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机农艺在花生高产栽培技术上的应用

2016-04-02贺山峰,张军培

农村.农业.农民 2016年18期
关键词:耕深摘果多菌灵

农机农艺在花生高产栽培技术上的应用

一、整地深耕,科学施肥

花生适宜在透气性好、耕作层疏松、排水和肥力特性良好的沙质土壤种植。最好选择3年以上未种植过花生的不重茬地块。整地前,每亩施优质土杂肥2500~3000千克,尿素10~15千克,过磷酸钙25~30千克,硫酸钾复合肥60~80千克,也可以在起垄播种时种肥同播。耕深一般35厘米以下,不同的土壤性状,要耕不同的深度。沙质土壤一般耕深30厘米,土质层较厚的黏壤土宜深耕35~40厘米。深松要在播种前进行,一般25厘米深,要求旋耕耙上翻下松,做到耕深均匀一致,地表平整,无重耕或漏耕。

二、品种选择

一般选择用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如豫花14、豫花15、远杂9102、豫花9719等。

三、种子备播、处理

应选择荚果饱满、色泽纯正的双仁果做种。播种前,在晴天上午把花生种连晒3天,不能晒果仁。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用25%适乐时种衣剂按种子重量包衣,每亩用90%钼酸铵10克与种子混合拌均匀,宜现拌现播,以免降低种子发芽率。

四、机械作业播种技术

播种前,为了保障花生出苗均匀一致,必须保证土壤墒情。土壤含水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播种,应先造墒后播种。造墒后,地表有利于机械作业时,先用螺旋耙作业达到地表平整后再播种。

春播机械覆膜技术:在长葛市春播地膜覆盖模式种植,应在清明节前后播种,要求气温在15℃以上,早熟品种在12℃~15℃时播种。垄距为85~90厘米,地膜边覆土5~8厘米,厚度2~3厘米,播种深度3~5厘米;种肥同播时,种子与化肥接触之间不能低于8~10厘米;垄高为12~15厘米,每垄播种双行,双行间小行距35~45厘米为宜,穴距为18~20厘米;每亩7000~8000穴。同时,在机械上配的药桶里,兑好用苗前除草的盖草能、乙草胺等除草剂,进行一次性作业。选用黑色地膜有利于花生生长,压紧地膜头开始作业,地膜覆土高为2~3厘米。

机械夏播花生种植技术:气温在20℃以上时,小麦收割后,及时用旋耕耙灭茬,每亩用土杂肥3000~3500千克,花生专用肥50千克。然后,机械耕深、深松作业不低于20厘米;整平地表后起垄种植,机械作业起垄55~60厘米,每垄播种双行,双行间小行距30~35厘米,穴距16~19厘米,播种深度最深不超过7厘米,最浅不低于3厘米,垄高13~15厘米。亩穴数8000~9000为宜,高水肥田宜稀,薄地宜密。

五、田间管理

(1)苗期

花生棵出土后应及时清棵蹲苗,在花生出齐进行第一次中耕时,用小锄把花生幼苗周围的覆土清除,使两片子叶和第一对侧枝露出地面,以利于第一对侧枝健壮发育,使幼苗生长健壮。清棵深度以2片子叶露出为标准,及时培土,注意不能损伤压苗或碰掉子叶。覆地膜花生应在花生幼苗露出地表时放风破膜,破膜大小以幼苗而定。清棵蹲苗促使花生幼苗侧枝发育生长,结合中耕除草,促进子叶营养转化和制造养分。

(2)中期

初花至结荚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也是管理的关键时期。春、夏播施底肥不足地块,可以根据花生苗期生长情况及时追肥,一般在花生初花至盛花期追施,每亩追施尿素10~15千克,过磷酸钙20~30千克,分次穴施于结果层。花生全生育期内需水量为前期和后期少,中期多。开花至结荚期,花生植株生长旺盛,气温高,这时段需水量最大,此期遇旱应及时浇水,如雨水过多应及时排水。成熟后期雨水大,容易造成花生烂果、果生芽、霉果。中耕除草,此时花生大量果针入土,总有一部分果针难于入土,在中耕过程中及时培土,可提高花生结果率,增产15%左右。此期要促壮控旺,初花期用50~100克硼砂和0.1%~0.2%的钼酸铵溶液兑水50千克均匀喷洒叶面,提高结果率。在盛花末期对生长过旺的可以用生长调节剂,缩短时间,一般在花生植株30厘米高时,用状丰胺或壮饱胺1000~1200倍液叶面喷雾,如果喷后仍过于旺盛,可间隔7~10天再喷1次;也可以采取人工踩秧的办法控制旺长,一般在晴天下午3时后,用脚将直立的植株踩到,可以促进果针入土,提高坐果率,每亩可增产15%左右。

(3)后期

结荚至成熟时,叶片容易早衰脱落,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早衰,可根外施肥,叶面喷施丹飞,花生的结果率提高到50%以上;叶面喷施磷肥,可以很快运转到荚果,促进荚果充实饱满;0.3%磷酸二氢钾+1%尿素亩用量各200克,喷施2~3次,间隔7~10天,要对病虫害同时用药,保护叶片,延长功能期。如遇秋旱,及时浇水。

六、病虫害

(1)花生病害

在长葛市花生开花期用50%多菌灵1500倍液喷施一次,可有效预防花生茎腐病;对褐斑病、黑斑病、枯斑病、网斑病等,在发病期7月中旬可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15%三唑酮10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间隔7~10天,连喷2~3次;纹枯病、锈病可用12.5%唏唑醇4000~50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立枯病可用5%井冈霉素水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根腐、茎腐病可用50%多菌灵1500~2000倍液灌根。

(2)花生虫害

花生生长前期防治蚜虫、红蜘蛛可用10%蚍虫啉3000倍液、2.5%的扑蚜虱2000倍液或40%乐果1000~15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花生生长后期主要有甜菜夜蛾等,可用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每亩50~60毫升叶面喷雾防治。

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等,防治方法:播种整地时每亩用3%毒死蜱颗粒5~10千克或3%甲拌磷颗粒5~10千克撒入地里,可在花生开花下针期,或在结荚期和饱果期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毒死蜱乳油500毫升拌毒土50千克撒施于结果层,或兑水40千克灌根效果更好,减少花生虫果率下降,提高产量。

七、适时机械收获

当花生多数荚果已经饱满,果壳网纹清晰,内壁呈褐色,中下部叶片脱落,上部叶片、茎秆变黄即可收获。收获过早影响产量,收获过晚易造成落果、烂果、霉果。必须因地制宜,按品种不同确定机械收获时间,机收时应尽量减少花生果的脱落受损。机械收获前要调试好机械入土深度和角度,土壤过湿时不宜机械收获。

八、机械摘果

花生收获稍晾晒后即可使用花生摘果机摘果,摘果时,要不干不湿,花生果过湿容易打烂嫩果,过干花生果易打破碎,要求摘净率在98%以上,破损率不超过30%,净度达98%以上。机械摘果后要及时晒干或机械烘干储藏,防止堆积,造成起热而霉变。

(河南省长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贺山峰张军培)

猜你喜欢

耕深摘果多菌灵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多菌灵的不确定度评定
基于卡尔曼滤波融合算法的深松耕深检测装置研究
耕深自动测量方法分析
农药多菌灵降解菌的分离及其降解效能研究
花生联合收获机摘果装置的研究进展
浙贝母中多菌灵残留量测定及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线性拟合与Kalman预测法修正耕深测量误差
啤酒中的“多菌灵”会致癌,它真的有那么毒吗?
微耕机耕深辅助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试验研究
摘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