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魏恕工笔人物画的审美特征及意义

2016-04-04康强

艺术探索 2016年2期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绘画

康强

(广西艺术学院 中国画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魏恕工笔人物画的审美特征及意义

康强

(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广西南宁530007)

魏恕工笔人物画蕴含着:体现人文精神、现实观照的内容美,凝练简洁的形式美,尊重传统与个性的绘画语言美,鲜活感人的形象美,真诚生动的生活美,情景交融的意境美,诚挚深沉的情感美,细腻委婉的女性情怀之美,游刃有余的理性之美,等等。作为长期坚持工笔人物画研究、教学和创作的学院派学者型画家,魏恕工笔人物画展现出的艺术风格、创作思想、审美倾向对当今画坛形成深刻影响,尤其其少数民族题材的创作实践、语言探索,继承、发展并丰富了中国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形成了独具个性的艺术魅力。

魏恕;工笔人物画;审美特征;意义

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队伍庞大,画家年龄层次构成合理,绘画作品在题材、风格、表现形式、表现手法、作品数量等方面异彩纷呈,然而,在繁荣的表象下却蕴含着愈来愈突显的问题及亟待寻求出路的遗憾。如在当今文化、艺术思想多元化的大环境下,艺术家的创作理当朝着各自的审美特征,根据各自的创作思想,而逐渐发展形成百花齐放、高峰林立的盛况。但一些画家在专业修养、文化艺术思想等方面浅尝辄止,更有急功近利者追名逐利、因袭成风。这不但使这类画家自身难以在艺术之路上走得更远,一味的摹仿跟风、随波逐流也直接伤害到原创者在艺术上进一步的探索,甚至有可能扼杀原创者攀登艺术高峰的勇气。同时,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中出现的格调低下、无病呻吟、过分沉迷肌理制作等问题也越来越令学术界有识之士担忧。

在这种境况下,坚持中国绘画的前瞻性及包容性便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魏恕在工笔人物画领域卓有成效的探索和成就无疑成为当今中国画坛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而这种探索,或许将会成为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创作寻求正确发展方向、正本清源的一剂良药。作为长期坚持工笔人物画研究、教学和创作的学院派学者型画家,魏恕的工笔人物画展现出的艺术风格、创作思想、审美倾向对当今画坛形成了深刻的影响,尤其其少数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的创作实践、语言探索,继承、发展并丰富了中国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形成了独具个性的艺术魅力。魏恕工笔人物画所蕴含的审美及其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体现人文精神、现实观照的内容美。当代少数民族女性题材工笔人物画继承了传统工笔人物画的精华,又融合现代美学法则和审美理想,具有了广泛的公众性。魏恕工笔人物画的内容主要以当下文化语境下少数民族题材为主,她多角度地对绘画语言进行分析与探讨,揭示出这一绘画主题的永恒性,如人生与爱、生命的繁衍、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因而,魏恕在创作时更注重学术性,尽量拓宽对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研究的视野。同时,魏恕少数民族题材的工笔人物画创作把挖掘地域文化艺术资源、深化地方民族民间美术遗产传承与发展、加强发展地域性民族民间美术文化结合起来,使创作首先具备了学术性和社会性的内涵。当然,少数民族题材本身所具有的原生态文化能量及所反映的民风、民情,也提升了魏恕工笔人物画创作的境界。魏恕笔下的少数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作品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当代性。同时,魏恕在进行少数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创作与研究中,既爱护少数民族的文化基因和风俗传统,又正视他们对现代文明生活的期待,并体现各民族物质、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这都体现了魏恕工笔人物画对民族艺术有意识的推动,体现了其少数民族工笔人物画的社会意义、学术倾向和人文关怀。

第二,凝练简洁的形式美。在魏恕的画作中,统一的构图、简练的线条、热烈单纯的设色等形式都体现了纯粹的审美特点。魏恕的工笔人物画统一而有变化,整体而富于细节,然而从不拘泥于局部的刻画,形成了纯粹与含蓄的高度统一。魏恕从不像当今画坛那些热衷精工细琢的画家,沉迷于细节描写、肌理制作,画面语言杂乱繁琐,以致作品匠气十足而缺乏思想性和想象力,使人味同嚼蜡。简洁纯粹是“美”的重要原则之一,简洁使一切变得井然有序,纯粹让心灵平静祥和。魏恕作品《农女箫声》就遵从了这一原则。作品描绘了乡村生活中一个轻快、温暖而富于少女情怀的欢乐情景。画中一头壮牛似乎劳作完毕而返,姿态矫健而轻松,牛背的花季少女表情恬美、清婉,正以悠扬的箫声抒发出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憧憬。画面近似几何图形的分割,布局简洁,几个形体和单纯的色彩有机组合,周围背景概括得十分简练,而画面却给人们带来深沉厚重的审美感受。简洁流畅的画面使作品充满生活情趣的同时,还赋予作品以经典的瞬间和永恒的神圣感,令人过目难忘。除构图外,魏恕工笔人物画创作在技法、主题、造型等方面也都秉承了这种艺术原则。这种趣味也代表了魏恕绘画艺术的创作态度和审美高度。

能够在具备丰富的艺术手段、技巧,熟悉多种艺术风格、创作形式的条件下,坚持将简洁作为创作方向,这与作者单纯的心灵与纯粹的艺术追求是分不开的。当然,身为阅历丰富、学识深厚的大学教授,魏恕的“单纯”绝非是简单和纯真,而是历经精神世界的繁华、沧桑而顿悟出的“丰富的单纯”,是艺术创作中的一种纯粹的“格调”,更是一种潇洒自由的人生境界。魏恕的绘画充满对精神世界的本质的渴求,面对生活、生命之类的根本问题,渴望达到更高的精神存在,本能地为一切精神事物所吸引,以至于心灵越来越丰富,理想越来越单纯,画面越来越简洁、凝练,使得她的绘画艺术呈现出热烈天然的纯粹美。

第三,尊重传统与个性的绘画语言美。绘画语言表现是艺术创作的核心价值之一,而当代绘画主题的更加凸显及材料的多样化催生了技法的改进与创新。魏恕工笔人物画创作的艺术表现形式、语言多样,彰显时代个性,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借鉴融合相关艺术观念形式语言。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线条。魏恕秉承传统绘画艺术精神,并结合时代审美,强调因线条的力度、节奏而形成的美感,以及线条所承载的表现功能与艺术内涵。她反对当前一些工笔人物画家机械地用细线沿着轮廓去“描摹”对象,而主张勾线应像创作书法那样讲究用笔,以“写”出形象。在魏恕工笔人物画创作中,线的功能包括表现形体结构、表现画面结构及二者兼备等。而在艺术效果方面,还在于对画面的突出或模糊,以更显神秘和含蓄。当然,线还是一种独立造型的手段。魏恕曾经创作过许多传统意义上的白描作品,她完美地用线勾勒出独立的艺术形象。近期我们也看到魏恕白描与意笔线描的探索,并形成了相应的艺术风格。在这批作品中,通过线的穿插、交错、藏露,表现层次、厚度;通过线的快慢、转折、顿挫,表现运动的节奏与韵律;通过线的疏密、粗细、长短,表现画面的组织和构成。它们对中国画线条的运用起到很好的诠释并作出一定的突破。此外,魏恕绘画中的线条借鉴了写意画注重书写性以传达画家微妙情感和精神内涵的特点,从而具有独立的欣赏价值和美感。魏恕工笔人物画的线条运用对当今画坛一些年轻工笔画家不重视用线以至作品气韵全无、死气沉沉的现象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二)色彩。魏恕工笔人物画抒情写意的色彩原则,形成了独特的色彩情调——平面化、富于装饰性、主观性。按照着色的有无、多少,魏恕工笔人物画可分为线描、淡彩、重彩等表现形式。基于对笔墨情趣和纯粹简洁的审美精神的追求,魏恕绘画中的色彩偏于单纯、典雅,倾向于文人化的、以笔墨为主的,表现出一种清淡、静逸的意境。当然,时代在演变,当代工笔人物画家还需要从时下艺术洪流中吸取有益元素。在把握基本的色彩审美精神的前提下,魏恕也注重吸取西方绘画、中国民间绘画的构图、色彩的长处,对工笔人物画的色彩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并培养出自己独特的色感。

(三)装饰意味、肌理效果、现代材料等。魏恕的部分作品中,有效强调了装饰意味,对形式高度提炼。魏恕对材料肌理也做了必要的实践,以鲜活的形式表现中国画时代语境下的生命力。当然,把握民族传统与时代观念的融合,在坚持民族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建立多样化的绘画语言形式体系与艺术价值观念,也是魏恕对当代工笔人物画形式语言内涵的诠释。

第四,鲜活感人的形象美。在艺术审美甚至现实生活中,不管是对事对物还是对人对景,在魏恕的思维中,都以美的原则作为指导,以做到尽善尽美。在家庭生活中她会认真思考,作为妻子做到哪些方面才算合格;作为母亲又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和素质;女儿结婚了,作为岳母又得自省新的家庭格局下自己的做事方式是否需要改进;等等。这些在魏恕心中都会经过深思熟虑并形成“标准”和“原则”。而对于艺术形象的要求,她更是严格遵循美的要求和准则。针对当今画坛出现的人物形象毫无审美依据的随意变形、扭曲及漫画化等绘画倾向,审丑、夸张、荒诞等流行“风格”,以及一些表现搔首弄姿、装腔作势的城市表象的精神虚无的创作风气,魏恕坚持唯美畅神的审美观念,坚持用美的形式、美的形象、美的精神来净化人们的生活和思想。魏恕创造的艺术形象往往呈现出一种直接、强烈、感人的情绪,毫不掩饰地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喜悦、欢乐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赞美、憧景之情。对人物形象的选择,魏恕更倾向于女人要优美温润、男人要方正健硕、老人要沧桑平淡、儿童要积极向上的“正统”的审美标准。她在创作中经常运用主观色彩,以描绘少数民族人民质朴、开朗的美,色调层次清晰,人物形象往往具有甜美亲和的神态。魏恕强调艺术形象必须要有血有肉,要尊重和表现对象的内心世界。因此她笔下的艺术形象有生气、有个性、有内涵、有情感,深刻感人。其《乡妇》就体现了唯美主义的创作精神。画面中的少数民族妇女,面相俏丽,身材、姿态莫不展现女性特征的美。主体突出,造型扎实,虚实得当,人物与背景处于淡淡的、若隐若现的朦胧中,使画面呈现出一种滋润流动、温馨浪漫的动人语境。人物表情恬静安详,眼神清澈透明却掩饰不住一丝淡淡的忧郁。这份忧郁是画中人物对于为人妻为人母的思索,还是对未来生活的迷茫?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作者的文学修养诸如唐诗宋词中的哀婉气质不经意地倾注在画中的艺术形象上,从而赋予作品诗歌般的韵致和审美品格。

同时,魏恕笔下的艺术形象有从现实中得来的生活化与真实性,形象具备少数民族特征(包括地域性和民族性),同时重视思想性,亲切感人。魏恕的工笔人物画创作是对置身于特定环境、情景、场境下人物思想活动的表现,通过人物的眼神、动作及其之间的交流、互动,表现丰富的内心活动。

第五,真诚生动的生活美。艺术创作和艺术审美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亲近自然,即寻求生活之美。魏恕是一位热爱生活、尊重生活的画家,长期以来坚持深入乡村进行艺术采风,并带领一批又一批年轻画者走上艺术之路。魏恕是一位对生活美具有强烈憧憬和无限热爱的人,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勤劳、善良、勇敢、淳朴、健康、坦率、真诚的性情,符合了她对人性真善美的追求。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风俗文化、绚烂夺目的服饰,无不牵挂着魏恕的审美情结。数十年来,魏恕持之以恒地保持着超乎寻常的热情,投入到少数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的创作中,讴歌少数民族的欢乐与真情、美丽与伤感,讴歌少数民族人民多姿多彩的生活。魏恕对生活似乎有着一种永不枯萎的好奇心与新鲜感,在生活中发现美和表现美使她对深入生活近乎痴迷。她渴望剥离平淡生活中那些无趣的琐事,寻求美的源泉。当然,她也是一位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艺术家,无论是夫妻劳作后女人替丈夫挑出脚中倒刺,还是盛大节日中苗女盛装送歌,在魏恕看来,都蕴含着深刻的美,并且,她将这种美以工笔人物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她从纺线劳作的少女、布匹、织机和棉线等场景中发现并提炼了块面、线条、几何形态、黑白、干湿等更为纯粹的绘画语言,创作出既有生活情节、现实趣味,又有构成规律和形式美感的佳作——《纺线图》。这充分说明魏恕是开动脑筋地走进生活,并具备相当的美学、文学素养。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魏恕在画中展现的生活之美便具备了主动性、生动性和不可替代性。

第六,情景交融的意境美。魏恕工笔人物画具有诗意性的内涵,通过描绘人物、景物以表达思想感情,进而形成幽远的艺术境界,令观者通过欣赏、联想产生共鸣并受到感染。作品是否具有意境,这是中国画作品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魏恕的工笔人物画总体来说是倾向于抒情的,往往借助人物情节与简单背景、相关物品的巧妙结合,通过对细节的关注,在追求“似”与“真”的前提下,寻求最为合适的艺术语言、艺术形式来表现对象的生命特质,创造出情景交融、意象充实、充满感情色彩的意境。

“画法可学而得之,画意非学而得之。”魏恕是一位真正热爱生活、追求艺术的画家。对于魏恕来说,艺术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多是精神、情感的需求,艺术托负起她的精神、梦幻和理想,慰藉了她的精神和心灵。魏恕对文学、音乐、舞蹈等相关艺术形式的一贯热爱和涉足而养成的文化涵养,在其绘画作品中展露无遗。其作呈现出既豪迈洒脱又严谨微妙、既肆意奔放又流畅含蓄的美学特质,画面清丽淡雅、鲜活自然,并凝聚着一种不可名状的张力与厚重感,透射出一种淡出世俗的雅致灵动之情,充溢着诗词歌赋般的灵性,以具体的艺术形象诠释了“诗情”“画意”的审美意义。魏恕绘画意境的创造与她本人的人格涵养有着密切联系,与她博览群书而形成的人文素养分不开。同时,她有意识地经常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从而提高了自己的精神涵养,也相应提升了作品的意境。

第七,魏恕绘画艺术还体现出诚挚深沉的情感美、细腻委婉的女性情怀之美、游刃有余的理性之美……魏恕绘画艺术承载着时代意义、学术思想及现实需要,当被作为重要的艺术现象、体系加以研究。

魏恕工笔人物画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及现实意义。当今中国工笔画纷繁复杂的表象下,创作思想及审美标准多元化的背景下,对艺术创作、艺术家、艺术作品的评价、判断应在历史经验、艺术规律、个人艺术特征的范畴中去伪存真、正本清源、大浪淘沙。作为致力于工笔人物画创作、研究且卓有成效者的学院派画家,魏恕刻苦探索、积极思考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趋势,寻求其发展的源流及成功的可能性,并致力于引领青年画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内获得更大发展。魏恕绘画艺术的难能可贵之处,首先在于她坚持艺术来源于生活的思想。这是她和当下工笔画坛流行的程式化、冷漠的绘画现象之间的根本分歧,尽管后者搬进了西方诸如抽象主义、表现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艺术观念,运用抽象、概括、几何分割、变形、明暗、色彩等手段使画面呈现出丰富绚丽和貌似坚实的效果,但掩盖不了缺乏生活体验的冷漠而难以打动观众。当然,魏恕并不否定西方艺术,相反,她热爱西方艺术优秀的成果。这种态度同样适于她对待中国优秀传统。她借鉴西方艺术,尊重并努力研习传统,却并不为外来因素和传统所囿。魏恕主张勇敢地面对未来,立足当下,敢于真实反映自己的时代,真实面对生活、深入生活、表现生活,敢于面对工笔人物画创作现状。这是跟当下某些脱离生活与时代的创作完全对立的美学思想,也是进一步根治抄袭成风、一窝蜂、集体风格等顽疾,为当今工笔人物画找到突破口最有效的药方。

魏恕的工笔人物画有众多的追随者,包括来自全国各艺术院校的优秀毕业生,各地为数众多的工笔人物专业画家、美术爱好者等。或许这些追随者最终的创作面貌和风格不尽相似,但尊重生活、尊重传统、尊重创新的创作思想却深入他们的心间,这势必对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不管是从学术领域还是现实影响,魏恕工笔人物画艺术体系在当今画坛都具有重大意义。

(责任编辑、校对:李晨辉)

Aesthetic Features and Signific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Realistic Figure Paintings by Weishu

Kang Qiang

The rich significance of Wei Shu’s traditional Chinese realistic figure paintings embraces,among others,the warmth of humanism,the simplicity of formats,the love for tradtion and personality,the vividness of image,the sincere love for life,the profound and gentle beauty of femininity and the power of reason.As a scholar devoted to traditional Chinese realistic figure paintings,WeiShu excerts great influnece in the field in the perspectives of artistic styles,creative ideology and aesthtics and expands the expressive way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s.

WeiShu;Traditional Chinese Realistic Figure Paintings;Aesthetic Features;Significance

J205

A

1003-3653(2016)02-0125-04

10.13574/j.cnki.artsexp.2016.02.022

2016-01-25

康强(1973~),男,重庆人,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讲师、研究生部副主任,研究方向:中国人物画。

猜你喜欢

工笔人物画绘画
罗登祥的工笔绘画
花开的声音
陆俨少人物画谱(九)
陆俨少人物画谱(二)
赵炳宇工笔人物画工笔
《夏日》国画工笔
马海方的重彩写意人物画
关于写意人物画的断想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