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隐喻及其翻译

2016-04-03牛荣亮

文学教育 2016年26期
关键词:喻义喻体意译

牛荣亮

认知隐喻及其翻译

牛荣亮

作为一种语言表达方式,认知隐喻具有直观、形象的特征,因此认知隐喻既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无处不在的认知现象。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认知方式传递到目的语中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而隐喻翻译已经成为研究翻译方向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为引言;第二章为全面介绍隐喻;第三章为隐喻翻译的六种策略;第四章为结论。

认知隐喻翻译策略认知语言学

一.引言

虽然隐喻研究自古有之,但是仅归类于修辞学之列。隐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隐喻翻译时,我们不仅要关注语境,还应熟捻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本文认知对隐喻进行了全面介绍,研究分析了认知隐喻翻译的七种策略。

二.认知隐喻

1.定义

Lackoff和Johnson站在认知的角度从功能和结构两个方面对认知隐喻的定义加以阐释。从功能上看,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和经历另一事物;从结构上看,隐喻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

2.认知隐喻的语义特征

隐喻意义是基本意义与语境作用的结果。束定芳指出认知隐喻具有如下十种隐喻特征:矛盾性、临时性、模糊性、隐喻程度性、系统性、语义映射的选择性、方向性、不可穷尽性、多样性和回复性。

3.认知隐喻的分类

Peter Newmark将英语隐喻分为六类:死隐喻、陈腐的隐喻、常用的隐喻、有所改变的隐喻、最近形成的隐喻和新颖的隐喻。根据英语隐喻的形式和意义将其分为四类:简明的隐喻、半隐性隐喻、隐形隐喻和复杂的隐喻。简易隐喻指那些格式明显的隐喻;半隐性隐喻专指篇章中出现的只有喻体而没有本体的隐喻;隐性隐喻专指那些喻体不明显,喻义隐晦含蓄的隐喻;复杂的隐喻,指形式和喻义均颇为复杂的隐喻。

4.认知隐喻的功能

隐喻是一种文化反映,它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隐喻是语言系统的再生机制,利用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形成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它富有表现力,可以通俗易懂地表达复杂的认知。

三.认知隐喻的翻译

本章研究并分析了认知隐喻翻译的六种策略。

1.保留喻体的策略

如果在同一喻体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不同的喻义,而喻体又不宜代替,那就应该采用保留喻体的翻译策略。此时,应采用保留喻体,辅以意译补偿的翻译方法。

(1)Becauseofflashmarriageandlackingofmutual understanding,Johnandhis wifeledacatanddoglife togetherafterthewedding.

译文:由于闪婚和缺乏相互了解,约翰和他妻子在婚后过着狗和猫一样不和的生活。

2.隐喻替代策略

在英汉互译中,对于文化重叠的的情况,我们就可以直接用目标语文化中相同意象来进行替代。

(2)同舟共济,译文:tobein thesameboat.

3.隐喻转换策略

由于中西方在物质、文化、社会及宗教等方面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英汉两种语言所负载的文化信息也就不一致,因而我们可以采取转换成目的语文化中相近的意象。

(3)说曹操,曹操就到,译文:speakofthedevilandhe willappear.

4.隐喻舍弃策略

由于中英文化中有许多文化空缺现象,翻译时在目标语中根本找不到对应的表达。此时,为了不失翻译的根本,可舍弃原文的喻体,保留喻义即可。

(4)awetblanket,译文:一个令人扫兴的人。

5.直译与意译策略

为了保留原文的特色,我们应该尽量采取直译;由于文化和认知背景不同时,我们可以采取意译。

(5)asbusyasabee, 译文:像蜜蜂一样忙碌。(直译)

(6)higherflyer,译文:好高骛远的人。(意译)

6.解释与加注策略

由于语言及语言中的隐喻现象非常复杂,在译出喻体字面意义时,给出必要的解释与加注。

(7)济公劫富济贫,深受贫苦人民的爱戴。

译文:Ji Gong,RobinHood inChina,robbedtherich andhelpedthepoor.

四.结论

隐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翻译是将源语言文化中的认知方式传递到目标中,而隐喻翻译已经成为翻译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对隐喻进行了全面介绍,研究分析了隐喻翻译的六种策略,希望本文对以后翻译实践中的隐喻翻译有所启发和帮助。

(作者介绍:牛荣亮,长春工业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学)

猜你喜欢

喻义喻体意译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中英动物隐喻差异之解析
英语果蔬名称喻义举隅
从英汉动物词汇的喻义看文化差异
从英汉动物词汇的喻义看文化差异
《红楼梦》比喻的喻体类型研究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
Shock Ini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xplosives at Near-ambient Temperatures
从喻体选择对比哈萨克语和汉语比喻的民族差异
喜马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