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对提高高中女生跨栏跑教学效果的研究

2016-04-01徐惠张希武田秀娥

学校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跨栏身体素质动作

徐惠 张希武 田秀娥

一、问题的提出

跨栏跑是技术性强,对身体素质(速度、力量、柔韧性)等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跨栏跑教学相对来说难度较大,尤其是胆量较小、素质较差的学生,多数是想跨而不敢跨(恐惧心理),能跨而不会跨(身体素质)。通过多年学生跨栏跑教学实践,针对学生的心理和素质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教学实践:高二年级8个班的162名女生。

(二)研究方法

1.观察法

观察高中女生跨栏课教学情况,面对栏架神色慌张、缩手缩脚躲躲闪闪等;观看跨栏跑体育教学片。

2. 问卷调查法

喜欢跨栏跑的占35%、不喜欢的占65%;不喜欢的原因:恐惧占48%、怕摔伤占32%、身体素质差占18%、其他占2%

3.教学实践法

消除心理障碍,运用针对性教学方法,技术教学与心理教学,

素质练习三者密切配合。

4.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跨栏跑教学相关资料及教学片。

5.数理统计法

对高二女学生在高一时跨栏成绩的统计;对教学实践后,学生完成情况的统计。对在高一年级时女生跨栏跑情况统计。

可以看出起跑姿势即采用蹲踞式起跑对女生获得相对稳定的步数有一定影响,并且速度越快影响越大。

可以看出栏架的高低对学生影响较大,栏架越高影响越明显。

可以看出栏间距对学生完成跨栏跑也有明显的影响。

三、结果与分析

(一)消除心理障碍,加强跨栏心理训练

1.增强学生对跨栏跑的自信心

教学前要做好学生的心理指导,用生动的语言讲解跨栏跑的特点、意义、作用和考核标准,明确目标;组织观看教学片等,启发学生自觉探求知识,以增强学生对跨栏跑的兴趣,达到增强信心的目的。

2.创造良好学习环境

合理布置教学器材,降低动作难度,如将栏板换成橡皮条,两人拉着充当栏架教学,把栏放到最低标准等,改变学生的心理状态,增加安全感;示范动作要标准,讲解清晰,使学生看了跃跃欲试。

3.合理安排教学步骤

坐在地上做跨栏步练习。体会栏上动作的肌肉感觉,同时发展下肢柔韧性。

两人一组相互扶肩做提拉起跨腿练习。

原地上步提拉腿。

原地或行进中在栏侧做摆动腿练习。

在走动中做栏侧侧平拉。其方法是在跑道上放3~5个栏架,栏距为3~5

米,栏高70厘米,栏间跑3~5步完成侧平拉。动作要求主要是过栏时摆动腿向前抬压,起跨腿在空中完成侧平拉动作。

栏中高抬腿过栏。

把以上徒手练习穿插安排,就可化繁为简,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学生在不断熟悉动作环节的过程中逐步增强信心,实现由不敢到敢的心理转变。

(二)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善于引导。教师的一句恰当的话,一个积极性的暗示,对学生往往起到潜移默化的鼓舞作用。但是要相信学生都能依靠自己的能力而获胜。教师只不过是给以正确的引导,达到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采用诱导教学方法

所谓诱导教学方法是指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把正确、优美的动作示范延伸到学生的练习中,充分发挥教师和掌握较好动作技术学生的作用。具体做法:把掌握较好动作技术的学生和教师穿插安排在学生联系的队伍中。

3.课上与课外辅导配合

对性格腼腆,爱面子,跨不好栏怕别人议论的学生不能强求,强迫跨栏只会起反作用,甚至出伤害事故,采用课外辅导的方法效果很好。这种方法,使客观环境发生变化,减少学生思想上的压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验证明,这种适应学生教学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4.跨栏跑的辅助练习方法

跨栏步的辅助练习:步骤1:让学生像跨越水沟一样助跑跨越平放在地面的小折垫(可先横跨再纵跨)。步骤2:助跑跨越橡皮筋练习(可适当调节高度)。步骤3:助跑跨越横杆练习(利用跳高架,适当调节高度直到与栏架高度相同)。

栏间跑的辅助练习:步骤1:助跑跨越3-5道两人横拉的橡皮筋(可以适当调节高度及距离)。步骤2:助跑跨越3-5道横竿(利用跳高架架托横竿,以跨栏步的技术跨越横竿,可以适当调节距离和高度)。

全程跑的辅助练习:步骤1:跨越5道横皮筋。步骤2:缩短栏距,全程跑,跨越5个栏(起跑到第一栏的距离不变,其它栏根据练习情况逐渐调整栏高和栏距)。步骤3:同学陪跑,全程跑,跨越5个栏(按标准栏距设5个栏,栏高从低到高适当调节,练习者找同学在栏侧陪跑完全程)。

(三)技术教学与心理教学、素质练习三者密切配合

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表明:身体素质差占18%。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跨栏技术,能很好地克服恐惧、怕伤等心理。一是加强起跑和栏间跑节奏的练习。二是下栏技术是衔接过栏与栏间跑的枢纽,是决定跨栏跑节奏性的关键。为此,一方面加强学生下肢力量训练,比如让学生进行原地跳起单脚的练习;在跑动中做单脚支撑落地练习等等。另一方面,要求學生下栏着地要积极,着地前尽量把腿伸直,使支撑着地更有力,从而克服停顿后仰,快速转入节奏性强的栏间跑。三是重视专项素质训练,提高运动能力,增强女生跨越“障碍”的自信心。因此在开展技术教学以前,应先结合跨栏专项特点,选择一些行之有效的组合练习,提高学生的素质。a.提高速度力量,把跨栏跑教学安排在短跑教学之后。b.在直道上画5个标志,从起跑到第1标志点为10~11米距离,标志之间为7~7.5米。要求采用站立式起跑,到第1标志点用8步或9步并完成一个跨跳步,接着完成栏间3步跑,接一跨跳步直到最后一个标志点后继续冲刺跑10米结束。每次课完成3~5组,技术要求:直线性好,节奏感强。c.单足跳接跨步跳。技术要求:完成一单足跳后接一跨步跳再接单足跳直到完成30米的距离。动作有弹性、连贯、协调。每次完成30米×(3~5)组。待身体素质明显增强之后再进行技术动作的练习。四是学生较好的学会完整跨栏技术后,采用测验的方法教学,能使学生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达到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的效果。

五是用比赛的形式教学,能暴露学生跨栏技术的缺点,找出完成技术过程中的毛病,提高完成技术准确性和稳定性。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影响学生跨栏跑教学效果原因的分析,采用有针对性的消除心理障碍,运用科学教学方法,融技术教学与心理教学、素质练习三者为一体,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兴趣和积极性,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建议

教学中抓住核心教材的知识点,以便教法多样化,吸引学生参与实践。

了解学生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降低难度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率。

教学实践中运用口头协议激励、激发学生运动激情。

改革评价机制,多利用学生自评、互评等形式,使学生掌握相关体育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社会适应力及自信心,激发运动参与潜在力。

猜你喜欢

跨栏身体素质动作
请叫我“跨栏怪”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下一个动作
我的村庄(外一首)
锻炼
新发现
最高的跨栏
跨栏比赛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体育锻炼也重要