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淘井

2016-04-02梁尚端

农村.农业.农民 2016年5期
关键词:钉耙一篮挖井

梁尚端



淘井

梁尚端

“穴地出水曰井,井,清也。”《汲冢周书》:“黄帝作井。”《字源释义》:“甲骨文的井,像木交叉筑起的井口形。在井的中心加了一点,表示这里有水,井的本意就是水井。”如此看来,井至少有4000年历史,恐怕在没有文字记载之前,就有井这一事象存在,《易经·井》第48卦,有取法于井水养人,淘井、修井的记载。

挖井、淘井、修井三部分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系统。

先来看挖井。假若井口有四尺,那么挖的时候起码要在4丈那么宽的直径上斜着向下挖,先大后小。第一层挖有七八尺深的时候,留下旱框,旱框大概有二尺宽,人还能在上边行走,然后挖第二层。第二层的土系到第一层的旱框上,再从第一层的旱框上系到地面上,照此类推。根据当地的水位,决定挖井的深度。在出水之后,将木工做好的井盘木系下去,平放之后,在井盘木上一层一层、一圈一圈往上垒砖头,一直垒到与地平。井口周围放一个锻去了中心的大碾盘作为井沿,以免光滑。井盘厚度大概有半尺,用枣木、槐木等坚瓷、受沤的木料为上乘,重量有几百斤。

再说说淘井。第一步是汲水,用三根杉木杆在井口周围搭成一个三角形架子,上边滴溜一个滑轮,用大绳绑在笆篓、筐或木桶的鋬上穿过滑轮中心。淘井者一般都是年轻人,两三个人轮流换班,下井前先喝酒,之后上边的人把木桶系下去,将井里的水一桶一桶汲上来。水汲完后,再拿短锹、锨、小钉耙、瓢,把井里的杂物——树叶、树枝、淤泥等,一桶一桶、一筐一筐、一篮一篮汲上来,三四个钟头才能完成任务,也有10多个小时不等的。

最后一个环节是修井。淘完井之后,如果发现井壁上的砖头有朽、空、歪的现象,就用两个钉耙钩住缺口上方的砖头平面,上面用绳用力往上挣,绑在树上,然后递砖、石灰将其修复。修井这种活儿非常累,非常难干,也有很大的风险。

挖井难,淘井寒,修井悬。吃水甜,效法天地,纯自然,无污染。噫,持续千百年。百人一口井,吃水造炊烟,瓦罐汲,水桶担。十冬腊月结冰镩,一不小心刹那间,一命染黄泉。五黄六月天,霹雳又闪电,脚蹅泥泞井沿前,一步不留心坠井泉。万不抽一也曾见。噫,父传子,子传孙,循环往复几千年。我欲因之测天下,莫不如此这一般。噫,难,难,难!悬,悬,悬!终而归之,甜,甜,甜!怎不为之叹?何以不来羡,叹之难,羡之甜。

民间自古就有“一人开井,万人饮水,吃水不忘开井人,二人不开井”的至理谚语。南阳是中原文化和楚汉文化浸润、延伸之地,人们的吃穿住行、思想意识无不打上它的烙印,无不使之以参照、以模仿。

我们的先祖生活在那样的艰难岁月,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向自然界争得生存和自由,这种精神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作者系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会员)

猜你喜欢

钉耙一篮挖井
喝水不忘挖井人
吃水不忘挖井人
猜猜Ta是谁
晒稻子
晒稻子
一篮臭鸡蛋招蝇来下蛆
耙山芋
胡图与花童
我家小妹妹
自私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