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东:靠信用贷来“真金白银”

2016-04-02黄国勇

农村财务会计 2016年11期
关键词:田东县信用贷款农村信用

□ 黄国勇

田东:靠信用贷来“真金白银”

□ 黄国勇

广西田东县那拔镇六鲁村的村民谢艳保一家6口十多年来仅靠1.2公顷坡地种植甘蔗和玉米维持生计。2014年,六鲁村被评为信用村后,谢艳保一家获得8万元信用贷款,凭借启动资金建起了700平方米的鸡舍养殖肉鸡,仅一年的纯利润就超过8万元,谢艳保一家也从村里的贫困户变成了致富带头人。

这只是田东县农村金融改革信用体系方面的一个缩影。作为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县,田东县通过创建农村信用体系,探索村集体和村民共同发展致富的新路子。

起底农户信用信息

田东县通过创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打造“政府主导、银行推动、多方参与、共同受益”的农村信用体系。通过建立农户信用信息系统,开展农户信息采集,对信用农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实现农户信用评级全覆盖。到2015年底,共建立农户信用信息电子档案7.23万户,农户信用评级覆盖率达到89%,18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51家中小微企业被纳入征信体系。全县评定A级以上信用户5.8万户、信用村139个、信用镇7个,全县53个贫困村被评为信用村。农户凭借信用等级当天就可以获得1万—10万元信用贷款,信用评级越好,获得贷款额度越高。

2009年以来,5.9万农户获得小额信用贷款22.8亿元。信用体系建设有效降低了金融机构与农户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了农户贷款的可获得性。田东县思林镇真良村开展信用村创建,全村评定信用农户238户。截至2016年6月底,真良村已有98户信用农户获得田东农村商业银行信用贷款945万元,贫困户从原来的200多户减少到现在的10户。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1960元增加到2015年的7500多元。

田东县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完善乡镇、行政村网点布局,在全部行政村设立了“三农金融服务室”,使信用采集、贷前调查、贷后催收、保险服务、金融知识宣传等工作前置到村一级。实现基层组织建设和金融服务有机结合,为新时期基层组织建设搭设了新平台。作登乡大板村推广“农金村办”金融服务模式,村干部协助金融机构向村民介绍贷款、保险的办理流程,指导村民进行材料准备,让农户足不出村享受金融服务。农户获贷时间比之前平均缩短1.5天,最快的当天上午提交申请下午即可获得贷款。

信用贷款成效初显

田东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有效降低了金融机构与农户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较好地化解了风险防控难题。同时结合信用信息查询平台,银行能有效甄别安全型或风险型借贷者,有效监督和控制借贷农户的贷前、贷中和贷后行为。通过信用评级降低了银行贷前调查成本,利用村级金融服务室降低了银行贷后管理成本。

一是农户和企业获得贷款的覆盖面和满足程度得到提高,从2008年到2015年,全年农户实际贷款总额从18527万元增长到78595.6万元,全年获取贷款的企业数从48个增长到182个,全年企业实际贷款总额从72000万元增长到327656万元。

二是农村金融机构在加大支农力度的同时盈利水平也大幅提升,从2008年到2015年,田东县金融机构利润总额达到2.32亿元,增长了3.5倍;不良贷款率由2.36%下降到0.88%;存款余额由30.45亿元增长到93.71亿元;贷款余额由23.07亿元增长到85.59亿元;涉农贷款余额由15.41亿元增长到64.72亿元。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

猜你喜欢

田东县信用贷款农村信用
墨韵书香
“童心向党”庆祝建党100周年书画作品展
中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强化权益保护宣传教育 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广西田东县林逢镇科普惠农乡村e站站长蒙宥百:流翔高钙来了,角斑病奇迹般的走了
山西省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平泉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第六届“我是小画家”绘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风险管理研究
中小企业信用贷款困难问题分析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改制方向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