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运“抢票”不绝,就该服务提质不止

2016-04-04钱科峰

运输经理世界 2016年12期
关键词:火车票车票运力

文/钱科峰

春运“抢票”不绝,就该服务提质不止

文/钱科峰

12月27日,被媒体称为最激烈抢票日的一天,2017年农历腊月廿八的火车票开抢,多个热门方向车票瞬间被秒光。北京西站率先开售1月25日到西安、武汉、武昌、太原的火车票在一分钟内被抢光,北京站开售的开往东北方向和合肥方向的车票在几分钟内全部售罄。(12月28日《北京青年报》)

一票难求,千人抢票,这种火暴场景几乎每年都在重复上演。虽说借力互联网之后的春运火车票购买已十分方便,但进步的是技术,缺失的是运力,所不同的是从漏夜排队买票转向了紧盯屏幕秒杀,快速抢票的结果是让抢不到票的失望来得更快些。车票抢得快,说明火车受欢迎,车票被秒光,说明僧多粥少资源缺,春运火车票火热程度超过天猫双十一,不知是喜还是忧?

抢到车票的固然心安,抢不到车票还得辗转煎熬,当大多数人能够顺利踏上春运返乡归途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关注那些抢不到车票为回家犯愁的人们。当然,春运出行渠道多元,不必在火车票这一颗树上吊死,航空、公路、水路等各种形式都能帮助回家,然而作为铁路部门是否应该反思这抢票背后的服务缺失与运力滞后?让硬件投入更多些,让运力结构更合理些,让春运临客多增开些,让供给与需求的对接更平衡些。我们不抹杀铁路部门这些年在加大投入提高运力改进服务方面的努力与作为,但就春运市场的供需关系而言,实在还有深化供给侧改革的必要,让供给更适合需求,让供给跟着市场走。

让大多数人抢到春运车票,这是一个前提,在保证这个前提的基础上,如何让抢不到票的遗憾越来越少,让旅客不再为一票难求而发愁,这是面对春运市场必须要做的一门功课,找差距,补短板,优服务,促硬件,增运力,拓票源,逐渐降低“抢”的激烈程度,逐渐在余票中体现出春运的从容与温馨。

不过,话要说回来,春运火车票上演疯狂的抢票大战,要反思的不只铁路一家,为什么旅客不疯狂抢购飞机票、汽车票?为什么不疯狂秒杀春运包车与社会拼车?这在充分说明火车具有高效安全舒适等诸多优势与吸引力的同时,也暴露出其他出行方式的魅力缺失与市场疲软,以致无法与铁路同台竞争,以致处于春运市场的边缘,只能发挥捡漏补缺的作用。这无疑值得我们公路客运企业反思,怎样拉近与铁路客运的距离,怎样拉回逐渐流失的春运客流,以怎样的运输模式创新与服务改良去重新赢得旅客的青睐,通过怎样的供给侧改革与需求方取得更大的默契,我觉得屡年上演的“抢票大战”,最受刺激的并非铁路部门,应是那些市场萎缩倍受冷落的公路客运行业。

车票的抢与不抢,折射出两种不同的热度与境况,车票抢不够的运输部门需要搞调研补短板,车票没人抢的运输方式更要找差距促转型,一场“抢票大战”,也许可以提供两种不同角度的思考与推敲,但殊途同归的是,我们的出行服务,离春运市场需求还有多远?离旅客满意从容出行还有多少差距?

猜你喜欢

火车票车票运力
火车票的“家人们”
找车票
我是个“小车票迷”
全球二十大集装箱船公司运力排名
送别诗
全球集装箱船运力发展趋势

运输经理世界的其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