经采食被污染的饲草、饮水等感染;有皮肤接触感染,易感健猪与病猪或其排泄物、流产物等接触而诱发感染。有呼吸道传染,致病病菌污染周边环境,在养猪场内形成气溶胶,易感猪经呼吸道吸入而诱发感染。有经蚊虫、蝇虫间接叮咬,而间接传染的可能。

易感猪群,经直接或间接接触病猪,是导致此病传播感染的直接原因。

而这些年,猪蓝耳病的发生,在常见上述的表述特点外,更呈现这样的流行趋势;第一,猪蓝耳病混合感染病例增多,尤其是猪高热综合症的出现,此病为猪蓝耳病为引子,同时,感染附红细胞体、猪瘟、伪狂犬病等等。第二,临床症状表现复杂性,猪蓝耳病病情愈发严重,临床症状更是不再那么典型突出。第三,仔猪感染率高升,尤其在2月龄内仔猪,此病的易感性最高,同时,伴发高致死率,达80%以上。第四,亚临床症状增加,猪蓝耳病感染病例,持续带毒,持续排毒,造成的隐性感染病例增多,而呈现的亚临床症状高升。

3 临床症状

猪蓝耳病主要入侵繁殖和呼吸系统,其主要症状为母猪繁殖障碍、仔猪断奶前高死亡率、育成猪的呼吸道疾病。通常患蓝耳病的猪都会出现以下症状:高热,体温在42度以上;粪便干燥;全身皮肤通红。不同的猪,其症状也会有所不同。

3.1 繁殖母猪

母猪感染母猪感染该病后会出现体温高、食欲不振、精神沉郁、呼吸困难等症状,有时会伴随呕吐和结膜炎。少数母猪耳朵、乳头、腹部、外阴、尾部发绀。妊娠后期发生流产、早产、死胎、弱仔和产木乃伊胎),每胎产死胎的数量差异大。少数母猪皮下组织会出现血斑,还有的出现麻痹性神经症状。

3.2 公猪

公猪发病时症状轻微,持续时间短。性欲强,但精液质量不高,精子成活率低且量少,这也是母猪受胎率下降的原因之一。少数公猪会出现耳朵变色,继发膀胱炎和白细胞数减少的症状。

3.3 育成猪

育成猪在初期体温升高至41度左右,食欲明显减少或废绝,咳嗽剧烈,呼吸急促,全身发红,在之后病情加重,伴随着肺炎、结膜炎、血小板减少、血便等症状。

3.4 仔猪

仔猪特别是吃奶猪,死亡率甚至达到80%,而且临床症状与日龄息息相关。早产的仔猪短时间内就会死亡。大多新生仔猪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断奶仔猪感染后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肺炎等症状。存活下来的仔猪体质衰弱,并且可能发生再次感染。

4 猪蓝耳病的治疗

自科学防病的角度,关于猪蓝耳的防控,应以“防”为主,日常改善猪群管理,注意加强猪群免疫,切断传染途径,控制此病的扩散和蔓延。

4.1 注意控制传染源

发现疑似病例,及早隔离诊治,划定疫区。对病猪排泄污物,应该集中堆积,彻底严格消毒。定期组织猪群检疫,所有检疫阳性病例,务必及早淘汰弃用。

4.2 切断传染途径

严格消毒管理制度,注意生产前后疫区的消毒工作。所有流产胎儿,集中收集,指定地点深埋。注意养殖圈舍消毒,控制致病菌扩散和蔓延。及时收集粪便,集中发酵处理。

4.3 确保猪群健康

此病早期诊断,及早隔离诊治,对防控此病效果俱佳。在长期的临床用药实践中,此病特效药物不多。临床用药治疗,原则上,注意增强猪群免疫力。同时,辅助用抗病毒、消炎类药物,做好杀虫、抗病毒的准备,能达到康复治疗的初衷。关于抗病毒类药物,首选为猪感染素,作为此病常用药,具体用量及用法,每40kg体重用1ml,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续用2~3次,抗病毒效果不错。临床猪病症状加重,配用黄芪多糖,用量及用法,每40kg体重用1毫升,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续用2~3次。此外,替米考星作为最新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被广泛用于此病的治疗,有着不错的疗效。具体用量及用法,用10ml/kg,肌肉注射,连续用2周,可降低仔猪死亡率10.3%,降低母猪流产率28.5%。在国外的一份研究报告,猪蓝耳病流行季节,饲料中加替米考星,用200mg/k,连续用药后1周,临床症状略有改善。

这些年,不少患病病例,早期疏于治疗,而延误病情,继发感染其他传染性疾病,加重此病疫情而诱发高致死率。在此,建议根据不同感染类型,尝试用不同的抗病菌药物。继发感染弓形虫,肌肉注射磺胺间甲氧嘧啶;红细胞感染,肌肉注射用血虫净。同时,注意增强猪群体质,辅助用维生素C、葡萄糖溶液等药物,提升机体整体免疫力,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

[1] 方小龙,胡向东.猪蓝耳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9,(24):317,319.

[2] 宋加林.藕田套养小龙虾实用技术与效益分析[J].渔业致富指南,2010,(21):43-44.

[3] 符廷法.浅谈猪蓝耳病防治的有效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1,(32):369.

[4] 赵庆韬,沈诗源,赵丽华,等.猪蓝耳病发病新特点及防制措施[J].吉林畜牧兽医,2013,(6):46-47.

猜你喜欢

耳病肌肉注射传染
Our Mood Can Affect Others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听说,笑容是会“传染”的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传染
一类具有非线性传染率的SVEIR模型的定性分析
猪蓝耳病的防控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无痛肌肉注射新法
基于坐位肌肉注射的关键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