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关注“三性”

2016-04-03欧运波

文学教育 2016年26期
关键词:三性启发性层次性

欧运波

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关注“三性”

欧运波

课堂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语文课堂提问应追求有效性,有效的语文课堂提问主要体现为启发性、层次性、适宜性。

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层次性适宜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有效的课堂提问一方面可效能有效地控制教学过程,获得教学反馈;另一方面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的效率。课堂提问应该是有效的,有效的课堂提高应该关注“三性”

一.启发性

所谓启发性,就是问题要有思考的价值。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才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在文本的言语细节处发现意蕴,进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但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无效的提问比比皆是,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填空式的提问,学生只需像做填空题那样,填个空就完成了,根本不用思考。有位教师在教学《岳阳楼记》的时候,一开始就提了三个问题:这篇文章的标题是什么?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这些问题学生看看文本和注释,立即就能回答出,这些问题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没有多少价值。第二种是选择性的问题,这种问题学生只要回答肯定或者否定就可以了。很多教师在课堂上经常提以下问题:对不对?是不是?这种选择性的问题也是没有思考价值的。第三种是浅层次的提问,问题也没有多少思考的价值。有位教师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的时候提了这些问题:邱少云身上是怎么烧着的?邱少云最后怎么样了?这些问题学生只要看过一遍文章都能回答,因而也没有多少思考的价值。以上三种提问产生的危害是明显的,一是使学生的阅读总是在浅层次上浮动,深入不下去,二是使学生产生思维的惰性和骄傲自满的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王安石在《书洪范传后》后说:“问之不深则听之不周,思之不深则取之不周。”布鲁纳也曾经说过:“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发展智慧”。这些论述都突出强调了提问应该具有启发性。启发性的问题应根据文章和学情来设计。某位教师在教学《黔之驴》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驴的悲剧是怎么样造成的?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深度,能促使学生深入地的研读文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层次性

层次性主要是指语文教师所提的问题有梯度、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水到渠成。这样的提问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某位教师在教学《小枯灯》时,设计了以下四个问题:1、作者与小姑娘在课文中见过几次,地点在什么地方?2、作者对小姑娘的态度是怎样的?3、作者的朋友会去看小姑娘吗?4、小姑娘和作者谁的品格高尚?四个问题环环相扣,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这种提问方式是智力操作模式在课堂提问中的运用。第一个问题是事实性的问题,它能使学生熟悉课文,培养学生记记忆力,养成认真读书的良好习惯。第二个问题是经验性的问题,学生要对课文知识加以深入理解并整理才能得出,它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并引发学生的兴趣。第三个问题是创造性的问题,需要学生深入研读文本并发挥想象力才能解决问题,主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第四个问题是评价性问题,对所学的内容做出判断和评价,主要培养学生的判断力。以上四个问题就培养了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三.适宜性

适宜性主要指适合学生的学习,也适合教师的教学。主要体现在数量适宜、难易适宜、时机适宜。

一堂语文课应该提多少问题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应该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定。高频率、高节奏的课堂提问不利于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思维的发展。因为这种提问看似热闹,实则只是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另一种是低效率、低节奏的提问。这种提问也不利于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思维的发展,因为这种方式会导致课堂气氛的沉闷和学生思维的钝化。

语文及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所提的问题的难易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所提问题太简单,学生不加思索就能回答,这对培养学生思维是有害的。所提问题过难,学生经过多次努力还不能解决,就会使学生产生挫败感,这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正确的做法应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设置难易适宜的问题,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获得成就感,进而产生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

语文课堂提问的时机也应适宜。孔子曾经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的意思就是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的状态,悱的意思是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的状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到学生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语文课堂需要有效提问,使提问有效的重要途径是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具体分析学情,精心设计出具有启发性、层次性、适宜性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和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三性启发性层次性
谈舞蹈教学中启发性语言的运用
小学数学层次性问题设计初探
巧用『三性』
把握欧姆定律“三性”
摭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突出“三性”抓巡察 正风肃纪见真章
提高法治能力要增强“三性”
探析辨证论治的层次性
价值观层次性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