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谣在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应用初探

2016-04-01徐少琴

学校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虫虫童谣儿歌

徐少琴

童谣则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亮丽的瑰宝,它的题材短小精悍,语言浅显易懂、生动形象,富有童真童趣和节奏感,孩子们特别容易理解和接受。它能熏陶情感,启迪智慧,促进儿童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我们尝试结合本园民间游戏课题研究的主题,让童谣资源和民间游戏有效融合,更好体现游戏的趣味性、娱乐性和教育性。

一、童谣在语言类民游中的应用

童谣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有数数歌、字头歌、颠倒歌、问答歌、儿歌、谜语、摇篮曲、绕口令等。优秀的童谣在千百年的历史传承中,凝聚着许多民族文化的精华。将童谣结合于民间游戏之中,能有效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有利于幼儿接受、理解和掌握。如小班语言类民游《虫虫飞》:“虫虫虫虫飞飞飞,飞到草地上喝露水,虫虫虫虫飞飞飞,飞到花园里踢踢腿……”这首儿歌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感,特别适合3岁以上孩子边吟唱边做游戏动作。孩子们在游戏中练习食指随儿歌变化动作,可以锻炼手指的小肌肉,发展手指活动的协调性,并培养孩子对游戏的兴趣和语言表达力。在儿歌的学习中,除了让孩子表演朗诵儿歌,还要注重對儿歌的理解,以及想象儿歌中蕴涵的丰富情境。可以尝试让幼儿想一想,这可能是什么虫子,谁会去草地喝露水,谁会在花园踢踢腿?活动中我给予孩子们一个具体的情境与想象的支点,给予他们更多表达的内容,更多的愉悦感受以及想像的空间。而且很多民间童谣本身就是浓缩的完整故事,如《蒸馍馍》:“小狗熊,离开窝,来到河边蒸馍馍,和好面,点着火,只有锅盖没有锅”。活动开始时,我就以儿歌的内容编了个故事,当孩子们对故事内容了解之后,我就很自然地读起了儿歌,孩子们也有兴趣地跟着念起来。但孩子们对几个相似音的读法有困难,很快有的幼儿开始时的兴奋劲就消失了,于是我就边念儿歌边做起了游戏来,这样孩子们就有模有样地学起来。有的是个人在玩,有的是两个孩子一起玩,有的则是几个孩子一起玩起来,小朋友们兴致盎然,不时传来快乐的欢呼声。

二、童谣在艺术类民游中的融合

民间音乐游戏是以在优美的音乐中边吟唱儿歌边游戏而著称。如音乐游戏《外婆桥》: “摇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你来抱,我来抱,抱到瓶边去拿糕。摇呀摇,摇呀摇,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好,外婆好,外婆叫我好宝宝。”这首耳熟能详的童谣,它几乎伴随我们几代人的成长,好多人都在妈妈的哼唱声中长大。当我播放出歌曲动画画面时,小朋友很快能明白了童谣的意思。他们在听唱儿歌中情感得到抒发,唤起儿时的回忆,所以在游戏中心情特别愉悦。分组游戏时每组的孩子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来,并能想出与众不同的动作,开心的笑容,快乐的歌声荡漾在教室中。

音乐游戏《小老鼠上灯台》旋律诙谐有趣,内容形象生动,是幼儿所乐于接受的,符合小班的孩子的年龄特点。这次活动中,我们充分为幼儿提供形象生动的多媒体音乐画面,以音乐和童谣表演的形式代替许多抽象的、枯燥的语言,用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启迪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

美国著名教育家罗恩、菲德指出:“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发展儿童运用自己的技巧创造作品的能力,而不必用他人规定的模式或方法”。童谣能够外化为美的形象,激起幼儿自由的想象的翅膀。把不容易表达理解的知识点编成浅显通俗的童谣,可以激发儿童的绘画兴趣,增加游戏的趣味性,体现出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大班民间游戏《奇妙的脸谱》利用儿歌“蓝脸的多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 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来教学,借助儿歌中语言表达,其中浓烈的色彩、鲜明的艺术风格很容易吸引幼儿,迎合了幼儿对色彩敏感的心理特点。脸谱中对称,夸张变形的线条,让幼儿绘画的笔触变得灵活,思维也获得多角度的扩展,满足了幼儿喜欢表现新奇的思维,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三、童谣在体育类民游中的渗透

民间体育游戏有着浓厚的趣味性,内容生动,操作简单,形式多样化。许多游戏配上童谣能让幼儿更喜欢接受。如中班民间体育游戏《卷白菜》:“卷、卷、卷白菜,卷成一棵大白菜。砍、砍、砍白菜,砍断了这棵大白菜。”这是一个需要孩子们合作的游戏,边念儿歌边游戏,幼儿们能有序地以一个孩子为白菜心卷成一棵大白菜,在儿歌念完后马上四散跑开,不仅口脑并用,又有利用动作的发展,体验与他人合作分享游戏的快乐情感。民间游戏《脚底搬搬》:“脚底脚底搬搬,一搬搬到南山,南山北,种小麦,小麦西,开飞机,飞机到,快缩脚”。“脚底搬搬”是民间流传的一种具有自娱性的活动,它玩法多样,随处可以游戏,几乎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几块绿色的垫子,琅琅上口儿歌,就能引起了孩子们很大的兴趣,孩子们自由结伴进行游戏,轮流交换角色,有的孩子们在等待的过程中,自行改造和创新游戏,在桌子上玩起“小手搬搬”的游戏。而且随着我园民间游戏活动的开展,幼儿的参与性有了提高,他们敢于尝试、探索各种动作,他们喜欢合作进行游戏。如把儿歌《小白兔》“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小鸭喝水》:“一只鸭子跳下水,张开翅膀来喝水,低头吃到小鱼儿,跳到岸上真开心,摇摇摆摆回来了”编进游戏中。这样单纯跳皮筋动作就和民间童谣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了,让游戏的内容更丰富,趣味性也变得更强。边跳皮筋边念童谣,不仅激发孩子对游戏的兴趣,提高了跳跃能力和动作的协调能力,有效地锻炼了孩子们的腿部力量,还同时训练了孩子的节奏感,发展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童遥具有独特文学性、趣味性、教育性、审美性等特点,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我们民间游戏教学的探索过程中,应当选择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情趣的健康向上的、趣味性强的优秀民间童谣,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了民间童谣,又把童谣溶于游戏之中,这样才能使民间游戏彰显出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魅力,带给幼儿更多快乐的同时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虫虫童谣儿歌
快乐童谣
虫虫涂鸦
识字儿歌
睡觉儿歌
虫虫攻略之“屎壳郎”
儿歌6首等
念儿歌
虫虫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