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还原儿科发展窘困的真相儿科医师短缺启示录

2016-04-05许方霄高军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年9期
关键词:资深儿童医院人士

●许方霄 高军/本刊记者

“儿童看病难,招聘儿科医师更难。”几乎业内所有医生和专家均认为儿科医师短缺是医疗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儿科医师真已告急?在大多数专家看来,“风险高、工作累、收入低”是造成当前儿科发展捉襟见肘、儿科医师短缺的主要原因,事实真是如此?难道就没有一个能解决儿科医师短缺问题的好办法?就此,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郑珊、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外科主任刘迎龙和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资深人士表达了各自的看法。

儿科遭遇困境是实情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人民群众对卫生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大城市,一个孩子的健康,常常受到全家甚至几个家庭的关注,特别是两孩政策实施后,儿童医院或医院儿科的医师资源越显紧张。

“近年来我国多地爆发儿科医师短缺的危机,如:北京儿科限号、广州儿科急诊关停和上海儿科告急,儿童医疗红灯频闪,不同形式的儿科限诊,致使患儿平均候诊时间长达4 ~6 小时。”说起儿科医师短缺问题,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郑珊满脸担忧。她说,《2015 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表明,我国2010 年儿科执业医师10.5 万人,2014 年为10 万人,5 年来绝对数减少5000 人。我国每千名儿童0.43 名儿科医师,参照美国每千名儿童1.46 名儿科医师的比例,儿科医师人数至少还缺口20 万。

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外科主任刘迎龙也明确指出,从目前儿童病床使用率和儿科医师负担情况来看,儿童医院的负荷在各类专科医院中最为沉重,儿科医护队伍极度稀缺,医患配比严重不足的矛盾愈发凸显。刘迎龙说:“目前我国0 ~14 岁的儿童有2.3 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8%,医疗机构儿科医师的人数为11.8 万人,儿科医师和人口的比例是0.5‰,而美国这一比例是1.6‰。”此外,刘迎龙还举例说,他朋友的孩子在大年初一早晨发烧,发现后便立刻送往儿童医院,但由于看急诊的人特别多,朋友便挂了特需号,但即便这样也排到了230 号,一直到下午5 点才看上病。

医院绩效考核是儿科医师短缺的罪魁祸首

中国人口基数大,儿童出生率也较高,按照“有需求就有市场”的说法,儿科医师不应该短缺,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当前我国儿科医师短缺现象?难道真如专家们所言,儿科医师风险高、工作累、收入低?但是中国的公立医院都是事业单位。理论上,同一座城市,同样年资和职称的医师收入应该相差无几,为何会出现儿科医师“收入低、待遇差”的问题?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资深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儿童的疾病谱相对较窄,所以在专业研究上,儿科的医学发展相对缓慢,一些医生不愿去儿科也在情理之中。此外,由于医生和患儿很难顺畅交流,儿科的治疗风险和难度比其他科室风险大也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但医院绩效考核制度才是儿科医师短缺的罪魁祸首。

该业内资深人士说,医院的绩效考核制度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医院内都普遍实行。在这一制度下,医院的科主任除了要完成治疗任务外,还要承担经济效益这一重要任务。该业内资深人士说:“医院的绩效考核不仅要考核医生的医疗技术,更重要的还要考核每个科室的经济收入。要知道,科室创收多寡与其奖金分配有直接关系,也和医生的收入直接挂钩。”但随着国内对优生优育的宣传推广,当前患有先天性疾病或重大疾病的孩子很少,大多数患儿只是患感冒、发烧、腹泻等时令性疾病。“正是由于疾病谱的限制,类似于高血压、心血管病等价格昂贵的药在儿童医院几乎绝迹,需要用到支架、导管、人工关节等医疗器械手术的情况也寥寥无几,而这些恰恰是最可能出现‘灰色收入’的领域。”该业内资深人士表示,近些年,医院儿科或儿童医院输液现象横行,虽然不排除是医院为获得更多效益而为之,但即便如此,这种收益也是有限的。儿科绩效考核成绩“不理想”,不仅直接导致儿科医师的收入远低于其他科室医师的收入,甚至很多儿童医院或医院儿科也因此停办或取消。

解决儿科医师短缺局面不是棘手难题

为了解决儿科医师短缺、儿童看病难的问题,社会多方积极献策,呼声最高的当属“在医学院校开办儿科系”或“扩大儿科系招生规模”,甚至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在2016 年全国两会上也公开表示要“扩大儿科系招生”。“这种建议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更令我惊讶的是,其中大多数人居然还是专业人士。”该业内资深人士认为,开办儿科系不仅解决不了儿科医师短缺问题,还可能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甚至导致新的供需不平衡。

该业内资深人士表示,进入医学院校后,每一位医学生都会学习儿科学、药学、内科学、妇产科学等学科教育,也都经过儿童治疗的专业训练,只不过进入医院后定在哪个科室便成了该科室的医生。该业内资深人士肯定地说,要解决儿科医师短缺问题,根本不用专门开设儿科系,没有意义。“儿童的疾病和成人一样,都是获得性疾病,只要下定决心,对其他科室的医师进行简单回炉培训,大部分非儿科医师都能成为优秀的儿科医师。如此一来,这一供需矛盾在一夜之间就能得以解决。”该业内资深人士还反问道:“内科大夫的孩子感冒发烧时,有几个会将自己孩子送去找儿科大夫?”

此外,该业内资深人士还说:“由于儿童处于生长期,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通常不会患有太大的疾病。虽然如今业内很多人都在呼吁儿科医生短缺、儿童看病难、儿童用药少,但其实我国儿童死亡率在全世界都是最低的,尤其是大城市的儿童,大多数都比较健康。”该业内资深人士提到,曾有一位比利时的国际儿科权威医生到北京儿童医院进行学术交流,待学术交流活动结束后,北京儿童医院盛情邀请这位比利时儿科专家在医院出半天门诊。半天时间内,大约有50 个孩子前来就诊,但他只给2个他认为病情很严重的孩子开了药,对其他患儿只是医嘱多喝水、好好休息、注意生活习惯等。该业内资深人士认为,这足以说明儿童在正常发育中出现的疾病都是比较容易治愈的,只要治疗及时,家长注意,一般不会出现大问题。

“那些曾严重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疾病,如小儿麻痹症、天花、麻疹、百日咳等,如今早已被全覆盖的儿童计划免疫疫苗有效阻挡。儿童感冒、发烧等时令性疾病,甚至很多儿科疑难病,以现有的技术力量、治疗能力和药物也完全可以解决。”该业内资深人士同时强调,我国儿科发展在国际上尚处前列,社会和政府不必因儿童医院或儿科少而感到恐慌。

提高自身素质才是保障儿童健康的根本之道

社会上“加强儿科建设”的呼声日益强烈。对此,该业内资深人士表示,我国在发展儿科建设过程中一直存在两大误区,其中既包括政府提倡大力开发儿童用药,又包括家长在儿童治疗方法、态度上的误区。该业内资深人士认为,药品,尤其是输液,对儿童的健康存在巨大的潜在威胁。“药物在肝脏里燃烧、肾脏内代谢,这无疑会给孩子的肝脏和肾脏带来沉重的负担。”该业内资深人士指出,儿童极易发生药物性肝炎和药物性肾炎,特别是肾炎,不仅极易复发,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且到中老年的时候还容易导致肾衰竭。

“为什么如今五六十岁的老年人患脑梗塞的比例那么高?为什么饮食结构比城市要好很多的农村居民脑梗塞的发病率丝毫不比城市低?原因就是滥输液。”据该业内资深人士回忆,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打吊针”在我国农村地区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医疗行为,而这些患脑梗塞的患者大多早在儿童时期就成为“打吊针”大军中的一员。“输液会导致不溶性微粒残留体内。”该业内资深人士还形象地比喻道,“这些微粒在人体内到处滚动,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它们长期蓄积在人体内的心、肺、肝、肾等毛细血管中,且不可能再从人体内出来,待‘雪球’达到一定体积后,就导致了心肌梗塞、脑梗塞、肺动脉高压等高危疾病的发生。滥输液就相当于在人体内安装了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爆炸。”该业内资深人士认为,儿童特别是婴幼儿,生病及时就医是原则,但作为家长,不能主动要求医生采取输液等治疗方法,应在医生指导下理性应对,否则只会人为地造成儿科医师紧缺和社会恐慌。

针对社会上广泛呼吁发展儿童药的建议,该业内资深人士并不认同。他认为,只有老年人才是大病群体,无论是药品研究、治疗还是医学保障,政府都要极度关注,但儿童这个群体不需要。“我国现有的儿童药物完全可以承担绝大多数患儿用药,发展儿童药就是迫害下一代。”该业内资深人士认为,政府需要鼓励对罕见病药物的研究,但不应鼓励对儿童药进行整体研发,否则新一轮药物营销策略、收受回扣的魔手将会无情地伸向儿童。该业内资深人士激动地说:“成人都已深受滥用药之害,儿童稚嫩的心脏、肝脏和肾脏又怎能受得了回扣营销战略下洪水猛兽般的药物攻击?政府不能好心办坏事,提高儿童自身身体素质才是当前最该呼吁和重视的事。”

猜你喜欢

资深儿童医院人士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智慧谷”搭建海外人士创新创业“新”桥梁
纪念香港资深演员——吴孟达
妙手仁心 洞察细微——访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名誉主任贾立群
WHEELS IN MOTION
桂北乡贤所撰《资深集》及《资深集补篇注释》相关问题述略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公布第三批资深会员名单的通知
北京儿童医院“全预约”能否见效?
湖南省儿童医院青年科技协会成立
资深重装备来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