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医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

2016-04-05

兽医导刊 2016年24期
关键词:中兽医源性养殖业

李 靖

(云南省西畴县西洒镇畜牧兽医站,云南西畴 663500)

浅谈中医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

李 靖

(云南省西畴县西洒镇畜牧兽医站,云南西畴 663500)

传统中医药学、中兽医学对生命有着非常独到的认识,立足于遵循生命自然的生长规律和生活习性,“辅万物之自然”,可以实现人与动物之间等多个方面的和谐状态。中兽医药,在动物养殖中既可以做饲料添加剂,为动物强身健体,也可以在中兽医指导下用于防疫和治疗,解决动物源性传染病的防治问题,从而为解决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做出重大贡献。饲养的动物健康了,我们人类才能健康。但从总体上看,目前在发挥中兽医药学特色优势,利用天然中草药改进动物养殖方法方面,我国在认识与法规、体制上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天然中草药的利用还非常有限,不仅种类少,总量小,且处于无序状态。

中医;兽医临床;应用

在改善养殖动物特别是集约化养殖动物的生存环境的同时,深入发掘利用传统中兽医药的优势,摆脱目前动物养殖业过量甚至滥用化学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含激素)和抗生素的局面,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养殖新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动物源性食品的食用安全问题,也为增加农牧民收入,繁荣和稳定农牧经济。

1 当前动物养殖业发展情况

为了促其快速生长,饲养者不顾动物基本的生长规律,通过科技手段,大量使用化学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含激素)等药物促进动物的生长,加快其成熟速度。而化学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属于人工化学合成物,不是天然物,因此自然界和生物体无法将其纳入自然物质循环系统进行能量转化。其所形成的残留,不仅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不能顺利分解,而且往往产生更严重的毒性和污染。此外,人工化学合成物从动物体内排出非常缓慢,又往往造成对动物脏器的损害。以上这些因素,很容易对饲养动物直接产生毒副作用和“三致”(癌、畸、突变)的严重后果。一旦这些存在问题的饲养动物被加工成供人类食用的动物源性食品,就会给食品安全,甚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危害。此外,其对饲养动物身体的严重损害,也为动物源性流行性疫病的产生与传播提供了条件。

2 传统中兽医药应用于现代养殖业的科学性与优势

动物饲料是人类的间接食品,动物不安全,人类就不安全。饲料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前提,与人民生活水平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面对动物现代养殖方法所造成的食品安全严峻形势,国际社会早已开始尝试用天然物来替代化学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含激素)和抗生素。

2.1 使用天然物的优点

(1)天然营养既可促进生长,又能改善肉质(风味、嫩度、口感等),避免了只注重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而忽略肉质改善的缺陷;

(2)在动物体内发挥有效作用后可被分解,纳入自然界物质循环,没有毒害与残留;

(3)用于防疫治疗时不会产生抗药性,可长期使用;(4)可形成环保型食物链,具有资源的可持续性。

2.2 传统中兽医药具有的独特优势

利用天然中草药给人和动物进行保健、治病,在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发展出独具特色的中医药学、中兽医药学。千百年历史实践检验证明了其科学性和可靠性。

2.2.1 抗疫理念先进与方法科学。中医药学强调人体自身平衡、人与社会平衡、人与自然平衡,倡导“治未病”理念。其着力点在于提高抗病能力和自我康复能力,扶正祛邪,而不是一味地消灭有害微生物,所以不会促使微生物产生抗药性和发生变异。中医药不仅可治疗已知疾病,而且对于未知微生物(包括发生变异的微生物)也有办法。我国历史上许多疫情,当时并不知是何种微生物致病,中医药却能够根据症状防治。中医药抗疫理念与方法,特别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赞同并倡导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一优势对于我们解决集约化动物养殖所带来的动物疫病防治方法及其预后问题,应对食品安全风险和可能爆发的动物源性流行性新疫病,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2.2.2 近年来的实践已取得当代条件下正确应用的宝贵经验。值得称道的是,近年来,为克服现代化学合成药物饲料添加剂(含激素)与抗生素的负面作用,我国一些专家与养殖企业一直在继承传统中兽医药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探索,并已取得了诸多宝贵经验。

3 建立中国特色的生态养殖模式势在必行

能否有效解决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件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与国家社会稳定的大事,有必要将其提升到国家安全战略高度来认识。在目前我国动物养殖业特别是集约化动物养殖业普遍存在过量甚至滥用化学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含激素)和抗生素的情况下,仅仅依靠严格规范执法不仅成本高,而且实际效果差。我们认为,只有通过立法建规,完善管理体制和机制,引导和鼓励建立生态养殖模式和严惩违法违规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含激素)和抗生素的行为并行不悖,才能彻底摆脱目前食品安全问题的被动局面。

(1)国家有必要将以传统中兽医药方法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生态养殖模式纳入国家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实施纲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政策与经费上予以倾斜性支持;

(2)当前我国对于畜牧养殖业相关领域多头管理的方法不利于食品安全保障,应在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之下设立专门机构,主管制定生态养殖业的规划、培养人才、组织科研和宣传普及以及各项有关工作;

(3)放宽对使用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的限制,鼓励和扶持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发展,首先将其中“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与“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用于饲料添加剂和治疗;

(4)扶持和鼓励相关企业根据自己的特点与条件,因时、因地制宜开发符合本企业实际需要的天然物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与防疫组方。支持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研发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

[1] 曹敬祖.浅谈中医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畜禽种业,2014,(12):18-19.

[2] 李凤娟,王元慧.浅谈中兽医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1,(5):14-15.

猜你喜欢

中兽医源性养殖业
中兽医药治疗鸡痘的新思路
动物疫病诊断中兽医病理诊断技术探讨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后溪穴治疗脊柱源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看20 16 年中医药纪事,议河南中兽医药发展
食用菌多糖作为添加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
雄激素源性秃发家系调查
健康教育对治疗空气源性接触性皮炎的干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