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响

2016-04-01

博客天下 2016年6期
关键词:徐达网红癌症

朋友圈“匪帮”

这是微信公众平台上五个最富个性的公号创始人,中国的大号们正随着技术进步而进行着互联网迭代

好公号作者应该拥抱粉丝,拥抱商业

汤涌

本期封面编辑

两会期间,我和新榜CEO徐达内一起参加了腾讯视频的一个谈话节目,我对徐达内说:“你这种超级大号,新媒体从业者下一份工作好不好,都要看你给他们的号排名高不高。”

那是一个媒体主编谈论两会的节目,因为是直播,我们要谈论时政,又不能谈论时政,直播节目说错话会有风险,像央视老专家那样解读数字又担心观众会不爱看。大多数严肃的讨论都要混搭着卖萌卖腐。比如一个环节是徐达内要壁咚我,最后我们没有找到合适的墙,在沙发上完成……观众们在线上起哄。

我和六神磊磊是朋友,我们都喜欢和感激金庸先生给我们的武侠世界,我也记得他离职创业前后跟我说的许多重庆往事,他职业生涯中经历过的压力和快乐。

世相君张伟曾经是《博客天下》的执行主编,是我们的老同事,我们目睹了他怎样从不修边幅的编辑变成一个学习衣着搭配的商人,怎样一点一点地打捞失去的关注者,然后又投身的电商事业,我时常在想《西游记》里的一个细节:“那大圣把旗拆洗,总斗做一面杂彩花旗,上写着‘重修花果山复整水帘洞齐天大圣十四字,竖起杆子,将旗挂于洞外……他的人情又大,手段又高,便去四海龙王,借些甘霖仙水,把山洗青了。前栽榆柳,后种松楠,桃李枣梅,无所不备。”

当然还有充满观众缘的张召忠将军,我刚入新闻行的时候采访过他,但是他急着要去央视赶直播,聊了几句就告诉我:“回去在电视上看我讲,把我说的东西用电脑敲下来,你会得到一篇完整的文章。”晚上的节目里我就看见了他有点着急地问伊拉克人怕累太懒,为什么不挖坑埋设地雷。看见张教授退休之后推开干休所老年大学的诱惑,毅然上B站、玩公众号,突然觉得,人若雄心万丈,生命就没有老年。

我们看见一代公号运营者们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在这两三年内崛起,把微信朋友圈的注意力瓜分完毕,这五位出色的自媒体人大多从媒体来,有的身在军队,但最终也选择拥抱资本,他们中有的曾经失去过自己的号,又顽强地找回来。

他们有的红于新平台,有的则是从上一代“网红”直接华丽转身,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努力敬业,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可能未必一样,但都意识到了注意力的商业价值。

社交网络让大号更迭换代

杨林

本期封面写作

去年秋天,因为采访的关系,我和“网红”女孩们有了接触,一位媒体同行不久前找到我询问“网红”的联系方式,闲聊中,她告诉我,采访进行得并不顺利,“这些女孩都太难约,很多人真的把自己当成大明星了。”

但这并不让我意外,从对消费者的影响来看,“网红”们的影响力和粉丝黏度,并不比一个二线明星要差。

这也是徐达内在思考的问题。采访是在一个中午,整午饭时间他都在聊对“网红经济”,以及新一代大号的看法。从纸媒时代走出来的徐达内观察到,传统知名网友已经不再是微信公号时代的话事者,很多长着锥子脸、会卖萌的女孩设置着议题。

这已经超出了徐达内的认知范围,在我和他共同的理解里,网络影响力还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他们要么有着非常深厚的学识和一定的社会地位,要么是某一个专业领域的资深研究者,取胜之道在于见识和逻辑。然而到了微信时代,很多人靠着朋友圈获得大批拥趸。人们带着娱乐又平常的眼光,去看待这些新近崛起的红人,偏偏又爱追着他们花钱。

创业是场赌博,总有人闭着眼纵情向前

孔明明

本期写作《APP“亢奋”而死,创业者“任性”重生 》

因为操作稿件,我近距离地接触了几个曾经陷入低谷、又从头再来的创业者,他们仍然算是比较幸运的那部分人—一位采访对象告诉我,他的一个微信群里,有数十名创业失败、欠了债、最后不得不回到公司重新上班的人。

可以想象,在中国互联网经济大跃进、政策扶持、市场倾斜的鼓舞下,从“创业屌丝”到“财富神话”的故事,不断吸引有志青年投身创业潮,而他们中间,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成功突围。

我的采访对象中,有拥有留学背景,后又在大公司工作多年的人,他有家国情怀、理智的选择风口,最终却折身于巨头公司的海啸之下;也有草根出身,因为机缘巧合找到创业方向、拿到融资,却因为没有系统的商业及管理训练,而不断犯错的初学者;还有为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而创业,在市场的教育下,更能沉下心来研究产品,不再急于一时之成的90后。

他们都曾经历了挣扎和低潮:5亿美元被收购,卖还是不卖?几百名曾经一起奋战的伙伴,却要在资金压力下一个个逼其离开,那是一种什么感受?在创业困难时,一家人全靠父亲的退休金生活,还要不要继续坚持?经历了明星创业者的辉煌,如何学会去应对千万眼光的注视和有可能带来的嘲笑?

一个创业者告诉我:“那种感觉很孤独,非常孤独。但这恰恰是我必须忍受的。”

我也不知道谁能笑到最后。但就像在年初宣布解散公司的“一起唱”CEO尹桑在内部信中说的:“这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经历、一次历险、一堂课,不管是向上还是向下,我只希望能纵情向前。”

A别再埋怨爸妈老给你发养生文、缠着你问各种应用的功能了,愿意琢磨新东西的中年人总是可爱的

214期

《二线网民:互联网大佬争夺的人》 封面

夏无盐:这么有深度的报道,游戏玩家都没有留言发表看法,是休闲时间不看公众号还是……很难认同深度的游戏玩家,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前赴后继玩起来也是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

Qpee:趋势所致,在这个社会里手机不可或缺,但我们也需要一些时间放下手机去思考一下现实社会的喧嚣。

En:我爸妈学会用微信后,其实我还挺开心的。跟老同学聊聊天、约约饭、唱唱歌啊,每天开开心心的。

阿杨:我老妈自从看了京东商城,就不跳广场舞了!没事就在商城看服装。

《博客天下》:率先拥抱互联网的年轻人收起手机反思自己,中年人才拿着手机刚刚进场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别再埋怨爸妈老给你发养生文、缠着你问各种应用的功能了,愿意琢磨新东西的中年人总是可爱的。

214期

《生死“癌症岛”》 长报道

陈小强:从一个孤岛奔赴另一个孤岛,又有什么意义呢?也许最后没有得到一个更好的结果,但这一路上的脚步却可能是充满希望和期待的,不是吗?

青瑜:人一辈子为了什么?想想所有的人最终都是以病痛和死亡收尾,就感觉老天深深的恶意!

琴动洛熙:我就是在被确诊后住在了金雪梅的房子里,河北女孩就是我的病友,常一起来医院检查、复查、治疗,她走后我整整哭了3天。但我们把这叫小树林革命根据地,因为我们都在打一场没有时间的仗。或许这就是命吧,但我们不会认输,我们会继续努力,我们要活着,为了家人。

玉玉要减肥:看得好心痛,父亲四年前被诊断出巨型肝细胞癌,中晚期,兼具早期胃癌,两个独立的病症。当时家里天都塌了,好在父亲非常乐观,拼命想活下来,手术后慢慢恢复点体力了,从每天快走到每天跑二十里路,一直到今天。从当时被医生宣判手术只有5%的成功率以及短期的存活率,到今天已经过去快五年了。他给我们家创造了奇迹,感谢医生,感谢爸爸,感谢老天。也愿所有的患者和患者家属都能一起闯过这道难关,加油!

《博客天下》:凌志军的《重生手记》中引用了一句在癌症患者中广为流传的话:在因癌症去世的病人中,1/3是吓死的,1/3是治死的,真正死于癌症不过1/3。这个段子指出了比癌症更可怕的东西—恐惧。健康人面对癌症患者,任何安慰的语言都是无力的,但我们依然敬佩所有正在战胜恐惧的人。希望生病的人能康复,健康的人能长久。

214期

《挂号难,病还有救吗》 资讯

MIN.Z:单位报销的病假必须有三甲医院开具的病历证明文件,逼得我们小病也必须跑大医院啊。

多啦,不懂A梦:辛苦排队挂号,或者预约挂号。等了大半天,只换来有着博士级别的医生着急看完病去做其他事的焦虑……

头狂:为什么价高者得的方案不行呢?有些患者就是生些小病,但是一想到专家挂号费不贵就缴个几元钱挂上求个心理安慰,反而是重病患者千里迢迢从外省却始终排不上号。把价格提高了(上百也蛮合理的),增加了门槛,却能更合理地分配有限的医疗资源,为什么不行呢?

《博客天下》:关于理性看待专家号,本刊记者曾有切身体会:比如拔智齿这种事,大多数时候真不用惊动老专家,年轻医生同样技术与温柔兼备,一次拔四颗也没那么可怕。至于第一位朋友要不换个工作?

猜你喜欢

徐达网红癌症
Observation of nonlinearity and heating-induced frequency shifts in cavity magnonics
留意10种癌症的蛛丝马迹
不要上“网红”的当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坐在车里发呆的老公
酒作诱饵试功臣
酒作诱饵试功臣
网红滚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