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然气走红新能源市场

2016-04-05肖永清

上海节能 2016年2期
关键词:气源

肖永清



天然气走红新能源市场

肖永清

摘要:从天然气汽车及其上下游产业的国内外现状、国内市场空间、政策导向等若干方面,综合分析了我国天然气汽车产业发展中应重点把握的问题。

关键词:天然气汽车;气源;加气站

从2015年6月27日结束的中国加气站安全大会上获悉,低油价导致天然气出现“逆替代”,并影响了天然气汽车的推广。不过,车用天然气市场增速仅略有放缓,整体趋势仍向好。预计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汽车保有量达到870万辆,年消耗天然气约500亿m³。因具有清洁环保、改装技术成熟、经济实用等多重优势,近年来天然气汽车呈现蓬勃发展势头。2014年天然气汽车产量达27.7万辆,比上年增长28%。据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统计,2014年我国天然气汽车共计消费天然气约220亿m³,比上年仍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占国内天然气消费总量的12.4%。其中,车用LNG消费量达到41.9亿m³,比上年增长114%。加大清洁汽车的开发及应用力度,以解决由于汽车尾气排放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环境问题专家及汽车产业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发展燃气汽车,特别是天然气汽车,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调整了能源结构,是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最现实的有效途径之一。

1 低碳引领新能源行业再迎发展契机

众所周知,环保和经济性是LNG的两大优势。首先,使用LNG做汽车燃料,尾气中的NO2、CO2含量比使用柴油燃料降低98%和30%。因此国家在2007年及之后出台多项政策扶植天然气汽车的发展,政策的扶植助力LNG汽车行业成长。其次,虽然对于LNG汽车而言,较高的售价和一次性改装成本可能会成为制约其市场规模扩大的一个因素,但是车用天然气价格相对汽油和柴油的价格优势特别明显,分别是汽油和柴油价格的48%和56%。相对于CNG(压缩天然气)汽车,LNG(液化天然气)汽车能源密度更高,单个气瓶携带的天然气更多,有效功率更大。在北京建设的首批液化天然气(LNG)公交车加气站于近日正式投入营运,目前已有北京、深圳、杭州等7个城市运营LNG公交车。

我国天然气汽车市场已相对成熟,天然气汽车保有量突破400万辆。2014年底加气站达到6502座,比上年增长28%,居全球首位。基于历年统计,考虑政策、市场、价格、技术等因素影响,预计2020年我国天然气汽车保有量达到870万辆,年总消耗天然气约500亿m³;加气站总量将突破11000座。国内各大汽车企业均已完成天然气汽车市场布局。我国天然气管网建设已初步形成“西气东输、北气南下、海气登陆”的格局,天然气供应有保障。其中,建成中亚管道A、B、C三线,设计年输气550亿m³;建成中缅天然气管道,设计年输气120亿m³;建成国内管道8.3万km,储气库20座,调峰量28亿m³;建成LNG接收站12座,接转量3 780万t/a;在建及规划的LNG接收站18座,远期可接转8 850万t/a。此外,中亚D线、中俄东线管道在建,中俄西线正在规划中。政策方面,从1999年至今,国家出台31项政策鼓励、推动车用天然气市场发展。未来,国家产业政策将从全方位扶持转向产业化牵引,有望出台《“十三五”天然气交通运输中长期发展规划》、车用天然气定价指导标准、储气库及加气站具体建设指导意见等。

近年来,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能源合作颇有成效,日前,西气东输三线在北京举行开工仪式,这条能源动脉投产后,将和西气东输二线、一线一同盘活中亚地区和中国西部的天然气以及煤制气资源,三条管线年输气总量将达到约770亿m³。中国石油还透露,西气东输四线、五线也已在规划中。2015年6月和8月,中国连续颁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均明确鼓励以天然气替代燃料油,大力发展天然气汽车。同吋,工信部也发布了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鼓励措施。

相较于其他替代燃料,天然气性能优越、技术成熟,中国目前已经形成了天然气压缩液化、储藏运输以及天然气汽车整车、零部件制造等完整的产业链条。CNG将天然气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00,适合出租车、公务车等中小型车辆。LNG则在低温下将天然气液化,体积只有常压下的1/600,由于保温罐体较大,更适合公交、环卫、重卡等大型车辆使用。天然气燃烧后只产生CO2和水,与燃油车相比,天然气车可减少93%的PM2.5排放。此外,天然气爆炸极限高、燃点高、抗爆性好,比燃油车更安全。

2 天然气提速带火汽车市场给相关企业带来利好

“十二五”期间天然气量价齐升局面将给天然气生产企业、相关设备制造企业、下游管输企业以及城市燃气公司带来利好。

目前中国天然气下游市场面临3大问题:交叉补贴、政府要让利于民和上游油气生产商越来越多试图直接给大用户供气,3个问题反映城市燃气运营商、居民、工业大用户和上游油气生产商之间利益的博弈。另外,鉴于中国拥有世界数一数二的页岩气资源量,国际能源署认为,并不是资源量,而是技术、定价和管道等基建,成为制约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发展的主要因素。

虽然我国天然气的消费量增长迅速,但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目前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仍较低,仅约4%。根据相关规划,到2015年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要提高到7%~8%。未来天然气的消费量仍将保持高增速。

国家能源局修订的《天然气利用政策》草案正提交各部委征求意见,《政策》优先类项目中包含:天然气汽车(尤其是双燃料及液化天然气汽车),包括城市公交车、出租车、物流配送车、载客汽车、环卫车和载货汽车等以天然气为燃料的运输车辆。根据这一政策,天然气作为汽车能源将得到优先发展,其中首次将“城际客货运车辆优先使用天然气”写入政策,预计未来城际客货车辆和新增公交车将广泛使用LNG。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5.2%。而且我国的石油接替率已经略低于1,连续多年没有发现大型油田,而天然气尤其是非常规天然气的潜在资源储量非常可观。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上,天然气汽车的优势非常明显。以LNG 汽车为例,相比柴油汽车,LNG汽车的氮氧化物排放仅有柴油车的25%,碳氢化物、碳氧化物仅为柴油车的30%和12%,颗粒物排放几乎为零,并且LNG 发动机的声功率仅为柴油发动机的36%,无铅、苯等致癌物质,基本不含硫化物。除了能源安全和环保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车用天然气是天然气下游应用中价格最高的,随着众多高价LNG 和照付不议的中亚管道气进入,车用领域是最好的消化高价气的场所。因此也是石油巨头们亟需开发和培育的市场。从目前情况看,国内气田的供气增速有所放缓,未来天然气供给的很大一部分增量来自于进口管道气和进口LNG。而为了消化这些高价气源,天然气汽车是最好的应用领域,也是石油巨头们亟需开发和培育的市场。

3 天然气汽车将迎爆发式增长市场的发展势头吸引了中外车商目光

保守估计目前全球天然气汽车保有量已达1630万辆。世界正进入天然气汽车时代,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居于前列。

由于LNG汽车受制于加气站不足的制约,目前LNG仅应用于城际客车、公交车和重卡。从2008年开始,LNG公交车开始爆发式增长,其发展速度远超客车和重卡行业增速。与柴油公交车相比,LNG公交车单是燃料一项就能节约成本10%~30%,目前北京、杭州、深圳、乌鲁木齐、昆明、湛江、张家口等城市均开始运行LNG公交车。

只要有天然气加气站的地方,当地政府都会支持选购天然气客车。相比燃油客车,天然气客车更环保、使用成本更低;相比新能源客车,天然气客车更经济、技术更完善。

中国天然气汽车市场的势头已吸引了国内外大型汽车生产厂商的目光。日本汽车企业已将压缩天然气公共汽车和卡车、天然气改装汽车及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作为目标技术。

不久前,中国石油昆仑能源华港燃气集团公司与江苏苏州、无锡、常州和南通四个交通运输公司,联合在北京举行LNG(液化天然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标志着国内最大LNG客车推广项目正式落户长三角地区。除北京、乌鲁木齐、长沙等城市率先在公交系统进行LNG客车示范外,国内多个城市由于铁路提速和燃油费税改革等带来的冲击,纷纷进行LNG汽车引进尝试。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和南通等的4个道路运输龙头企业,于2009年强强联合组建了江苏大运交通股份有限公司,将LNG汽车的使用作为推进低碳交通运输、提升所在城市品位的战略选择,并确定中国石油昆仑能源华港燃气集团为合作伙伴。华港燃气集团为昆仑能源有限公司与华北油田公司合作设立的中外合资燃气经营企业,立足于华北油田自产气、中国石油管网气、江苏LNG和煤层气四大资源。华港燃气集团下属江苏华港燃气公司在江苏如东建立LNG接收站,日供气能力达到35万t,为江苏运输企业稳定供应燃料提供保障。

4 政策助推天然气客车成为市场的主旋律

客车市场是政策市场,对国家的政策敏感度较高,受到国家总体经济环境的影响较大。天然气客车占据公交车市场的份额约在8%左右,今后几年,环保、节能仍然是客车市场的主旋律。在环保、节能客车产品中,混合动力客车、纯电动客车、燃料电池客车等虽然节能效果好,排放达到国家标准,但技术不成熟、价格较高等不利因素制约了其商业化进程。天然气客车技术相对成熟,节能效果尚可,排放也符合国家标准,价格与普通同类公交车型相比,不过高出2万~3万元,公交企业和运营单位都能够接受。因此,从实用角度出发,天然气客车市场在增长的态势将不会改变,增长的主体是天然气公交车。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带动公交车大型化的趋势将继续加快,天然气公交车销量将增加。根据国家的“十二五”规划,我国将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进度,很多城市计划将公交线路延伸,开通城乡公交线路,公交车车型走向大型化,从市场销售情况看,10 m以上的公交车将成为市场需求主流。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同时,国家继续要求作为实现城乡一体化重要载体的公交车必须环保,这给天然气客车带来巨大商机,这一特点决定了天然气公交市场的销量将增长。

据了解,公交客运企业对天然气客车的采购,最近也是如火如荼。新疆伊宁表示力争3年之内将所有的公交车更换为天然气公交车;辽宁大连近期发布计划,“十二五”期间该市将更换新增1000辆天然气公交车;浙江宁波也计划2015年天然气公交车达到2 500辆。据测算,1辆公交车的尾气污染物排放量相当于50辆小汽车的排放量。如果将北京市1.5万辆使用普通能源的公交车改为LNG公交车,就相当于改造了75万辆小轿车。这样的环保效果对于PM2.5严重超标的城市来说非常重要。北京公交今年将投入100辆LNG公交车,除了天然气的价格优势之外,北京公交选择投运天然气公交车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环保。北京公交以后在更新车辆时,将大量采用清洁能源公交车,而不会再采购柴油公交车。

近几年,公交优先政策在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得到充分落实,有些城市的公交车几乎全部更新。但是由于道路拥堵情况少、资金不到位、运营环境混乱等原因,三线城市和大部分二线城市公交优先政策的进展相对缓慢。随着城市的发展,特别是2009年在国家优惠政策支持下,轿车进入家庭的速度大大加快,二、三线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逐步凸显出来。另外,随着公交立法的快速推进,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公交运营环境得到相应改善,公交优先政策向二、三线城市推进的条件逐步成熟。受益二、三线城市公交车市场需求的增长,我国公交车市场的增长点将继续向中小城市转移。比较讲求实用的二、三级市场,必然大量购进既节能环保,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价格又相对便宜的天然气公交客车,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必然趋势在近几年的二、三级市场中将表现得更加突出,因此,天然气公交客车一定会在二、三级市场放量增长。

专家预测,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同投资,在全国各地将增设近300多个天然气加气站,这将使天然气客车在公路客运市场中得到更快推广,必将推动CNG类客车市场的发展。根据以上分析,6 m以上CNG客车占据公交车市场的份额可能要加大,估计将会达到10%。具体销量可能增加到5 500辆左右,增幅大约在15%~20%。CNG客车将成为推动公交车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

5 天然气汽车的发展空间巨大逐成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调研情况来看,CNG 出租车平均每公里燃气约0.3~0.4元,烧油约0.7~0.8元,而改装费用在6 000~9 000元不等,无论是购置专用天然气汽车还是改装原有柴油车,如出租车、重卡等改装天然气后一般一年即可收回成本。

天然气汽车在日常使用中,具有非常良好的经济性。按照目前油气价格情况,以 LNG 汽车与柴油汽车每10万km使用成本比较来说,大型客车每10 万km能节约8.1 万元,重卡每10 万km可以节约15.75 万元。但根据近期调研反馈,天然气重卡、大客车等在动力、续航能力、无故障率等方面已经广泛获得终端客户的好评,天然气汽车在动力等方面已经完全满足需求,并已经在物流公司等重卡圈子内获得一定口碑。

气源不足和加气站不足是天然气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中暂时的瓶颈。从目前的规划测算,到2015 年我国将有大量的管道气、进口LNG 接收设施建成,能新增供气500 亿m³以上。而国内常规气田以及煤层气、页岩气的开采也将新增大量天然气供给。其次是LNG 加气站问题,据了解,按照1 个加气站支撑100 辆车测算,一般LNG 加气站约1 a即可收回成本,因此相关方建站动力十足。但建设加气站毕竟需要解决气源、用地以及安全等多方面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可以逐步普及。中国天然气汽车也面临一些风险。目前中国液化天然气下游业务推广还不够有力,行业竞争加剧使企业毛利率下滑、采购成本上升,中国天然气加气站还未形成网络,建站需要的土地资源愈加紧缺,相关标准尚需完善,更重要的是,车用燃气的价格近年来不断上涨,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节点迫近,这些都使天然气汽车的发展仍具有悬念。

我国发展天然气汽车虽然起步不晚,但总体技术水平不高。在有气源的地区,主要是做好建站、改车两项工作。从建加气站来说,有气体压缩机和配套辅机的研制、开发、生产问题,还有气体干燥设备、脱硫设备、控制设备、售气设备以及连接管件及阀泵配件的研制、开发、生产问题。从改车方面说,压缩气瓶和改车零部件也有大量的技术问题需要研究和开发以天然气汽车为龙头的相关配套设备的开发和生产,所形成的产业群,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随着国家政策对天然气汽车的肯定以及气源问题的逐步解决,天然气汽车在未来三年将实现高速增长。天然气汽车行业在未来三年实现高速增长是毋庸置疑的。预计到 2015 年,我国将至少新建LNG 加气站3 000 座,新增30 万辆LNG 汽车,对应的总市场空间超过150亿元。在此轮天然气车用大发展中,能够为此领域提供相关设备的厂商将最为受益。

6 结语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应用天然气作为汽车代用燃料,并有比较成熟的技术和先进的设备,以及严格的标准和科学的管理经验。所以,加强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我们吸取国外的经验和教训,有助于我们获取国外最新信息和数据资料,有利于我们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促进我们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特别是在建设加气站方面,要本着科学态度,大胆吸收国外成熟先进的建站经验,参考国外的先进标准,走建设油气混合站的道路,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使全国首批12个天然气汽车试验示范城市真正起到试验示范作用,并推动全国天然气汽车产业的发展。

节能信息与动态

Natural Gas Is Popular at New Energy Market

Xiao Yongqing

Abstract:The articl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key issues during natural gas vehicle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from domestic and overseas current situation, domestic market room and polices guidance of natural gas vehicle industry and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industry etc.

Key words:Natural Gas Vehicles, Gas Sources, Gas Station

DOI:10.13770/j.cnki.issn2095-705x.2016.02.011

猜你喜欢

气源
边远井作为城镇燃气储气调峰气源的可行性
燃气灶具气源适配性检测项目的分析与质量改进
飞机地面气源机组设计及关键技术
怎样在MEH系统当中使得高低压气源自动切换目标得以实现
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气源系统与成藏模式
B737NG飞机发动机引气系统故障浅析
高炉鼓风机组防喘气源优化
燃气专项规划编制若干问题思考
大型飞机气源起动装备供气流程设计与计算
气源净化技术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