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野模式”让县域经济持续发力

2016-04-02谷建全

农村.农业.农民 2016年8期
关键词:县域集群农业

谷建全



“新野模式”让县域经济持续发力

谷建全

新野近年来立足实际、科学规划,围绕加快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以及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其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框架布局合理,重点明确,特别是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模式和取得的成效,值得省内其他县区借鉴与思考。

“五个着力”:促使新野县域经济亮点纷呈

一个县经济发展的快与慢、好与坏,主要取决于其发展的路径是否科学、方法是否符合实际。在这方面,新野县就找到一条很好的发展路子和科学方法。

首先,在发展县域经济方面,新野着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其实就是说新野找到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切入点。新野作为传统农区,找准了这个切入点非常重要。同时,新野的这一做法事实上也是顺应了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发展趋势。21世纪的产业创新方式就是产业融合发展,特别是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这种发展方式可以为农业增效、体制健全找到抓手并提供很好的路径。

其次,新野根据实际发展状况,着力培育现代产业集群。根据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的研究表明,“产业若要有竞争力,首先要是集群发展”,他把竞争力分为四大要素,也就是著名的“钻石体系”,即资源条件、市场状况、产业关联和企业战略。只有产业集群发展了,企业的交易成本才比较低,进而才能享受技术创新的外溢效应。换句话说,技术创新在集群和企业之间的传播速度是比较快的。所以,从产业发展的规律来讲,产业的竞争力来自于企业集群发展。新野从产业发展角度出发,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因此产业集群能够顺利、健康地发展,这与新野对集群培育的重视密不可分。

第三,新野着力拉深产业发展链条。新野的全链条发展也为培育产业的竞争优势提供了良好条件。粮食发展了,一切都会应势而起,这也是产业发展的一个规律。毋庸置疑,新野不仅顺应了这一发展规律,而且也很好把握了这一规律。

第四,新野着力完善产业服务体系。产业发展实际上是一种生态的概念,具体讲就是产业生态集聚、产业生态系统。当然,要想让产业生态系统逐步完善,服务体系的完善很重要。产业要形成激励效应,关键在于服务体系是否完善,产业链条是否完善。比如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服务链等方面的有效融合。只有这样,产业的生态系统或者说是生态环境才能比较优良。在这方面,新野做得很到位,亦是新野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亮点。

最后,新野着力厚植产业特色和优势。从县域经济发展角度讲,特别是县域产业体系的培育和完善,我们要遵循两个原则。一个原则是突出区域特色,另一个原则是突出区域比较优势。这种特色和优势来自于本地区的资源禀赋、市场环境和产业基础。新野在这方面抓住了重点。比方说,无论是花生产业集群还是科尔沁肉牛产业集群,或者是蔬菜产业集群,事实上新野都突出了本区域的产业特色和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这就把自己的产业特色和优势突显出来了。同时,这也体现了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

“五个有效”:助推新野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新野县域经济发展的“五个着力”,大大推进了其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成果明显,成效显著。

第一个有效是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目前形势下,转型升级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主线。不管哪个地方,都需要产业的转型升级,因为产业毕竟有生命周期,在这一情况下,无论是产业的链式发展、产业的集群发展也好,还是完善产业的生态体系、生态系统也好,或是厚植这种产业的优势也好,都能够有效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第二个有效是提升了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国家的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我们从发展理念和模式方面讲,过去追求的是速度和规模,现在我们追求的就应该是质量和效益。那么,产业发展的质量事实上就是产业的竞争力。比如,我们的农业就是弱势产业,效益比较低,我们就要通过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来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同时农业的产业竞争力也就会随之有效提升。另外,效益也会随之明显提高。这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第三个有效是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农业产业化本身就体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良性互动。因为县域经济的一二三产业一般情况来说是比较容易脱节的。然而在新野,这种一二三产业的良性互动效应却是很好地凸显出来了。新野围绕着农业去发展工业,工业发展上来了再带动服务业的发展,事实上这就是产业发展中的规律性。

第四个有效是推动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现在“三农”最突出的是小农生产方式的问题,这实际上是制约农业发展的最根本因素。我国的农业生产率比较低,抵御不了国外的粮食进口,根本原因就是国外的农业生产率比较高。事实上,这属于农业规模经营跟不上的问题。但是,新野在这一方面做得还是很好的。

第五个有效是破解了粮农征收难这一问题。现在的粮农征收难,是一个全国性难题。但是通过调研考察发现,新野通过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实际上把这个问题有效地破解了。

“五个找准”:理清新野县域经济发展思路

新野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和经验,为省内其他县区发展县域经济提供了思路与方法,这主要得益于新野找准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切入点、着力点、支撑点和结合点。

一是找准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这个关键点是什么,就是有一个符合新野县情的,遵循了经济发展规律、产业发展规律,顺应了产业发展趋势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这个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和重要保障。

二是找准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事实上就是产业创新。产业要想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就要不断创新。这个创新就要像中央现在提的,它包括了制度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也包括了产业的模式创新或形态创新。在调研中的几个企业,使我们深有感受,他们在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方面成效显著。因此,可以说新野找准了县域经济的有效切入点。

三是找准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这个着力点实际上就是产业的转型升级。另外,就是围绕农业上工业,这对县域经济非常重要。对于传统农区而言,它存在着工业化起点较低等问题,也就是我们怎么把工业化推进的问题。新野在这方面,着力点找得很准,就是围绕农业上工业,农业工业互动发展。同时,还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这都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因此,谁找准了着力点,谁的县域经济发展潜能就可以释放出来。

四是找准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所谓支撑点就是产业支撑。把县域产业做大做强不是一句空话,它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也就是说既要重视产业体系的培育,还要把这个产业里面的生态环境和体系优化。新野从这个方面讲,既重视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又重视了培育新型产业,进而使得其主导产业明晰,产业轮廓清晰,找准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

五是找准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最基础单元,在这一情况下,县域经济要想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就是要突出一个协调。从这一点上讲,新野的结合点找的应该说还是比较准确的。比如说,新野既重视了经济发展,又重视了民生建设;既重视了城,又重视了乡;既重视了“三化协调”,又重视了“四化同步”等,在发展过程中,“弹钢琴”的发展理念体现得比较充分。可以说,从县域经济发展角度看,新野县发展的经验和做法,在全省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广、复制价值。

新野的县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方法科学且符合实际,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新野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还要继续探索、不断努力,要以发展平台经济、创新经济、品牌经济、人才经济和共享经济为重点。期待在“十三五”时期乃至更加长远的未来,新野的县域经济得到更好更快发展。

(作者系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关注

猜你喜欢

县域集群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